羅山縣誌(1986~2003)

羅山縣誌(1986~2003)

《羅山縣誌(1986~2003)》是羅山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山縣誌(1986~2003)
  • 作者:羅山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 ISBN:9787534834813
  • 編纂人員:王遠德、陳恩明、鄭先定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客觀地記載本縣歷史,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二、本志上限1986年,與1987年版《羅山縣誌》銜接,下限2003年。考慮到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對跨上限事物的記載適當上溯。變化不大的地質、地貌、方言等部分也納入本志,以保持本志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作品目錄

封面
羅山縣誌
圖片
羅山縣政區圖
羅山縣河流水系圖
羅山縣水庫分布圖
羅山縣土地利用現狀圖
羅山縣城區圖
1996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書記侯宗賓(左三)到羅山楠桿鄉李寨村視察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情況。
2002年8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左二)視察羅山尤店鄉退耕還林情況。
羅山的林業生產連續十多年被省政府、省林業廳評為林業生產先進縣,被聯合國綠色資源開發組織所關注,2000年12月,世界開發銀行派專家組親臨羅山實地考察論證合格後,對羅山的林業發展給予了扶持。這是專家組在溮河林帶參觀考察。
1988年4月18日,國家政協主席李先念(原國家主席)來到當年戰鬥過的大別山區視察訪問。圖為李先念主席(左四)途經羅山縣周黨鎮時在農村視察的情景。
2002年2月22日至24日,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右三)來羅山視察指導生產救災工作,並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了重要指示。
2001年8月2日,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克強來羅山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志標——鳳凰懷寶
靈山風景名勝區遠眺
天下第一險石
九里落雁湖
九里雄關舊址
逍遙洞
銀河飛瀑
九龍瀑布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茫茫林海 鳥類樂園
巍巍雞籠山
石山湖風光
龍池秀色
淮河之春
王台子遺址
後李商周墓地
提梁卣
高店古城遺址
子路問津處
費禕
明太祖朱元璋題匾
靈山寺
明太祖朱元璋雕像
御碑亭
紅一軍軍部舊址
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
古銀杏誓師廣場
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
《羅山協定》談判舊址
皮影戲演出現場
影人
火龍舞
布龍舞
獅子舞
旱船舞
撲蝶舞
採茶舞
元宵節燈會
廣場文化
石山口水庫主壩
渠路林
改造後的小黃河城區段
滬陝高速公路羅山服務區
京港澳高速公路羅山服務區
公路村村通
寧西鐵路羅山站
通信塔
電信設備
改造後高壓線路
羅山變電站
縣城文化休閒中心——寶城廣場
正在改造中的老城區
正在建設中的新城區
居民區——溫洲城市花園
名星村——楊店村集鎮街道
中州名鎮——澀港鎮
山村新貌——周黨村
山中名珠——彭新鎮
山中糧川
淮河平原金秋忙
優質水稻
茶葉基地
板栗基地
油板栗基地——楠桿鎮李寨村
板栗成熟笑哈哈
農家香菇
鐵鋪鄉黑木耳生產基地
尤店鄉蔬菜基地
豫港九龍蔬菜基地
莽張鄉菸葉基地
楠桿鎮菸葉基地
烘烤成功的優質菸葉
定遠鄉月亮灣養鴨場
養雞場
尤店鄉萬林種豬場
石山口庫區魚豐圖
鐵卜鄉綜合養殖場
澀港鎮袁沖養牛場
金鼎化工有限公司
出口日本高檔餐具
高檔工藝雕塑瓷(18米龍船)
高盛瓷業有限公司
飛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龍馬紡織集團生產車間
出口床單
羽絨服
羅山縣磚瓦廠
友邦木業有限公司
羅山高中校園一角
羅山職業高中校園
羅山職業中專
楊店學校
羅山縣特殊教育學校
何家沖國小
附圖:榮譽
《羅山縣誌》(續)編務人員合影
《羅山縣誌》省級評審會議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 政區
第一章 建置 區劃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建置
第三節 區劃
第二章 城鎮村落
第一節 縣城
第二節 集鎮
第三節 村落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形
第三節 山脈
第四節 河流
第二章 氣候
第一節 四季氣候
第二節 主要氣象要素
第三章 土壤
第一節 類型與分布
第二節 肥力
第三節 生產性狀
第四節 土壤利用區劃
第四章 資源
第一節 土地
第二節 礦產
第三節 水
第四節 植物
第五節 野生動物
第五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災害種類
第二節 主要災害事件
第三篇 民情 民俗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總量與分布
第二節 人口構成
第三節 人口流動
第二章 姓氏
第一節 姓氏結構
第二節 起源於羅山的姓氏
第三章 民族宗教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宗教
第四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家庭
第五章 風俗
第一節 生活習俗
第二節 禮儀
第三節 農商習俗
第四節 節日
第六章 方言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辭彙
第三節 語法
第七章 居民生活
第一節 城鎮居民生活
第二節 農村居民生活
第八章 地方名吃
第一節 大腸湯
第二節 九里麻糖
第三節 臘肉
第四篇 資源管理與環境保護
第一章 土地與礦產資源管理
第一節 土地利用與保護
第二節 地籍管理
第三節 建設用地管理
第四節 土地監察
第五節 土地使用制度
第六節 礦產資源管理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水資源管理
第一節 權屬管理
第二節 用水管理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動植物保護
第一節 森林防火
第二節 林木病蟲害防治
第三節 森林資源管理
第四節 動物保護
第四章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一節 位置面積
第二節 資源
第三節 科研
第四節 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節 生態旅遊開發
第六節 管理
第五章 環境治理
第一節 環境狀況
第二節 污染防治
第三節 生態建設
第四節 水土保持
第五節 環境管理
第五篇 基礎建設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縣城建設
第二節 鄉村建設
第三節 房地產管理與開發
第四節 建築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建設
第二節 鐵路建設
第三節 橋樑建設
第四節 公路養護
第五節 運輸
第六節 交通管理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郵路
第二節 郵政業務
第三節 郵政設施建設
第四節 管理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固定電話
第二節 電報
第三節 移動通信
第四節 無線尋呼
第五節 網際網路
第六節 管理機構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水利工程建設
第二節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第三節 河道治理
第四節 灌溉管理
第五節 防汛抗旱
第六節 管理機構
第六章 電力
第一節 設施建設
第二節 供用電
第三節 管理
第六篇 經濟領域改革
第一章 巨觀調控制度改革
第一節 計畫投資
第二節 財政管理制度
第三節 稅務
第四節 金融
第二章 農村經濟領域改革
第一節 土地使用制度
第二節 山林權屬
第三節 經營機制
第四節 農村服務體系建設
第五節 農村稅費制度改革
第六節 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第三章 國有工業企業改革
第一節 產權制度
第二節 經營機制
第三節 企業管理制度
第四節 用工制度
第四章 流通領域改革
第一節 商業
第二節 菸草
第三節 鹽業
第四節 石油
第五節 糧油
第六節 物資
第七節 外貿
第八節 供銷
第七篇 農業
第一章 農業結構調整與開發
第一節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第二節 農業綜合開發
第三節 扶貧開發
第四節 農村能源開發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種植業結構
第二節 糧食作物
第三節 經濟作物
第四節 種子
第五節 農作物保護
第六節 栽培技術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林業
第一節 林業資源
第二節 產業結構
第三節 林業生產
第四節 管理機構和隊伍
第五節 林業企業選介
第四章 畜牧業
第一節 畜牧生產
第二節 疫病防治
第三節 畜禽管理
第四節 養殖場選介
第五章 漁業
第一節 水產養殖
第二節 漁業保護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四節 養殖場選介
第六章 特色產業
第一節 茶葉
第二節 菸葉
第三節 板栗
第四節 香菇
第五節 蔬菜
第六節 蓮子
第七節 黃桃
第七章 農業機具
第一節 傳統農業工具
第二節 農業機械
第三節 農機推廣
第四節 農機管理
第八篇 鄉鎮企業
第一章 農業企業
第一節 種植業企業
第二節 養殖業企業
第二章 工業建築業
第一節 礦產建材業
第二節 糧油加工業
第三節 造紙業印刷業
第四節 食品工業
第五節 板材生產業
第六節 其他企業
第七節 建築業
第三章 運輸業 商業 服務業
第一節 交通運輸業
第二節 商業 服務業
第四章 管理
第一節 管理部門
第二節 管理方式
第九篇 工業
第一章 所有制結構
第一節 所有制產值結構
第二節 國有工業
第三節 縣屬集體工業
第四節 鄉鎮工業
第二章 採礦業建材業
第一節 金屬礦開採
第二節 非金屬礦開採加工
第三節 建築材料生產
第四節 企業選介
第三章 機械
第一節 機器、鍋爐生產
第二節 零配件生產
第三節 圓釘生產
第四節 企業選介
第四章 輕工紡織
第一節 紡織服裝針織皮革
第二節 造紙印刷包裝
第三節 陶瓷
第四節 木材加工 家具 煙花爆竹
第五節 企業選介
第五章 化工製藥
第一節 化肥農藥
第二節 日用化工
第三節 醫藥
第四節 企業選介
第六章 食品工業
第一節 釀造
第二節 食品加工
第三節 企業選介
第七章 糧油、飼料加工
第一節 糧油加工
第二節 飼料生產
第十篇 貿易 服務
第一章 所有制結構
第一節 各所有制貿易額
第二節 國有商貿系統貿易
第三節 集體商貿企業貿易
第四節 個體及其他商貿企業貿易
第二章 市場建設
第一節 縣城市場建設
第二節 農村市場建設
第三節 市場選介
第三章 商品經營
第一節 糧食經營
第二節 農副產品經營
第三節 農業生產資料經營
第四節 工業用品經營
第五節 日用品經營
第六節 菸草、食鹽經營
第七節 建材、煤炭、石油經營
第八節 藥品經營
第九節 廢舊金屬和煙花爆竹經營
第四章 服務業
第一節 餐飲住宿業
第二節 休閒娛樂業
第三節 潔美服務業
第四節 修理業
第五節 文印業
第十一篇 勞務輸出
第一章 國內勞務輸出
第一節 勞務輸出方式
第二節 勞務輸出人數及結構
第三節 分布與職業
第四節 經濟收入
第五節 勞務服務
第二章 國外勞務輸出
第一節 外派勞務分布與收益
第二節 外派勞務輸出服務
第三章 外出務工人員選介
第十二篇 旅遊業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一節 靈山風景名勝區
第二節 革命紀念地
第三節 古蹟、古遺址
第四節 其他景點
第二章 開發建設
第一節 規劃建設
第二節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景點建設
第三章 服務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旅遊宣傳
第三節 旅遊商品及市場開發
第四章 遊客狀況
第一節 靈山風景區遊客狀況
第二節 何家沖遊客狀況
第三節 其他景點遊客狀況
第十三篇 金融
第一章 金融管理
第一節 貨幣管理
第二節 資金管理
第三節 金融監管與服務
第四節 金銀管理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工商銀行業務
第一節 存款、貸款業務
第二節 其他業務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三章 農業銀行業務
第一節 存款
第二節 貸款
第三節 其他業務
第四節 經營管理
第四章 農業發展銀行業務
第一節 糧、棉、油收購貸款及糧食儲備貸款
第二節 農業開發性貸款
第五章 建設銀行業務
第一節 存款
第二節 貸款
第三節 其他業務
第六章 中國銀行業務
第一節 存款、貸款業務
第二節 其他業務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七章 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業務
第一節 存款、貸款業務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八章 郵政儲蓄
第一節 網點建設
第二節 存款
第三節 其他業務
第四節 內部管理
第九章 人身保險
第一節 人壽保險
第二節 意外傷害保險
第三節 健康保險
第十章 財產保險
第一節 基本財產保險
第二節 責任保險
第三節 農業保險
第四節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第十四篇 財政 稅務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預算內財政收支
第二節 預算外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二章 稅收
第一節 工商稅收
第二節 農業稅收
第三節 國家稅收
第四節 地方稅收
第十五篇 計畫 統計 審計
第一章 計畫
第一節 國民經濟發展計畫
第二節 社會事業發展計畫
第三節 物資調控
第四節 項目管理
第五節 招商引資
第六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社會統計
第二節 抽樣調查
第三節 大型普查
第四節 機構設定
第三章 審計
第一節 政府審計
第二節 內部審計
第三節 社會審計
第十六篇 工商 物價 質監 國資管理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國有、集體企業管理
第二節 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管理
第三節 市場管理
第四節 契約、商標、廣告管理
第五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六節 經濟檢查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物價管理
第一節 價格管理
第二節 物價水平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質量監督管理
第二節 計量管理
第三節 標準化管理
第四節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五節 管理機構
第四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一節 產權登記
第二節 資產評估
第三節 產權交易
第四節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第十七篇 政治體制改革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設
第一節 政權民主建設
第二節 企業民主建設
第三節 村(居)民自治
第二章 依法行政
第一節 行政執法建章立制
第二節 行政複議和應訴
第三節 行政執法監督檢查
第四節 法律法規培訓
第三章 黨政系統改革
第一節 機構改革
第二節 用人制度
第三節 工資制度
第四章 事業單位改革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用人制度
第三節 分配製度
第十八篇 共產黨
第一章 中共羅山縣地方組織
第一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縣委會議
第四節 重要決策
第二章 各項工作
第一節 黨風廉政建設
第二節 組織
第三節 黨員幹部教育
第四節 宣傳
第五節 統一戰線
第六節 政法協調
第七節 政策研究
第八節 督察與信息
第九節 老幹部工作
第十九篇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第一節 縣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第二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縣級組織機構
第二節 鄉鎮級組織機構
第三章 履行職權
第一節 決定權和任免權
第二節 監督權
第三節 辦理議案和建議
第二十篇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政府組成
第一節 縣人民政府
第二節 鄉鎮人民政府
第二章 施政方式
第一節 會議制度
第二節 目標管理
第三節 決策制度
第四節 依法行政
第五節 行政監督
第六節 公文審批
第七節 作風紀律
第八節 督察督辦
第三章 縣政府常務會議
第四章 歷屆政府工作目標及措施
第二十一篇 人民政協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委員會
第二節 內設機構
第二章 政治協商
第三章 民主監督
第一節 委員視察、督查
第二節 民主評議
第三節 日常監督
第四章 參政議政
第一節 建議案
第二節 提案
第三節 組織專題調研
第四節 反映社情民意
第五章 其他重要活動
第六章 文史資料編纂
第二十二篇 社會團體
第一章 總工會
第一節 工會代表大會
第二節 組織建設
第三節 民主管理
第四節 送溫暖工程
第五節 女職工工作
第六節 農民工工作
第七節 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契約
第八節 組織勞動競賽
第二章 共青團
第一節 組織建設
第二節 團代會
第三節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節 希望工程工作
第五節 少先隊工作
第六節 青年工人工作
第七節 青年農民工作
第八節 勞務輸出工作
第三章 婦女聯合會
第一節 組織建設
第二節 婦女代表大會
第三節 婦女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節 婦女維權
第五節 農村婦女工作
第六節 城鎮婦女工作
第七節 兒童工作
第四章 工商業聯合會
第一節 工商聯組織及其代表大會
第二節 工商聯工作
第五章 科學技術協會
第一節 組織建設
第二節 科普活動
第三節 科技隊伍
第六章 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一節 掌握僑情、凝聚僑心
第二節 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
第三節 歸僑僑眷參政議政
第七章 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八章 殘疾人聯合會
第一節 康復工作
第二節 殘疾人教育
第三節 勞動就業
第四節 社會保障
第五節 助殘幫扶
第九章 其他社會團體
第一節 老年詩詞研究會
第二節 消費者協會
第三節 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
第二十三篇 行政社會事務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機構編制管理
第二節 幹部管理
第三節 人才管理
第四節 工資制度
第五節 機構設定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勞動就業
第二節 勞動力管理
第三節 勞動保護
第四節 管理機構
第三章 社會保障
第一節 失業保險
第二節 醫療保險
第三節 社會養老
第四節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五節 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
第六節 城鎮幹部職工住房制度
第四章 民政
第一節 基層自治組織和社區建設
第二節 社會事務管理
第三節 救災救濟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五節 優撫安置
第六節 移民工作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五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計畫生育政策
第二節 生育狀況
第三節 宣傳教育
第四節 計畫生育管理
第六章 民族、宗教、僑務管理
第一節 民族事務管理
第二節 宗教事務管理
第三節 僑務管理
第七章 信訪
第一節 制度建設
第二節 接訪與辦信工作
第三節 辦案工作
第二十四篇 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三節 安全保衛
第四節 打擊刑事犯罪
第五節 治安管理
第六節 戶政管理
第七節 出入境管理
第八節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九節 消防
第十節 看守所管理
第十一節 信息通信與計算機網路管理
第十二節 控告申訴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刑事檢察
第三節 瀆職侵權檢察
第四節 控告申訴舉報賠償檢察
第五節 監所檢察
第六節 民事行政檢察
第七節 反貪污賄賂
第八節 檢察技術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刑事審判
第三節 民事審判
第四節 經濟審判
第五節 行政審判
第六節 信訪立案
第七節 監督與執行
第八節 司法技術鑑定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普法依法治理
第三節 民事調解
第四節 律師事務
第五節 公證
第六節 法律援助與司法鑑定
第七節 監獄管理
第二十五篇 武裝
第一章 軍事
第一節 軍事機構
第二節 兵役
第三節 民兵
第四節 國防教育
第五節 駐軍
第二章 武裝警察部隊
第一節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信陽支隊羅山縣中隊
第二節 駐監獄武裝
第三節 消防大隊
第二十六篇 教育 體育
第一章 辦學條件
第一節 校園校舍
第二節 教學設備
第二章 教師隊伍
第一節 用人制度
第二節 隊伍結構
第三節 業務培訓
第四節 職稱與資格
第三章 學前教育
第一節 幼稚園、學前班與學生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三節 保育與教育
第四節 學校選介
第四章 義務教育
第一節 學校與學生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三節 學校選介
第五章 高中教育
第一節 學校與學生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三節 學校選介
第六章 教學
第一節 教學觀念
第二節 教學基本功
第三節 教學研究
第七章 特殊教育
第一節 學校與學生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八章 職業教育
第一節 學歷教育
第二節 短期培訓
第三節 學校選介
第九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掃盲
第二節 實用技術培訓
第十章 高招中招工作
第一節 招生機構
第二節 招生制度
第三節 輸送新生情況
第十一章 教育管理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學校管理
第三節 教師管理
第四節 學生管理
第五節 經費管理
第十二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三節 競技體育
第二十七篇 自然科學技術
第一章 科技活動
第一節 科普活動
第二節 科技培訓
第三節 科技服務
第二章 科研成果
第一節 農業科研
第二節 工業科研
第三節 醫療科研
第四節 電子科研
第五節 專利
第三章 科技管理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科研經費投入機制
第二十八篇 文化
第一章 文學藝術及民眾文化
第一節 文學
第二節 藝術
第三節 羅山畫家群
第四節 皮影戲
第五節 民眾文化
第六節 文化市場及管理
第七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文物
第一節 文物保護
第二節 文物發掘
第三章 廣播電視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第三節 廣播電視管理
第四章 史志
第一節 黨史
第二節 地方志
第五章 圖書檔案
第一節 圖書
第二節 檔案
第二十九篇 醫療衛生
第一章 醫療機構及隊伍
第一節 全民所有制醫療機構
第二節 村級衛生組織
第三節 醫療隊伍
第四節 醫療機構選介
第二章 醫療設施及專業
第一節 醫療設施
第二節 醫療專業
第三章 疾病預防衛生保健
第一節 預防接種
第二節 食品衛生
第三節 勞動衛生
第四節 飲水衛生
第五節 學校衛生
第六節 射線衛生
第七節 化妝品衛生
第八節 公共場所衛生
第九節 醫療機構消毒監測
第十節 癌症及生命統計登記
第四章 地方病、傳染病防治
第一節 地方病
第二節 傳染病
第五章 醫政管理
第一節 醫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醫師、護士執業管理
第三節 其他管理
第六章 藥品監管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三節 藥品檢驗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第一章 文明縣城建設
第一節 城市創“三優”
第二節 創建文明社區
第二章 文明行業建設
第一節 文明系統創建
第二節 文明單位創建
第三章 文明村鎮建設
第一節 文明集鎮創建
第二節 文明村戶創建
第三節 文明村選介
第四章 思想道德建設
第一節 思想建設活動
第二節 道德建設活動
第五章 文明單位名錄
第一節 省部級以上文明單位
第二節 地市級文明單位
第三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傳略
桂傳學
張石秋
司馬達
張政亭
張陵
楊玉璽
第二章 簡介
劉叔陶
呂量如
熊兆瑞
方育生
曾憲珠
王誠篤
方健中
張志成
王逢經
諶才良
李潤生
畢家德
徐立德
殷紹根
劉振乾
鄧建民
熊介
尤興華
袁德復
陳國賢
樂昌秀
呂光炎
魯心雲
王文金
張世誠
張承厚
蔡建基
繆中榮
張錦中
謝秀魁
張本樂
黃元堯
李道銀
趙傳靜
李家貴
彭一兵
程學炎
黃文倫
李安盛
顧紹忠
王清潤
陳廣田
何家安
閔立武
許志道
陳獻智
張璽鈞
易善華
陳世智
嚴正
方思遠
高正超
胡憲芝
汪建成
陳光強
包勝超
李煥東
黃福海
張文品
張勝炎
何銳
黎少尊
孔玉芳
王道雲
宰建國
黃承清
王道秀
鄒文珠
餘明亮
高俊峰
易明中
杜福磊
陳傳剛
楊長秀
余華榮
謝奎龍
徐大富
尹長玉
甘祥雲
陳佳雲
萬明雲
曾銀霞
余學昌
劉幫勝
張國暉
姚海柱
楊德東
包盛柏
殷仁連
劉紹勇
黃光
阮祥鋒
曾昭寶
翁先定
周清玉
姜占平
陳鋒
汪文忠
郝志安
萬有
陳新
黃福建
張國清
景照輝
張可銀
曲尚英
熊建欣
黃乾
陳彥光
曾昭式
范顯良
第三章 名表
第三十二篇 鄉鎮概況
城關鎮
竹竿鎮
東鋪鄉
尤店鄉
高店鄉
楠桿鎮
子路鎮
青山鎮
朱堂鄉
澀港鎮
鐵鋪鄉
彭新鎮
山店鄉
定遠鄉
周黨鎮
潘新鎮
莽張鄉
廟仙鄉
龍山鄉
附錄
一、重要文獻輯存
二、羅山史話
高店古城考辨
費禕與黃鶴樓
室城的由來
羅山縣境歷史上所置各縣區域
羅山縣境歷史上所置各縣城址
舊時所列八景
羅山人徙住太湖之濱考略
四維縣的由來
羅山歷史上最慘重的人為火災
羅山縣舊志存流
三、前志補遺
四、前志勘誤
索引
後記
編纂機構成員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