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卜藏丹怎,西藏喇嘛僧。
基本介紹
- 本名:羅卜藏丹怎
- 性別:男
- 朝代:清朝
- 身份:西藏喇嘛僧
羅卜藏丹怎,西藏喇嘛僧。
羅卜藏丹怎,西藏喇嘛僧。人物生平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擾據西藏後,應聘往準噶爾地區布教。乾隆八年(1743),噶爾丹策零遣吹納木克等進藏禮佛,隨隊返歸。清廷恐其在藏生事,令駐藏副都...
羅卜藏丹津(1692年-?),固始汗的孫子,達什巴圖爾的兒子,清朝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右翼首領。羅卜藏丹津於1714年承襲其父的親王爵位,1720年,作為青海和碩特代表“帥所屬兵”,參加了清軍護送達賴喇嘛入藏的隊伍。1723年,羅卜藏丹津...
清平羅卜藏丹津叛亂是雍正元年(1723年)至雍正二年(1724年),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統軍平定青海和碩特蒙古首領羅卜藏丹津武裝叛亂的作戰。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朝政府為“驅準保藏”,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諸台吉,分兵...
《蒙古黃金史》,原名《概述古代諸汗所建立政道之著作黃金史》,是17世紀下半葉蒙古史學家羅卜藏丹津創作的一部蒙古文歷史著作,蒙古人將該書亦稱《羅·黃金史》, 以與其它同名的蒙古編年史區別, 而西方學者們曾一度以《Altan ...
青海和碩特部的親王羅卜藏丹津,一心想恢復其祖顧實汗對青藏地區的統治。但是清朝控制西藏局勢,取消藏王實行噶倫制度後,就已經著手經營青海,有意分散青海和碩特各部的權利。終於在雍正元年(1723)羅卜藏丹津發動了叛亂,造成青海社會的大...
1512年後,為達延汗所敗而逃離河套的亦不剌、滿都賚阿哈剌忽、卜兒孩等蒙古貴族陸續越過祁連山,進入青海地區。經過吉囊、俺答兄弟的多次討伐,於1544年平定青海。1559年,俺答留其子丙兔於青海。1561年,永謝布萬戶把爾戶台吉留居...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在清平青海之戰中,奮威將軍岳鐘琪率兵奔襲叛軍羅卜藏丹津布爾哈屯大營之作戰。過程 雍正元年十月至次年正月,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指揮青海清軍,基本上肅清了西寧附近羅卜藏丹津的叛軍,並做大規模進兵平叛的...
1717年準噶爾汗國攻入拉薩,殺拉藏汗,和碩特汗國滅亡。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趕走準噶爾軍。不久,清朝快速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在青海建立直接管理體系。深遠影響:和碩特汗國主動納入清朝,為多民族國家做出重大貢獻。改變了西藏的諸...
五十四年(1715),議遷里塘達賴喇嘛噶桑嘉錯進京,察罕丹津不從,遣使奏報清廷。雍正元年(1723),羅卜藏丹津叛亂,脅迫青海綽羅斯眾附叛。他欲以兵拒,恐不敵,勉力從行。羅卜藏丹津強令其攻掠西寧。不從,遣人馳告清廷。清軍至,...
紀成斌(?一1732年),清朝雍正時期將領。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年羹堯奉命出征,派紀成斌與副將王嵩“將六千人深入留素丹、西寧佐治事”,在羅卜藏丹津之亂平定後淪功行賞,“成斌拜他喇布勒合番提督”。...
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平息了蒙古族羅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後,將青海蒙古族、藏族部落編入“內番”,劃定蒙古族與藏族牧地。居住在黃河以南的千卜錄、都秀、汪什代海、阿曲乎等藏族部落陸續返回青海湖地區,至清代後期,形成了“...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派兵平定青海蒙古族親王羅卜藏丹津叛亂以後,清廷將青海蒙古各部劃分為二十九旗,史稱蒙古二十九旗。簡介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派兵平定青海蒙古族親王羅卜藏丹津叛亂以後,清廷為了維護其在青海...
十五世紀初的明永樂年間,朱棣皇帝又賜三羅藏之侄班丹藏卜"頂淨覺宏濟大師"頭銜,令其主持寺院,提高了寺院地位。經明朝洪熙、宣德兩代的擴建,使瞿曇寺有了較大的規模。寺院派別 瞿曇寺原來屬於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寺院。明朝末年,...
雍正五年(1727年)噶爾丹策零繼策妄阿拉布坦為準噶爾首領後,即遣使清廷要求派人入藏熬茶(向喇嘛寺廟發放布施),清政府鑒於藏地政局不穩,未允其請,並令噶爾丹策零將羅卜藏丹津送回(見羅卜藏丹津叛亂)。一年之後,雍正帝(即清...
輝特南旗是青海蒙古的一旗。清雍正三年,部族首領貢格受封為札薩克一等台吉,俗稱端達哈公。初編150餘戶,原駐牧於今共和縣尕海灘一帶,後一部分移居湟源縣境,一部分移居恰卜恰地區。沿革 札薩克貝子品級輔國公遊牧。第巴子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