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托奧塞爾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若斯愛利斯,他7歲開始學習古典吉他,六年之後就舉辦了第一場個人演奏會。1975年,他贏得了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吉他比賽—巴黎國際吉他大賽的冠軍,此外,他還獲得“Porto Alegre(巴西)” 以及“Caracas(委內瑞拉)”兩個吉他大賽的冠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伯托奧塞
- 出生地:阿根廷的布宜若斯愛利斯
- 代表作品:Marius Constant, Francis Kleynjans, Astor Piazzolla,
- 主要成就:Porto Alegre(巴西)Caracas(委內瑞拉)兩個吉他大賽的冠軍
奧塞爾非常關注同時代人的音樂作品,在這個領域他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作曲題獻給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Marius Constant, Francis Kleynjans, Astor Piazzolla, Francis Schwartz, Jose Luis Campana , Raoul Maldonado等。他也曾經師從著名的古典吉他大師阿貝爾卡雷巴洛 和他年齡相仿並同樣取得很高藝術成就的大衛羅素以及巴魯埃科相比,奧賽爾的演奏風格更加大氣奔放,但是在表達一些細膩的樂思時也顯得非常有修養,沉穩內斂,富有感染力。其音色也相當獨特,相比大衛可能會覺得比較粗糙(相對而言),但是這種音色卻非常適合演繹現代作品。
在這張《20世紀音樂》專輯裡,收錄了眾多20世紀著名吉他大師的作品,曲目如下:
Francis Kleynjans: A L’aube du dernier jour
1, Attente
2,Aube
Manuel Ponce
3,Campo
4,Copla-Fiesta
Alexandre Tansman
5-9, Cavatina Suite
Rodrigo
10,En los trigales
11,fandango
Alberto Ginastera
12-14, Sonata Op.47
這裡要特別推薦的是法國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題獻給奧塞爾的作品”A L’aube du Dernier jour” ,意思是“最後一天的拂曉”。這首作品贏得了法國廣播電台第22屆國際作曲比賽的第一名。這首作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待”,是一首簡短的前奏曲,表達一個苦悶的男人獨自一人呆在監牢里,在等待著黎明(這對他意味著死亡)的到來,牆上的時鐘“tick-tock”的響著,吉他用悶弦奏法模仿“tick-tock”的聲音作為一個動機貫穿著首前奏曲。終於,時鐘打響了六響,黎明到了,監牢的門被打開了,樂曲進入了第二部分“黎明”。
這部分由四個音的固定音型構成動機,這個音型蘊含著不祥的因素,使聽眾感到一種莫名的緊張。同時樂曲中還有樂段似乎是這個人在行走過程中回想起往日的一些情景,樂曲在這個時候有短暫的平和,但是,這種平和並不是絕對的,那四個“不祥”的音不斷干擾著回憶,最終粗暴地將它打斷。伴隨著一聲槍響,樂曲結束。中國人對死亡有一種恐懼感,因此在藝術作品中鮮有直接描寫刻畫死亡的,但是在西方藝術領域,死亡和愛情等主體一樣,都是藝術家們樂於揭示的主題。
此外,湯斯曼的《卡伐蒂娜》組曲的演繹也可圈可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將塞戈維亞的版本拿來和這個版本作一個比較,我個人比較傾向奧塞爾的演繹。而羅德里戈的兩首小品,或許由於已經聽了太多好版本的緣故了吧,沒有發現什麼亮點,但是還是不失為一個優秀的版本。
最後的奏鳴曲是阿根廷作曲家Alberto Ginastera為吉他創作的唯一作品,他在這部作品裡運用了大量的特殊奏法,比如刮弦(在低音弦的纏線上刮奏)、打擊面板、拉弦垂直打品等,有並且運用了大量的不諧和和弦。有一些技巧的套用在其他作品中很罕見。
在這張《20世紀音樂》專輯裡,收錄了眾多20世紀著名吉他大師的作品,曲目如下:
Francis Kleynjans: A L’aube du dernier jour
1, Attente
2,Aube
Manuel Ponce
3,Campo
4,Copla-Fiesta
Alexandre Tansman
5-9, Cavatina Suite
Rodrigo
10,En los trigales
11,fandango
Alberto Ginastera
12-14, Sonata Op.47
這裡要特別推薦的是法國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題獻給奧塞爾的作品”A L’aube du Dernier jour” ,意思是“最後一天的拂曉”。這首作品贏得了法國廣播電台第22屆國際作曲比賽的第一名。這首作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待”,是一首簡短的前奏曲,表達一個苦悶的男人獨自一人呆在監牢里,在等待著黎明(這對他意味著死亡)的到來,牆上的時鐘“tick-tock”的響著,吉他用悶弦奏法模仿“tick-tock”的聲音作為一個動機貫穿著首前奏曲。終於,時鐘打響了六響,黎明到了,監牢的門被打開了,樂曲進入了第二部分“黎明”。
這部分由四個音的固定音型構成動機,這個音型蘊含著不祥的因素,使聽眾感到一種莫名的緊張。同時樂曲中還有樂段似乎是這個人在行走過程中回想起往日的一些情景,樂曲在這個時候有短暫的平和,但是,這種平和並不是絕對的,那四個“不祥”的音不斷干擾著回憶,最終粗暴地將它打斷。伴隨著一聲槍響,樂曲結束。中國人對死亡有一種恐懼感,因此在藝術作品中鮮有直接描寫刻畫死亡的,但是在西方藝術領域,死亡和愛情等主體一樣,都是藝術家們樂於揭示的主題。
此外,湯斯曼的《卡伐蒂娜》組曲的演繹也可圈可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將塞戈維亞的版本拿來和這個版本作一個比較,我個人比較傾向奧塞爾的演繹。而羅德里戈的兩首小品,或許由於已經聽了太多好版本的緣故了吧,沒有發現什麼亮點,但是還是不失為一個優秀的版本。
最後的奏鳴曲是阿根廷作曲家Alberto Ginastera為吉他創作的唯一作品,他在這部作品裡運用了大量的特殊奏法,比如刮弦(在低音弦的纏線上刮奏)、打擊面板、拉弦垂直打品等,有並且運用了大量的不諧和和弦。有一些技巧的套用在其他作品中很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