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美:時尚女王與法國大革命

罪與美:時尚女王與法國大革命

這部徹底重新審視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記揭示出服裝引發嚴重的社會政治混亂可以達到怎樣驚人持續和猛烈的程度。一如加里亞諾的禮服所暗示的,王后與其民眾之間存在一種具有煽動性的、最終致命的相互作用。通過考察滲透其榮辱浮沉的服裝政治,作者希望對這位被無休無止地分析、無窮無盡地令人著迷的歷史人物提出新的見解。王后甚至用死亡堅持了時尚與政治之間的強有力的聯繫。作為法國最引人注目、最具爭議的時尚標誌,王后窮其一生鑄就了這種聯繫。始終富於想像,即便時而純屬幻想,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衣櫥既是夢想之源,也是夢魘之地。

基本介紹

  • 外文名:Queen of Fashion What Marie Antoinette Wore to the Revolution
  • 書名:罪與美:時尚女王與法國大革命
  • 作者:卡羅琳·韋伯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444頁
  • 開本:16
  • 譯者:徐德林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009470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法國史上最美麗的王后,也是法國最奢靡無度的王后;是法國最具傳奇色彩的王后,也是法國最後一位王后;是法國最為人民所唾棄的王后,也是法國下場最慘的王后。正是這般的備受爭議,正是這般戲劇性的人生,讓她的生命、形象與評價不斷被挖掘與翻轉。有人說,她十四五歲就成為險惡地緣政治的犧牲品,從奧地利嫁至法國皇室,在宮廷政治與貴婦交際之間頗多掙扎、叛逆與扭曲。
有人說,她與丈夫路易十六雖感情淡薄,但坊間關於她的羅曼史已讓她不枉此生。有人說,她這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不逢時,才會在法國大革命時以卅八歲芳齡走上斷頭台。有人說,至少她帶著貴族的教養與風範抬頭挺胸地赴死,臨上斷頭台時踩到劊子手的腳,還從容有禮地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說,有人說……
瑪麗王后死後至今已超過兩百年,她最為人所熟悉的,卻是對時尚界的影響:年紀輕輕就成為法國王妃、王后,心中滿是愛上了不能愛的人、礙於身份戴著微笑面具的苦悶壓抑,她唯一可以有的出口,就是華服美飾歌舞昇平;於是,對造型裝扮千變萬化的需索無度,成就了她“赤字王后”的封號,也造就了十八世紀洛可可風在隨後的兩百多年來不斷興風作浪。
嘆她生不逢時難以自處也好,咒她放蕩不羈縱情享樂也罷,我們也已然是被注定的,注定終究逃不過她,逃不過她生前心心念念對服飾珠寶的極致品位,逃不過她死時依舊艷麗絕倫高傲自恃直到灑落一地的鮮紅,逃不過她死後數百年來男人女人對她身軀、愛恨與靈魂的揣度甚至想望。凡爾賽宮最後一位女主人,用她任性又慧黠的雙眼,盯著現世,睨著人間,抿嘴一笑提醒你──享盡彈指間的時尚繁華,方才不枉此生。
只是,當你對時尚的定義不只停留在物質的層面,而是關乎精神與物質的時候,所有上述“時尚繁華、人生意義”的思考恐怕不得不尋找新的維度

作者簡介

卡羅琳·韋伯,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法語與比較文學副教授。十八世紀法國文化專家,曾任教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已出版有關於法國大革命的專著兩部,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圖書論壇》、《時尚》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英文媒體評論
“這是一部嚴肅的社會史著作。瑪麗·安托瓦內特不可能發明服裝政治學,但是她深知控制公眾形象的重要性,雖然她經常判斷失誤。”
——《波士頓環球報》

“韋伯嫻熟地把瑪麗·安托瓦內特與時尚的關係置於了對法蘭西王后提出的傳統要求之內。……一本超級棒的讀物。”
——巴黎人網

“卡羅琳·韋伯巧妙細說了瑪麗·安托瓦內特作為時尚領潮人期間,時尚與政治之間的多變性互動。情趣橫生地把時尚敘述為王朝大賭注,對法國大革命導火索的這般再解讀認為王后的‘服裝’暢想曲是有政治動機的,是一種注定她會被剝奪個人特權的不幸方法。這不愧是對一個歐洲歷史轉折點的原創性考察。”
——《李·米勒傳 》作者 卡羅琳·伯克

“《罪與美》是一本了不起的讀物——不但內容翔實引人入勝,而且構思巧妙情節動人。圍繞悲劇人生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其他著述,無一能夠如是把握她對時尚的致命嗜好。卡羅琳·韋伯不但融新見解、新材料於一體,而且擁有大多數作家可望不可求的非凡創作風格。這本書定將被人一讀再讀,然後流傳於朋友之間。”
——《浮華一世情》作者 阿曼達·佛曼

“一部撩人心扉的著作。(關於十八世紀醜聞的猛料——與之相比,我們的小報黯然失色!)”
——《紐約郵報》
“卡羅琳·韋伯描寫王后及其時尚之生動令我們為王后扼腕嘆息……通過對引發法國大革命時代背景的全新詮釋,韋伯把那句著名的格言‘讓他們吃蛋糕好了’改寫成了‘讓他們穿布衣好了’。”
——《華爾街日報》

“與眾不同的是,當作者激情地論述服裝對於認知與自我認知所產生的影響時,你可以看到嚴謹的闡釋效果與歷史責任。”
——記錄網

“撩人心扉、發人深省、令人大悅。《罪與美》是對歷史、時尚、性別與權力的一次極具啟發性與娛樂性的考察。”
——讀書報告網

“卡羅琳·韋伯對時尚的歷史想像與熱情促成了她對可悲的、時髦的王后做出才華橫溢的詮釋。兼具學術性與娛樂性——一部傑出的、不折不扣的原創大作。”
——《上流社會的風景》作者 甘迺迪·弗雷澤

“在《罪與美》中,卡羅琳·韋伯描述了作用於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命運與遺產的角色類型,懸念迭起、資料翔實、富有人性;(作者)為我們大多數人原本以為已然熟知的一個偶像增添了內容、光彩與縱深。”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一個令人興奮的時裝故事……雖然本書是嚴謹研究的產物,但韋伯的敘述充滿了活力,洋溢著她自己作為女性目睹漂亮炫目的禮服,或者大膽出位的高髮髻時的愉悅。”
——《娛樂周刊》(A級)

“她的珍珠手鍊、綴滿寶石的禮服、褶邊裙子、毛皮頭飾帶來了成千上萬的模仿者,無不希望分享她那令人驚嘆的魅力,哪怕是一點點。韋伯的著作是獻給最為夢幻的頭飾藝術的一曲頌歌,是對歷史的一種令人陶醉的、華麗動人的窺探……令人震撼無處不在。”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一種令人愉快的揭示……瑪麗·安托瓦內特穿著飾有寶石的拖鞋進行的這次長途跋涉,把冷酷無情、輕佻不良的‘蛋糕王后’變為了一個令人同情的角色。”

——(克利夫蘭)《老實人報》

“高雅與專業知識的精彩展示……一部了不起的傑作。”
——《紐約書評》

“一部極具洞察力的學術著作,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解釋了時尚對法國文化的至高重要性。”
——《紐約客》

名人推薦

“卡羅琳·韋伯正是用王后的衣櫥之物,織造了瑪麗·安托瓦內特——以及大革命之前的法蘭西——的畫像。這裡是最為殘酷的時尚、最為豐富的歷史,是一個吸引眼球的原創性故事,講述周遭的孤注一擲。”
——普利茲獎獲獎圖書作者
斯泰茜·史夫

“滿紙皆是陰謀故事,純屬平民與王室成員的癖好使然……文筆大膽,引人入勝。”
——《推薦書目》

“才華橫溢地反駁了人們對瑪麗·安托瓦內特所持的普遍看法。王后過分奢華的穿戴使得不少抨擊者低估了她的政治意圖與重要性;韋伯通過細緻入微的講述,不僅重塑了這位已故王后的歷史影響,重估了她的歷史作用,而且對她進行了令人如痴如醉的刻畫。”
——(倫敦)《每日電訊報》露西·摩爾

“卡羅琳·韋伯的《罪與美》從一個十分有趣的視角考察了瑪麗·安托瓦內特——她作為時尚創新者的誇張人格。被迫為有利地位勾心鬥角,法國廷臣無不是時尚的奴隸,而王后們則往往更加端莊與克制。相反,時尚的閃現是由國王的半公開情人所實行——按照韋伯的解釋,這一角色被瑪麗·安托瓦內特不告自取(她的丈夫沒有情人),最終損害了她的名聲,方便了惡意誹謗的小冊子作者把她諷刺為妓女。”
——《舊金山紀事報》 卡米爾·佩格利亞

“瑪麗·安托瓦內特成為了法國全盤皆錯的化身;通過仔細分析她的服裝選擇,韋伯不但揭示了這些形象是何等的千差萬別、何等的自覺,而且揭示了……瑪麗·安托瓦內特的主要生活事件(何以)影響她對髮型、服裝及珠寶的選擇。這是具有創見性的、準王爾德式的傳記手法,而且……觀點的支撐極具風格。”
——(倫敦)《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弗朗西斯·威爾遜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潘多拉的盒子
第二章裸身之辱
第三章胸衣之縛
第四章騎馬若男
第五章高髮髻的運程
第六章簡樸生活
第七章惱羞成怒
第八章革命補救
第九章本來面
第十章黑色
第十一章白色
致謝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