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簫

缺口簫一般指本詞條

直通簫,又稱缺口簫。苗族邊棱氣鳴樂器。苗語稱展道桿,意為直通的吹管。苗語 又稱展青角,意為缺口的吹管。流行於貴州省興義、安龍、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 、那坡和雲南省廣南、富寧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通簫
  • 管長:38厘米
  • 下端管口外徑:2.1厘米
  • 內徑:1.7厘米、
形制結構,吹奏方法,傳統曲目,

形制結構

簫管竹製,多採用當地生長,苗語稱“挖”的隔年生老 水竹製成。管身無節,兩端通透。管長38厘米,上端管口外徑2.3厘米、內徑1.7厘米、下 端管口外徑2.1厘米、內徑1.5厘米。製作時,在上口前側管壁上,開有一個寬、深各0.8 厘米的半圓形凹口為吹孔,管身正面中、下部開有六個圓形按音孔,在距下口6厘米處開 第一孔,上口至第一孔的1/2處開第六孔,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間等距開第二、三、四、五孔 。

吹奏方法

演奏時,簫管豎置。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第一、二、三孔,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第四、五、六孔。管上口置於下唇,上唇前突,氣流從吹孔進入管內,使空氣柱振動而發音,筒音距第六孔發音為八度。運用平吹和超吹,音域g-g3。平吹音色柔和圓潤, 超吹音色明亮高亢。演奏技巧有滑音、打音等。用於獨奏、齊奏、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 在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跳坡或戀愛生活中,多為男子吹簫,女子唱和,雖無固定曲牌,但吹出的柔潤委婉的曲調,像是在唱一首感情豐富的情歌;在苗族傳統節日、婚喪喜慶或娛樂紀念等場合中,直通簫常與蘆笙、木葉、塞簫、苗族三弦等民間樂器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 兩支直通簫齊奏時,常用筒音相同或相差八度的,俗稱公母簫,可以互相補充或加花。

傳統曲目

傳統曲目有《小調》、《大調》、《立房調》、《請客調》和《感謝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