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裂馬先蒿(學名:Pedicularis tenuisecta)為玄參科馬先蒿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3,66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草原與松柏林的林緣,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直立,乾時變黑。
側根成叢,細長,有分枝,圓柱形而向端漸細,長可達11厘米以上,其直徑可達5毫米。
莖單一或2-3條自基部同發,堅挺,中空而為圓筒形,下部老時木質化,上部稍有稜角,有時極多分枝,尤以主莖不發達或受傷的情況下如此,密被短柔毛,枝以45°角又分。
葉互生,極端茂密,以45°角展開,無柄,葉片卵狀橢圓形至披針狀長圓形,長約10-30毫米,寬3-15毫米,兩面均有短毛,為兩回羽狀開裂,第一回羽狀全裂,軸有狹翅,裂片以鈍角或45°角開展,較其居間的空隙為狹,每邊約10片,披針狀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長達7毫米,一般僅2毫米左右,其自身作第二回羽裂,裂片深或達到中肋,小裂片僅2-3對,常不對稱,三角狀卵形至狹卵形,無胼胝。
花序總狀 生於莖枝之端,伸長而多花,長者可達20厘米;苞片完全葉狀,長於萼而短於花;花梗長僅1毫米;萼卵圓形,上方稍收縮,前方深裂,被短疏毛,長6-9毫米,主脈5條明顯,次脈不規則而少,無網脈,齒5枚,倒卵形而狹,有少數鋸齒,無胼胝,草質;花冠紫紅色,大小極不劃一,小者長僅15毫米,大者長達24毫米,管長約達12毫米,約為萼筒的兩倍,基部在萼內稍稍向前弓曲,使花前俯,近端處擴大,盔直立部分由其基部轉向前上方,與管的基部取同一指向,而後向前方作膝蓋狀屈曲,又與管的上部略取同一指向,最後再作膝蓋狀屈曲轉向下前方而為圓純的粗短喙,長僅1毫米左右,截頭,下唇比盔短,圓形,長者達11毫米,頂端3裂,側裂較大,斜橢圓形,中裂廣倒卵形,圓頭,兩側迭置側裂之下;雄蕊著生於花管基部,花絲兩對均有疏散的長柔毛;花柱稍稍伸出盔外。
蒴果斜披針狀卵形,下基線幾伸直,僅頂端稍下彎,上線弓曲,一半以上包於宿萼內,長達11毫米,寬達4.5毫米,有時有小刺尖;種子多少卵圓形,長1.5毫米,兩端尖,有細螺紋。
花期8-11月;果9-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00-3,660米的草原與松柏林的林緣。
分布範圍
為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與貴州西部。
本種提示
這一種的分類地位是很有意義的,它在體態上與沼生馬先蒿和它的幾個類型表示密切的關係。
彭納蒂民發表了一個白花的變型,林泊利許也記錄下Monbeig 39與45為這一變型,但經李惠林氏的考證,並不是事實,它們的花還是紫紅色的,我們這裡的大量標本也未見有白花的類型。不過紅花變自花在本屬中是普遍現象,所以白花變型在本種還是很可能的。
主要價值
【彝藥】馬尾參:根治氣虛體弱之咳嗽《滇藥錄》。
根:益氣補血,止咳祛痰。用於腎虛,病後體虛,虛寒咳嗽,哮喘,筋骨疼痛,虛熱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