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短柔毛,後變無毛;老時外皮剝落。三出複葉,數葉與花簇生,或對生;小葉片卵形、寬卵形至橢圓形,長2-7厘米,寬1-5厘米,邊緣缺刻狀鋸齒由多而銳至粗而鈍,頂端3裂或不明顯,兩面疏生短柔毛,有時下面較密。
花1-6朵與葉
簇生,直徑3-5厘米;萼片4,開展,白色或外面帶淡紅色,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5-2.5厘米,寬0.8-1.5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內面無毛;
雄蕊無毛。
瘦果扁,卵形或卵圓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無毛。花期4月至6月,果期7月至9月。
主要變種
毛果繡球藤(
Clematis montana var.
trichogyna M. C. Chang)。
大花繡球藤(
Clematis montana var. grandiflora Hook.)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為長圓狀橢圓形、狹卵形至卵形,少數為橢圓形或寬卵形,長3-9厘米,寬1-3.5(-5)厘米,葉緣疏生粗鋸齒至兩側各有1個牙齒以至全緣(少數雲南標本鋸齒較銳而多);花大,直徑5-11厘米,萼片長圓形至倒卵圓形,長2.5-5.5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圓鈍或凸尖,少數微凹,外面沿邊緣密生短絨毛,中間無毛或少毛部分呈披針形至橢圓形或不明顯,寬常在0.8-1.5厘米。花期4月至8月,果期7月至8月。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區;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海拔2550-3800米)、雲南(2900-3300米)、四川(1700-4000米)、貴州(1100-2370米)、湖南西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1410米)、陝西南部 (890-2000米)、甘肅南部(2200米)。生長於山坡灌叢中、山谷溝邊。
晚花繡球藤(
Clematis montana var.
wilsonii Sprag.)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通常較寬,卵形至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3-8厘米,寬2-6厘米,邊緣疏生不等粗大鋸齒,基部常圓形;花較大,直徑4-8厘米,萼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寬倒卵形,長2-4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常微凹,有時圓鈍、截形或凸尖,外面邊緣密生短絨毛,中間無毛部分較狹,呈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寬在0.8厘米內;瘦果有時稍有毛;花期一般6月至8月。與大花繡球藤區別在於後者小葉片較長,通常為長圓狀橢圓形、狹卵形至卵形,有時小葉片兩側各有1個牙齒.以至全緣;萼片長圓形至倒卵圓形,頂端通常不微凹,外面中間無毛或少毛部分較寬,呈披針形至橢圓形,寬常在0.8-1.5厘米,或不顯明。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西部。生長於海拔2400-3600米的山坡灌叢中或林邊。
小葉繡球藤(
Clematis montana var.
sterilis Hand.-Mazz.)與繡球藤的區別:小葉片較小,狹卵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3(-4)厘米,寬0.5-2(-2.5),厘米,邊緣疏生不等鋸齒、淺鋸齒或兩側各有1個鋸齒以至全緣,兩面疏生短柔毛至無毛,或幼時較密;花較小,直徑2-3(-4)厘米。花期4月至6月,果期8月至9月。分布於中國雲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生長於海拔2400-3000米間的山坡、山谷林中。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涼爽,需蔭蔽,怕強光、怕酷熱;適宜生長於海拔1200-4000米的地帶,年平均氣溫12-16℃,7月平均氣溫23-26℃,1月平均氣溫2-4℃,無霜期220-300天,午降雨量1000-1400毫米。多生於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暖、涼爽濕潤、雨量充沛的山坡、山谷灌叢中、林邊或溝旁。土壤以山地棕色森林土為主,次為黃壤和山地褐色上。山林植被為濕性常綠闊葉林和乾性常綠闊葉林。
分布範圍
分布於
喜馬拉雅山區西部一直到尼泊爾、印度北部;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南部、寧夏南部、陝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北部、台灣、安徽南部。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春分至清明播種,將種子均勻撒播於整好的畦面,薄蓋一層細肥土或草木灰,以畦面不見種子為度,覆土要均勻,以利出苗整齊。出苗後進行淺鬆土除草、間苗、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管理,至藤莖長至長50厘米以上時即可移栽定植。
莖藤扦插:“
雨水”後,割取繡球藤2-3年生藤莖,切成長30厘米左右的節段,每節均需有芽苞,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45-50厘米開溝,深7-10厘米,將藤莖分2行平放溝壁,頭尾相接,芽苞錯開,潑灑人畜糞水,覆土平畦(溝)。按上述常規管理,秋末冬初或翌年春季則可掘苗移栽定植。扦插繁殖亦可按大田栽培規格要求,將繡球藤節段直接栽插種植。
分櫱繁殖:秋末冬初或“
雨水”前後,均可移栽定植。種苗分櫱較多的可視生長情況,剪成單株移栽。移栽時,穴中所施土雜肥必須混勻,每穴1株,覆土,踏實,澆水即可。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育苗地的選擇與整理:育苗地宜選擇在溫暖、濕潤、肥沃處,深翻整地,每公頃施腐熟堆肥或廄肥45000千克,與土拌勻,耙細整平,作120厘米寬的畦,畦溝寬30厘米,溝深20厘米,平整畦面後每公頃再潑施22500千克清淡人畜糞水,四周開好排水溝,待播種。
栽植地的選擇與整理:栽種地一般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半陰半陽的山地栽培。為有利於繡球藤的生長和節約土地,以高土坎邊或林邊栽培為好。選地整地後,按株行距1-1.2米挖穴,做到穴大底平,並與底肥混勻待種。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與追肥:移栽後封行前,每年需中耕除草2次。第1次於春季進行,並施足底肥,肥料可用人畜糞水(可加適量尿素);第2次於秋末冬初進行,並施腐熟堆肥或廄肥及培土越冬。
間套作:幼苗期株叢較小,地內空隙較大,可在鬱閉封行前,於行間種玉米、冬小麥等作物或其他藥材,亦可間種其他闊葉樹種與繡球藤伴生。
修剪整型:植株生長2-3年後,株叢增大,枝繁葉茂。應視株叢情況進行修剪整型,剪去過密枝、過弱枝或病蟲枝,亦可剪下過密而符合藥用要求的枝條作藥用,以利生長。
病蟲防治
蟲害:發現的害蟲主要為
蚜蟲,多在春季發生,危害葉腋的幼芽,致使生長發育緩慢,甚至萎蔫死亡。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蟲源;蚜蟲發生期用50%
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數次。
主要價值
藥用:莖藤入藥,淡微苦,寒;能利水通淋、活血通經、通關順氣,主治腎炎水腫、小便澀痛、月經不調、腳氣濕腫、乳汁不通等症;又可治心火旺、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症,孕婦忌用(秦嶺植物志)。
觀賞:又花大而美麗,可作觀賞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