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十二小景

織金十二小景

織金十二小景,指在貴州省織金縣的十二個旅遊風景景點,區別於織金縣八大景。十二小景是:文浪北騰、圭峰笏峙雙潭對鏡榜山東掛、神龍蟄影、呂祖仙蹤、三石連標日落碑現雲洞天開瀑瀉珠眺玉屏展彩、魚 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織金十二小景
  • 地理位置:貴州省織金縣
  • 著名景點:圭峰笏峙 雙潭對鏡 瀑瀉珠眺
  • 區別於:織金縣八大景
主要景點,文浪北騰,圭峰笏峙,雙潭對鏡,榜山東掛,神龍蟄影,呂祖仙蹤,三石連標,日落碑現,雲洞天開,瀑瀉珠眺,玉屏展彩,魚 山,其它景點,

主要景點

文浪北騰

在縣城北下水關處,貫城河水繞過文騰書院,出下水關,與雙洞之水交匯,每逢春夏汛漲,濁浪滔滔,奔騰北流,故名“文浪北騰”,居民皆雲集觀賞。

圭峰笏峙

在縣城中,高30餘米,占地近2000平方米,因前為歷代州、縣官署,又名“後山”。山峰西、南、北三面峭壁,唯東面南、北、中有3條小徑可攀山頂。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林蔭蔽日,頂峰及北部有兩大石樁南北對峙如朝笏,故名“圭峰笏峙”。東觀全山,分前後兩重山峰,有建築物4處,摩崖石刻43處,小巧玲瓏,布局秀麗得體。山麓東北部有六角攢尖草亭一幢,名為“箭廳”。廳後有一洞,名“一洞天”。洞旁植丹桂一株,名“蟾宮折桂”。東南部有一池,名“鶴池”。為歷任州官放鶴之地,廳池之間為第一重山峰,正中石壁上人工開鑿拱券頂佛洞一座,內塑觀音,頂額草書石刻“觀音岩”三字,兩邊對聯刻“靈山開覺路”、“官海凌善”。觀音岩右側石峰小巧,嵯峨林立,有人工鑿成登道數級而上。登道左右石上有“漸入佳境”、“大觀在上”等10餘處摩崖石刻。拾級或繞南北而上,進入第二重山峰。其北有石峰如笏,上有“畏於民岩”、“碧障”等摩崖,岩畔有“瑞紅亭”以供歇息和面北覽勝;其南有“小蓬萊”、“一勺泉”、“一覽亭”及石道“龍門”諸景觀,正中主峰女口笏,上有“真樂地”、“岳峙”、“天開圖畫”、“小洞天”、“天池”、“浣香”等景觀及石刻。峰前有石徑繞南而上達峰後。徑道題名“雲梯”。峰後西北臨懸崖有“乾坤一草亭”,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更名“後樂亭”,登亭四顧,全城景致盡收眼底。“文化大革命”中,山上摩崖石刻及亭屋建築盡毀,當年秀景不復存在,僅餘突兀石峰及古樹。

雙潭對鏡

在縣城內東部,兩潭一南一北,南大北小,中間田疇相隔,對映如鏡,景名“雙潭對鏡”,俗名“雙堰塘”。大潭南畔有文昌閣,閣前山門瀕臨潭水,潭岸建石龍欄桿圍護(龍頭朝西、龍尾朝東);西岸有楊泗將軍廟,故有“兩廟雙潭”之稱。雙潭之水常年碧綠,暴雨不渾,清澈寧靜。臨潭東環路段筆直一線,外壁建卷拱窗暗渠,形如跨潭多孔長橋;文昌閣山門已毀,新近利用原址及左右地段建成琉璃屋面的樓台亭閣兼備的幼兒教育中心。這些建築,為潭景大增秀色。盛夏到來,城中兒童多集此游泳,嬉戲騰躍千姿百態,潭畔遊人笑聲疊起。落日含山,老幼婦孺停息橋形路段,坐賞雙潭秀景,盡享天倫之樂。

榜山東掛

城東郊通省古驛道北側,群峰之中獨有一座平頂山嶺。周圍山峰林木翠綠,唯有此嶺不長林叢,僅石縫間有雜草生長。從山頂至山腳,岩石經雨水侵蝕,組成一條條長方形石塊,縱橫排列,在隙縫綠草襯托下更顯分明,形如科考發布的排名金榜,故名“榜山東掛”。相傳每當州內士子應考得中,這些小長方形石塊就會發光。舉人、進士等得中名額也可從石塊發亮的多少,預報人數。每當旭日東升,山嶺黑黝一片,恰似一塊長方形大黑板,紅日漸漸升高,陽光斜射,形如榜上姓名的石塊就漸漸呈現出來,隙縫陰影相隔,使其分外明顯。這種景觀,奇妙天然,令人叫絕。

神龍蟄影

在縣城東蛇沖峽谷內,谷深5公里,寬100米一300米不等,西起“三石連標”右側,東抵垮木寨後山,兩面奇峰群立,絕壁千仞,雄踞對峙。東臨谷口右絕壁下有一溶洞,洞中有水,久旱不涸。相傳古時有一仡佬族婦女因天旱入洞取水洗衣,突然晴天霹靂,狂風暴雨,一條巨龍從洞內張牙舞爪衝出,沿石壁翻飛騰空而去,婦人當即嚇死。家人尋來,見一婦女死洞內,洞壁深處至洞外絕壁留下數十丈長的巨蟒痕跡。康熙初年平遠建府後,知府邱業及總兵劉文進聽民間傳及此事,親到洞前觀看,見巨痕蜿蜒如龍,便命名“神龍蟄影”。從此,十里峽谷得名“蛇沖”。龍影貼壁的溶洞也得名“蛇爬洞”,成為一個遊覽景點。蛇沖峽谷雄奇壯麗,溶洞眾多,很有旅遊開發價值。

呂祖仙蹤

即賓興洞,在縣城東2公里的滴水岩峽谷深處右岩壁上。景觀為一幅通高1.5米、寬0.9米,平雕手持拂塵、背插寶劍、腳踏祥雲的呂洞賓像及石刻畫像下的“賓興洞”3個行草結合的陰刻大字。相傳呂洞賓曾顯靈於織金,事後留下身影於此處石壁上。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知州冷宗昱及副將駱儼根據這一傳說,令工匠鑿岩雕刻,留下這一景點。因地處舊時通省道路之旁,過往行人到此無不止步觀賞。景點所處的滴水岩峽谷與神龍蟄影所處的蛇沖峽谷僅一嶺之隔,出西峽谷口即是東寺晚鐘、三潭滾月、穿洞流雲、三石連標諸景,共同組成了一個很有價值的遊覽風景區。

三石連標

在縣城東門外,俗稱“三節石”,是一小巧玲瓏的石柱,高約3丈,圓柱體,柱為三節,各節長短大體相等。遠望好像人工所為,近看卻是成於天然。三節石立於群山之中的一個小丫口上,前有“金鐘撲地”,後有“榜山東掛”,左前方有“東寺晚鐘”,右前方有“魚山”等名勝,景物宜人。離開三節石右行經蛇沖峽谷赴龍洞,可觀“神龍蟄影”,左行入滴水岩峽谷,可賞玩“呂祖仙蹤”,回頭出谷再左行可游“穿洞流雲”,再前行賞“三潭滾月”而回縣城。春、夏、秋、冬四季可遊覽。

日落碑現

縣城東北1.5公里的馬鞍山前,由一根石筍及後山斜坡的草木翠屏組成。馬鞍山高大橫亘,前面有一道低於馬鞍山、相距40餘米的斷層深澗。馬鞍山前部為傾斜草坡,春、夏、秋初綠草如茵,灌木蒼翠。每天紅日西斜,陽光照射到石筍上,其後的山坡深澗卻受不到陽光而顯陰暗,將石筍反襯為鮮明光亮。此時此刻立於縣城或其東北、東南較高之處向馬鞍山遠望.,一座形態逼真、輪廓分明、高約8米的白色光亮石碑即出現在馬鞍山前的斜坡螢幕之中,故名曰“日落碑現”。若雨後陰天,深澗中的霧氣從澗中漫及馬鞍山斜坡,形成白色螢幕,石筍所現之碑則為黑色,觀者無不稱其絕妙。

雲洞天開

在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三甲白族鄉所在地,由保全寺、觀音閣、地母廟三座建築物倚一獨秀石峰組成。石峰中空成洞,西洞口扁闊,入內經一平坦地面,向上斜行約高3米,轉南又是一平坦地面,向南出山為南洞口。南洞口從山頂豎立至山腳如一刀劈開,上半部南北對穿,遠望如兩山相合,頂部相聯為天然石拱穿洞,仰望如一洞穿天,頂露圓光,故名“雲洞天開”。保全寺建在西洞口,坐東向西,為重檐懸山頂式木結構建築,八羿角為鰲頭吻獸,脊中起葫蘆,兩端卷草鼻起翹,並排三間,四周迴廊,擋山蓋二重檐,木雕撐拱。觀音閣建在南洞口,封住洞口約1/3,遠望是二重檐六角攢尖頂閣樓,入內則一二層樓僅為半六方形木結構,後一半倚固於洞口兩壁,無柱無面,僅三層樓及攢尖結構完整,羿角為鰲吻,葫蘆形寶頂。閣後洞廳設佛龕,龕上塑觀音。地母廟建在從觀音閣往東北直上的小丫口前,坐東北向西南,懸山式木結構建築,並排五間。這一名勝前臨仲機河,河兩岸綠柳成蔭,將雲洞天開裝點得更加秀麗。

瀑瀉珠眺

即桂果瀑布,在縣城東23公里處的織金河上。瀑布高60米、寬20米,飛流直下,響聲如雷,水花四濺如銀珠跳躍,故名“瀑瀉珠跳”。為貴陽至織金旅途中一處遊覽勝景。春夏水漲更為壯觀,縣城機關青年和學校師生多乘節日到此觀賞。

玉屏展彩

在縣城北邊原北門城樓左側,一小山突起,頂部矗立大石,潔白如玉。山南麓為孔廟,恰好以之為屏風,小山西、南兩面原系耕地,春夏莊稼碧綠,果木成蔭,山石立於綠蔭之中更顯得潔白,形如玉屏,故名“玉屏展彩”,俗稱“玉屏山”。大石頂部面積約40平方米,原先建有一座碉式石塔。石塔門開南面,北面留有穴孔,內安裝鐵炮,正對北門橋以作城防設施。這種既為風水陪襯,又為防禦炮台的兩用石塔,實屬罕有。可惜已毀,而今僅存大石,且周圍建了樓房,玉屏昔日風采已不復展現。

魚 山

魚山是織金縣城東北郊外的一個旅遊景點,其東靠林立群峰、東南臨穿洞流雲、南望三潭滾月、西瀕雙潭對鏡及文昌閣。此山三面絕壁,僅東南面有石梯道可達山頂;西南為山首,東北為山尾;山首是白色絕壁,壁下一洞貫穿南北;山體玲瓏小巧,古樹成蔭,遠望酷似僧家誦經伴敲的木魚,故名魚山。相傳明朝時代就已在山上建有神女智瓊的廟宇,名為智瓊祠,建文帝失位後曾遠逃隱跡於此;後游峨嵋山不回,祠毀。入清以後,相繼在山上修建了黑神廟、藏書樓、濟賑亭、且住亭、碧琉璃精舍等建築物,其間配以魚池、花圃,還有名人題詞摩崖多處,遂成縣內名勝之一。

其它景點

黑神廟又名忠烈宮。因所祀神祇為封號是“貴州黑神總管榮祿大夫”的南濟雲,故名黑神廟。廟宇始建於清初,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重建,坐落於山頂中央平坦處,為坐東向西的並排五間懸山式木穿斗結構建築。面闊16.11米、進深7.8米,前有廊無欄。明間,左、右次間及左、右稍間的上額大枋均是浮雕的"lk仙慶壽”、“二龍搶寶”等圖案,梁架支撐為木雕花枋。花窗門。明間大門上方懸清代貴州書法家嚴寅亮書寫的“惠此南國”匾,檐柱上掛“有唐大將軍轟轟烈烈德與山河並壽,全黔真福主錚錚皎皎業同日月齊輝”的木板陰刻對聯。
藏書樓系一仿西式教堂的磚木結構建築,緊靠黑神廟右稍間後方。樓面闊4.18米、進深3.84米,為坐北向南的二層小樓。樓前有二聯:一為“且把魚山添二酉,好同蟾窟映三潭”,二為“日照錦城頭,月映藏書樓”。
濟賑亭建於山巔,為正方形二重檐四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築,邊長8.3米,四周迴廊深1.2米,外置扶坐欄桿。四角撐拱為鹿、鳥形木雕。門窗為拱券形。二樓正面(西檐)下懸“濟賑亭”金字匾。一樓前有“此間便是蓬萊有名禪論道好鳥興歌陶情美景怡之娛之使我超然物外;你看亭稱濟賑想滄浪妙詞醉翁佳句修契良辰悠也久也令人樂在其中”的長聯。此亭是為紀念民國10年賑濟織金大饑荒之事而修建的,故名濟賑亭。
且住亭建在上山石徑的左側,為六方形六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築。邊長2.05米,紅柱青瓦,斗拱飛檐,檐下懸“且住亭”金字匾,柱上有“步步登高於斯且住,搖搖直上別有可觀”的陰刻對聯。
碧琉璃精舍即黑神廟之前的對廳,緊臨山首絕壁的頂沿而立,建於民國6年(1917年)。面闊10.94米、進深5米,四周有迴廊,廊深1.3米,置扶坐欄桿。神廟與對廳之間為石板鋪就的院壩,院壩正中有金魚池兼種睡蓮,每逢花放魚游,觀之情趣良多。
魚山雖小,但山上建築布局緊湊得當,古樹叢林掩映其外,十分誘人。1980年9月,織金縣革命委員會公布魚山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省、縣兩級撥款維修,1995年又集資維修並增建了牌樓式山門,使其更加吸引遊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