繐,細而稀疏的麻布。古時多用作喪服 [fine textured cloth]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繐
- 拼音:suì
- 部首: 糹
- 解釋:細而稀疏的麻布。古時多用作喪服
- 類型:單字
- 出處:曹禺《北京人》
- 總筆畫:18
- 注音:ㄙㄨㄟˋ
繐,細而稀疏的麻布。古時多用作喪服 [fine textured cloth]
體長橢圓形,側扁,鼻上和眼上皮須均分支。肩部有1列小須,頜齒櫛狀,1行,齒約150枚,能活動,下頜後方犬齒有或無,背鰭12鰭棘13~16鰭條,臀鰭2鰭棘14~15鰭條,腹鰭1鰭棘4鰭條。體呈深褐色。分類信息 英文名稱 \ 地方...
巴馬繐唇䰾,俗稱巴馬油魚, 主要分布於廣西境內紅水河的都安江段和巴馬縣的盤陽河, 亦曾出現於廣西全州縣(湘江水系)及貴州平塘縣。是廣西土著小型經濟魚類。據調查,1980 年代初,紅水河水系的甲篆河(巴馬縣境內支流)、天峨、都安、...
副繐唇魮屬 副繐唇魮屬 ,Paracrossochilus,鯉形目鯉科的一屬魚類。副繐唇魮屬(Paracrossochilus)有以下物種:尖副繐唇魮(Paracrossochilus acerus)飾帶副繐唇魮(Paracrossochilus vittatus)
稅服,漢語詞語,拼音是shuì fú,意思是指古時用稀疏細布所制的喪服。解釋 ⒈ 古時用稀疏細布所制的喪服。稅,通“繐”。⒉ 脫去衣服。稅,通“挩”、“脫”。⒊ 補行服喪之禮而穿喪服。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紷 紷,讀音為líng,是一個漢字,意思是絲絮。古籍釋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𠀤郞丁切,音靈。《玉篇》綼絲繐。《廣韻》綼絲一百升。又絮名。《類篇》䌟絮。一曰絲細湅為紷,布細湅為繐也。
析羽,讀音xī yǔ,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用來裝飾旌旗、旄節等的繐狀羽毛。解釋 古代用來裝飾旌旗、旄節等的繐狀羽毛。後亦泛指旗幟。出處 《周禮·春官·司常》:“全羽為旞,析羽為旌。”鄭玄註:“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於...
《銅雀台》是南朝詩人張正見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描寫了詩人見到昔日繁華的銅雀台如今淒涼的模樣,由景生感。作品全文 淒涼銅雀[1]晚,搖落[2]墓田[3]通[4]。雲慘[5]當歌日[6],松吟欲舞風[7]。人疏瑤席[8]冷,曲罷繐帷[...
“香蘇”,香繐。“纓徽”,香囊。香繐、香囊皆為定情之物,繁欽《定情詩》寫道:“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羅纓”即為繐子。這裡寫開奩取香蘇、伸手解香囊,是重溫夫婦恩愛的意思。王闓運謂“...
“香蘇”,香繐。“纓徽”,香囊。香繐、香囊皆為定情之物,繁欽《定情詩》寫道:“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羅纓”即為繐子。這裡寫開奩取香蘇、伸手解香囊,是重溫夫婦恩愛的意思。王闓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