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彎褶皺作用(buckling)是岩層在受到側向的順層擠壓力的作用後發生彎曲的褶皺作用。
基本介紹
簡介,成因機制,主波長理論,接觸應變帶,應變分布型式,中和面褶皺作用,順層剪下作用,強烈壓扁作用,劈理型式,
簡介
縱彎褶皺形成的前提岩層層理和岩層間力學性質的差異,這在褶皺形成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如果岩石在力學性質上是均勻岩石或兩層岩石力學性質(特別是韌性)差異較小,則產生均勻壓扁;如果岩石力學性質不一致,則:強硬層(能幹層)呈正弦曲線狀彎曲,軟弱層(非能幹層)則均勻壓扁。
成因機制
主波長理論
單層褶皺的主波長理論是畢奧(M.A. Biol,1957年)和蘭姆伯瑞(H. Rambery,1963年)根據野外褶皺觀測資料以及模擬實驗、數理分析得出,岩層在受側向壓力時,因材料失穩導致了各種波長褶皺的生成,這些不同波長褶皺的生長速率是不一致的,其中某一初始波長發育最好、波幅增長最快,最終控制著褶皺的成長和發育的稱主波長。褶皺主波長與力的大小無關,只與介質的力學性質有關,褶皺主波長與褶皺層厚度d成正比、與強硬層和軟弱層的粘度比的立方根成正比,厚度、粘度比越大,褶皺的波長就越大。
接觸應變帶
多層岩層褶皺的縱彎褶皺作用提出控制褶皺形態的因素包括各層的粘度以及相鄰層相互影響(強硬層的間距、接觸應變帶的寬度)。接觸應變帶是指“硬層”褶皺對基質的影響範圍。接觸應變帶以外,介質不產生明顯的褶皺,僅僅發生均勻縮短。由接觸應變帶與強硬層間距的關係將褶皺分為協調、不協調和復協調褶皺三種。兩“硬層”間隔遠,互不影響,形成各自特徵波長的褶皺,整個岩系不協調,則形成不協調褶皺;兩個“硬層”間隔小,相互干擾,但厚度、粘度相同,形成協調褶皺。硬層間隔小(位於接觸應變帶內),各層的粘度、厚度不同,形成復協調褶皺。
應變分布型式
縱彎褶皺的應變分布型式可以歸納為兩種模式:中和面褶皺作用、順層剪下作用,其中後者又分為彎流褶皺作用和彎滑褶皺作用兩種。
中和面褶皺作用
由於層的切向長度變化而成的單層彎曲,類似於力學中所講的平板梁的彎曲。因其中有一個無應變面即中和面,故稱為中和面褶皺作用。強硬層往往以此方式彎曲。層內的應變特徵為:平面應變,褶皺軸平行於中間應變軸;厚度不變,形成IB型平行褶皺形態;外弧伸長,內弧縮短。在岩層中部具中和面,各點應變橢球體的壓扁面在中和面外側平行層面排列,在中和面內側垂直層面成正扇形排列。
內部伴生一系列小構造。岩石韌性很小時,抗張強度差,發生脆性破裂,外側形成張節理呈正扇形分布;內側形成順層張裂,為脈體充填時則呈順層張裂脈分布;岩石韌性中等時,抗剪強度差,形成共軛剪裂。其內側共軛剪裂可發展為逆沖斷層,外側共軛剪裂可發展為頂部地塹;岩石韌性大時,外側因拉伸而變薄或形成平行層理的流劈理;內側因擠壓而加厚,可形成正扇形劈理,也可形成次級小褶皺。
順層剪下作用
包括彎流褶皺作用和彎滑褶皺作用兩種。彎滑褶皺作用易發生在結合不牢的薄的強岩層之間,或多個薄的強岩層之間夾極薄的軟岩層之中,如中薄層砂岩、砂葉岩互層等岩層;彎流褶皺作用則易發生在韌性高的岩層中,如泥灰岩、頁岩、鹽岩類岩層中。
彎滑褶皺作用的特點是平面應變;各層厚度不變,保持平衡,形成平行褶皺,但層內沒有中和面;各相鄰層的上層相對向背斜轉折端滑動,下層向相鄰向斜轉折端滑動,一方面在層面上形成垂直於樞紐的擦痕,另一方面在轉折端形成空隙,造成虛脫現象;塑性層小褶皺的軸面與其上、下相鄰的褶皺面所夾銳角指示相鄰岩層滑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