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後巷,在莆田市文獻街縣巷北西側。東西向。民國時期改為“淳風巷”,因縣巷頭有“淳風坊”,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縣後巷
- 曾用名:淳風巷
縣巷簡介,歷史沿革,
縣巷簡介
新中國成立後,更曰“縣衖里”。“文革期間” 復稱“淳風巷”。1982年復舊名“縣後巷”。巷口舊有亭,祀觀音。圯廢。巷內自東進近中舊有大路關氏坤房祠堂《蒲坂關氏族譜》:坤房祠堂在淳風巷。關祠西為游氏梅房(由衙後析遷)族居於此;巷西亦居有唐姓人。今巷道仍舊。西有小巷道通衙後。舊時,縣後巷可通鼓樓里、驛前街。上世紀50年代末,建縣委辦公樓、招待所、高樓百貨公司時,大部分被圈入。現僅留一小段而已。
歷史沿革
宋代,縣巷南以莆善俗而建有“善俗”坊,至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縣盧俊更其匾曰“淳風”,而移舊匾於縣前街之北街口即縣巷頂舊坊上。弘治志:“無故將匾移置偏街,而易以‘淳風’,似無意謂。竊謂受禮存羊,宜復舊觀。”旋復舊南為“善俗”坊,北為“淳風”坊。嘉靖十年(1531),知縣王鉅修建縣衙,將南“善俗”坊 改曰“文獻名邦”;北“淳風” 仍舊。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官衙民舍盡毀。後三年,知縣徐執策重建縣衙,重豎南北碑坊,南曰“莆陽文獻”;北曰“海濱鄒魯”。至萬曆十六年(1588),知縣孫繼有又改南坊為“文獻名邦”;北坊為“壺蘭雄邑”。光緒十一年(1885),知縣徐承禧重修“壺蘭雄邑”坊。二十八年(1902),邑人江春霖等重修南北二座衙門坊。民國後期,葉長青任國民黨莆田縣長時,曾欲拆掉縣巷口之“文獻名邦”坊,邑人譁然,極力阻止。之後,重修牌坊並由張琴重塑匾書。按,葉長青,福州閩侯人。1943年,任國民黨莆田縣長。至莆以文人學士自居,到任不久,即譏諷“莆田人只有林劍華可算為半個人才,此外別無其人”。且作詩云:“文獻名邦首屢回,豈無群彥濟時才。”亦誣“文獻名邦”是莆田歷史上的榮譽,現在的莆田怎能稱為“文獻名邦”等等。又揚言要拆掉縣巷“文獻名邦”木坊。這些舉動激起莆田鄉紳和詩人騷士的憤慨,於是,群起攻之。莆田《南方日報》副刊《蜜峰》、國民黨和三青團創辦的報刊上,以文章、和詩進行抨擊。就在這一年夏秋間,有一艘外輪機械故障,拋錨在莆田海面,葉即下令扣押貨物,被告發。此案調查期間又賄賂辦案人彭坤元。彭一生嗜好香菸,葉以香菸盒包裝巨鈔贈送求情,彭發現後即報告四區督察專員公署。福建省政府主席劉建緒以葉貪污輪船貨物和行賄案撤職查辦。葉被扣押在三元(即三明縣)國民黨省保全處監獄聽侯處罰,不久,病死獄中。後來,言事者譏諷葉長青自恃才學過人,而在莆任職僅一年,竟為貪污行賄丟官又喪命,才乎蠢乎!
然民國35年(1946)開春的那場火災,縣巷口“文獻名邦”坊與文峰宮前街的100多家店鋪燒為灰燼。而縣巷頭“壺蘭雄邑”坊,至20世紀50年代初擴寬縣巷和衙後路面時,亦被拆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