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蠟蚧屬

綿蠟蚧屬(學名:Pulvinaria),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蠟蚧屬
  • 拉丁學名:Pulvinaria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成蟲:蟲體常呈橢圓形或略呈圓形,有的呈寬卵形。蟲體較扁平,其蟲體背面並不強烈向上方隆起,或背面適度稍向上隆起,不甚硬化。蟲體腹面體壁柔軟,膜質,平坦或略向背方凹陷。雌成蟲在產卵期蟲體背面通常變得較堅硬。蟲體之體緣分布有體緣毛1或2列。體緣毛之頂端多為尖銳,不分叉,亦不呈鋸齒狀之頂端。蟲體之體節區分不明顯,只在蟲體腹面之腹部中部,常見有腹板分界痕跡。此屬雌成蟲之蟲體較大,體長約3—9.5mm。觸角和胸足均很纖細。觸角和足與蟲體相比顯得十分小。觸角8節,有時有的觸角節合併為7節或分裂成9節。足也較細,其脛節和跗節的關節處明顯硬化斑。跗冠毛細而長。爪之下表面或具明顯小齒,或完全無小齒。爪冠毛粗壯。其頂端強烈膨大成球形或不規則球形。胸氣門發達,大而顯著。氣門腺路主要由五孔腺組成。氣門刺多為3根組成,有的由4根氣門刺組成一組,中央1根氣門刺之長度比兩側小氣門刺之長度約長1倍或更長。臀裂長度適中。肛板很發達。肛環具8根肛環刺,或有的只具6根肛環刺,並且肛環具圓形或橢圓形的肛環孔。多孔腺分布於蟲體腹面。盤狀孔大部分分布在蟲體背面,並多集成縱的帶狀或在肛板前方聚集成群。無亞緣瘤分布。大管狀腺只分布在蟲體腹面,特別是沿著體緣分布數量較多,並常集聚成寬頻狀。小管狀腺分布在蟲體背面,而小管狀腺的周圍常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使小管狀腺位於或呈圓形或呈橢圓形的小室里,而使蟲體背面呈現硬化程度不同的網狀結構。體毛不規則的分布在蟲體背和腹兩面。背面的體毛分布較稀疏而且很短,有時呈小刺狀。腹面的體毛數量稍多些,稍長些,但腹面體毛之長短則不一,粗細有時也顯著不同。
雌成蟲在產卵期分泌出白色棉絮狀,或銀白色氈絮狀的卵囊從蟲體腹部下方伸出。多數種類的卵囊很隆起,也有的卵囊在蟲體下幾乎與蟲體垂直。蟲體的背面多裸露,但有的種類其蟲體上被有粉狀或絲狀蠟質分泌物所覆蓋。原蘇聯蚧蟲分類學工作者Borch senius僅根據卵囊是否隆起,又主張把此屬分成若干屬,其中綿蠟蚧屬Pulvinaria和美綿蠟蚧屬Eupulvinaria的不同只是後者卵囊強烈隆起,這顯然是很難掌握的嚴格分屬界限。這樣把種上分類單元過於細分,往往造成屬間的分界不很明顯,會引起進一步的混亂,而沒有十分的必要。所以我們在有些種類的歸屬問題上,並沒有遵循種上單元過分的細分的主張。

分布範圍

該屬目前全世界已知約120餘種,幾乎遍布各大動物分布區。有些蚧蟲學工作者常把此屬又分成若干小屬,如Brochsenius把此屬分布在舊北區的種類細歸入8個屬:① Pulvinaria有26種,②Eupulvinaria有6種,③Chloropulvinaria有12種,④Pulv inariella有1種,⑤Rhizopulvinaria有19種,⑥Pulvinarisca有1種,⑦Anapulv inaria有1種,⑧Acanthopulvinaria有2種。其餘58種的分布在新熱帶區有17種,非洲區有12種,東洋區有9種,澳洲區有16種,新北區有4種,而這些種類基本上都可直接歸入該屬。對該屬種類研究比較薄弱的地區是亞洲西南部,唯1953年,F.S.Bo denheimer所編著“The Scale Insects(Coccoidea)of Turkey”一書中記敘4種該屬的蠟蚧種類,可算是該地區傑出代表。我國對該屬種類的研究也很落後,目前已知我國正式記錄過的共有13種,可是其中10種或被訂正為同物異名,或被歸入另外的姐妹屬,而真正留在本屬內的只有3種。
應該進一步指出綿蠟蚧屬Pulvinaria所包含的種類變異多,又有些作者常細分此屬而造成許多種類或歸入其他姐妹屬,或仍留在本屬內,很是混亂,常有學者並不完全遵循Borchsenius的細分該屬的主張,如陶家駒等;記敘我國台灣省該屬蠟蚧有4種① P.taiwana,②P.neocellulosa,③P.durantae和P.psidii。顯然其中有的種類按 Borchsenius的細分系統會被歸入其他姐妹屬的。又由於這一類群種間分類特徵也不甚明顯,許多都是同域生活的近緣種,為了使讀者正確的識別種類,避免在缺乏必要的近緣種的比較中就判定學名的錯誤,我們把分布在舊北區和東洋區重要而常見的種類儘量均列在一個檢索表中,以便大家權衡近緣種類的相似和區別中,正確識別和鑑定我國內的種類。同時,我國對該類群的採集工作很不完善,我們編出這樣的檢索表,也是為便於大家更多的發現我國過去未經記錄的種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