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巾市

網巾市

南京的網巾市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南起長江路,北至觀音閣。明代時,此處為銷售發網的市場,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巾市
  • 位置:人民大會堂西側
  • 得名:明代時,此處為銷售發網的市場
  • 記載:《金陵瑣事》
簡介,典故,

簡介

據《金陵瑣事》記載:明朝時在今網巾市西面有一座神樂觀。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巡視到神樂觀前,見一道士正在專心編結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網。這種網與魚網不同,很小,而且顏色、花樣非常多。這種美麗的“小網”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心,便問道:“此物有何用?”道士回答說:“這叫網巾,用處很大,把它裹頭上,任風吹雨打頭髮不亂。”朱元璋拿起一隻網巾,罩在頭上,效果還真不錯,侍從們都說皇帝戴上這種網巾後,看上去非常精神。朱元璋聽後哈哈大笑道:“用此網巾,萬發皆齊矣。”第二天,朱元璋就下旨詔道士為道官,專門負責織造網巾,並以該道士所織網巾為樣板,向全國推行,並且規定不分男女,一律都要以網巾罩頭。於是神樂觀前的這條原不見經傳的街道就成了經營網巾的專業市場。各種色彩、規格的網巾擺滿了街道兩旁,市場繁榮興旺,每天來此選購網巾的人們摩肩接踵。民間就將此地稱為網巾市,並一直沿用至今。
網巾市地址

典故

經史學家研究,網巾實為明室所創。它是用絲線編結而成,網眼細密,裹在頭上能緊緊地罩住頭髮,額前還綴有一些小墜,用以裝飾,深受人們喜愛,就連明太祖及大臣也不例外。它的發明既滿足了人們的愛美之心,又繁榮了市場,實在是一舉兩得。因此,網巾就成了明朝頭飾的標誌。據史料記載:清兵下江南時,許多明末志士在遭遇清兵屠殺前,一定要把頭上的網巾裹好,謂之“不忘明制”,以表明自己忠於明朝的赤膽忠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