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濕地服務功能的生態流量閾值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楊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持濕地服務功能的生態流量閾值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楊薇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生態流量是保障濕地系統健康、維繫服務功能的關鍵因素。由於生態流量不足而造成濕地系統服務功能退化已引起廣泛關注。目前聚焦單要素的生態流量或簡單閾值難以滿足生態系統整體需求。本項目從濕地生態流量過程與服務功能這一整體性指標的內在關聯切入,以白洋淀濕地為例,採用原位監測、數理統計、能值分析、不確定性分析等手段開展面向濕地服務功能維持的生態流量閾值研究。從生態流量的量質、時空屬性多維角度,厘定濕地生態流量的譜繫結構,定量分析濕地生態流量過程、驅動機制及變化趨勢,研究不同生態流量變化條件下濕地服務功能的能值流動及其通量,闡明服務功能回響時空格局與演變規律,揭示濕地生態流量關鍵要素對重要服務功能的影響機制,確定維護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的生態流量閾值範圍,提出維持和增強濕地服務功能的生態流量最佳化管理策略與保障機制,為濕地生態流量管理與調控提供範式。
結題摘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白洋淀湖泊濕地和黃河三角洲淡水恢復濕地進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典型濕地的生態流量特徵,提取了與生態服務功能密切相關的生態流量關鍵要素,揭示了生態流量各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採用物質量、價值量和能值等不同方法定量核算了典型濕地包括供給功能、調節功能、支撐功能和文化功能四大類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並根據能值流動、轉移和累積特徵對水生態服務流的移動路徑進行分析;構建濕地生態流量關鍵要素與主導生態服務功能能值的關聯矩陣,闡明了不同生態流量關鍵要素對濕地服務功能的貢獻和相關係數,以生態流量關鍵要素為自變數、以生態服務功能最優為生態系統恢復的目標,構建生態流量關鍵要素與能值量曲面,分析濕地主導服務功能受生態流量關鍵要素影響的敏感性與時滯性,揭示了維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最優的各關鍵要素取值範圍。考慮濕地生態系統服務的權衡模式,獲得了權衡供給功能、調節功能和文化功能之間關係的濕地生態流量閾值範圍。克服了以往研究多集中於濕地生態流量單要素(水位、流量等)對生態系統某特定服務功能的影響,聚焦單要素的生態流量或簡單閾值難以滿足生態系統整體需求。針對濕地生態流量調控的典型案例,探討了生態補水後濕地植被、底棲生物種類分布、生物多樣性的回響規律,及其潛在生態風險損失。在確定濕地生態流量閾值範圍基礎上,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濕地服務功能的各種效益為主要目標,協調生態、資源與經濟的關係,構建濕地生態流量調控模型。結合現狀與未來水資源發展規劃,分析流域內可利用的水資源時空調控模式,模擬不同生態流量調控組合情景下濕地服務功能的變化,提出協調生產、生活、生態的最優調控模式。提出了將生態流量調控方案納入水資源綜合管理,更好地輔助濕地生態系統管理與決策。截止到目前,已公開發表期刊學術論文14篇(絕大部分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均有標註),其中國際主流期刊SCI論文11篇,核心期刊論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