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綜合法測量是利用攝影測量的方法,取得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其地貌部分則在野外測定。所以綜合法的實質為攝影測量與平板儀地形測量方法的結合。它適用於平坦地區和丘陵地區。綜合法在野外測圖時,可套用像片平面圖或單張像片。
聯測
綜合法測量的平面控制像片聯測是為了獲得像片糾正的糾正點,高程控制像片聯測是作為地形測繪的控制。全野外布點時,糾正點也應測求高程,以便能在像片糾正時進行投影差的改正。
測區內一般已具有大地控制點,像片聯測只是在其間進行加密。大地控制點較少時可進行加密。高程控制像片聯測多用三角高程測量;在地區平坦和高精度測圖時,才用水準測量方法。
首先要了解攝區現有的地面控制情況,在較小比例尺舊圖上作好控制點的概略布置和施測方案。地面控制點的分布、數量和位置要滿足規範規定的要求。到測區後進行實地勘察,檢查室內技術設計是否可行,並可按實情作適當修改。
控制點最好選擇在明顯地物的轉角處,但這會引起測定控制點時的通視問題。控制點選擇在特徵的地形點處如山頂,就需要經像對的立體觀察與實地對照,才能準確地在航攝像片上刺出點位。實測的地面控制點應在像片反面相應位置繪出點位略圖,並作簡要說明。
像片判讀
像片判讀是根據入股攝像片上地物影像的特徵來識別地物的實質內容。像片判讀分野外判讀、室內判讀和綜合判讀。在野外實地對照像片上影像進行的像片判讀,稱為野外判讀。僅根據航攝像片上影像的特徵,在室內進行判讀辨認的稱為室內判讀。野外判讀的優點在於可能性和可靠性。但野外工作量很大。而室內判讀恰與之相反。兩者結合起來,用野外判讀或試驗方法先取得標準判讀像片,然後在室內以標準判讀像片為準繩,與其它航攝像片相比照,進行室內判讀即為綜合判讀。這種綜合判讀方法可以減少大量的野外工作,卻又提高了室內判讀的可靠性,兼有兩種像片判讀的優點,是常用可取的判讀方法。
像片判讀既是根據像片上的影像來識別地物,這就需要了解在航攝像片上物體成像的一般規律性,即其幾何特徵和物理特徵,如影像的開頭、大小、
色調、陰影和相互位置的關係等,都可以作為像片判讀的依據。這些特徵稱為判讀標誌。
判讀標誌
地形
地物在航攝像片上的構像是中心投影的關係,在近似豎直攝影的像片上,地物的構像與地物正射投影的外形基本上相似。人工地物通常是有規則的幾何外形(輪廓線),例如居民區的房屋呈現大小不一的矩形的幾何圖形;工廠車間或廠房是排列整齊的較大長方形圖案。公路、鐵路呈現明顯的帶狀影像,由直線段和弧線段相連而成。河流呈現無規律的寬窄不一的帶狀影像,這些都容易識別。聳立於地面的如工廠煙囪之類,按中心投影的規律,其位於像片中央或邊緣的形狀就大不相同。所以形狀僅可作為主要判讀標誌之一,還得結合其他標誌判讀。
大小
確定像片上構像的地物大小,主要取決於像片比例尺。通常在豎直攝影像片上量測影像的尺寸,乘以像片比例尺分母,就可大致確定地物的大小,有助於判讀。但有些地物尺寸並不很大,可是由於反光強的關係,在像片上的構像,往往超過了應有的大小,如草地上被踐踏的小徑,乾燥的打穀場等。影像的大小也不能完全判斷地物的實質,但結合其形狀、色調等就能判讀得準確些。
色調
地面上目標的亮度和顏色在航攝像片上都由色調來表達。但像片上所表示的色調又不僅與亮度顏色有關,而且也決定於所採用的攝影材料、攝影時間及季節等因素。
通常像片上最亮的部分相應於地面上最亮的目標;而最黑的部分相應於最黑的地方,但只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才適合。
在不同照度、地物表面狀況和其亮度係數等情況下,同一目標可以得到不同的色調。地面上的濕度也影響構像的色調;水的色調更是與攝影時間、水的深淺及水的混濁度等有關。總之,影像色調變化的因素很多,完全不同的地物由於亮度係數相同也會有同樣的色調,所以也不能把色調當作唯一的判讀標誌。
陰影
航空攝影都是在晴朗的天氣下進行,突出地面的物體受太陽光照射,必然產生一部分陰影。物體不被太陽光直接照射,背光的陰暗部分,在像片上的構像稱為暗影;物體受太陽光直接照射,投影到地面上或其它物體上的影子,在像片上的構像稱為落影。暗影有助於獲得立體感,如對山脊線、分水線和沖溝等地貌形狀都能明顯地察覺出來。落影對識別聳立於地面上的物體非常有利,如對煙囪、電視塔、寶塔和獨立樹之類。根據鐵路橋樑在水面的落影可判斷橋樑的結構。根據落影和長度和攝影時間還能推算出地物的高度。
相互關係
在判讀時孤立地根據一個特徵來確定地物的性質是不可能的,而必須根據多種標誌客觀地分析判斷。在航攝像片或像片平面圖上蒙上一張透明紙,將像片判讀的成果按照規定的圖式符號描繪在透明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