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術公理學

《經術公理學》是宋育仁所著作品,出自於《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經術公理學
  • 作者:宋育仁
  • 作品出處:宋育仁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有空虛而無涯垠,有悠久而無終始。離朱所不能視,巧曆所不能算。索隱者必欲窮之,窮之而終不得其朕,則鈲析瑣微,立名以辨而已矣。有不物物,有非非想,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有非,有非非有。旋螺其詞,古稱螺蛤之屬為互物,故詞之復沓相交者為互文,喻互物之旋生也。而須彌於芥,其實不過名詮。歸於不可思議,以為究竟,此莊生、喬達摩之所主也。夫空寂能仁,空非真空,寂非真寂,所謂本無一物,即是其中有物。此馳思於造物之先,而欲復根於無名之始,誠出世之高言,特非有身訴合以來,生於空間、長於時間、物我兼營、與眾共喻之事。故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如雲日局太始,乃為星氣,名涅菩剌斯,布濩六合,漸由吸力,收攝成珠,太陽居中,八緯外繞,此挽近斯賓塞爾之徒所執也。就人意識所及,以窺造物天倪,亦複數言可辨。特此涅菩星氣,何自而生?其質點本熱,從而何有?且涅菩剌斯之名,非星氣所自表,乃人心所影造,究所由來,仍歸意識。萬物之象,既由見觸而知,止於意驗與心相符,則夫見觸不及,即意驗無征,云何有象?特加爾云:積意成我,我為非妄。赫胥黎乃設喻赤圓石子,以申其義,謂意物之際,嘗隔一塵,本體莫見,純為意境。此足以破前說,而又獨執我見為真,則何能斷彼見為妄?今思無我之先,意又安在?孰主宰是,孰綱維是?聖人有所不知焉,誠可以存而不論也。星球運行,熱力牽引,此處辟以散力,彼處聚以成質,為聲為光為動,日耗其本力。天行所演,萬物芸芸,眾庶品生,或今有而古無,或昔盛而今滅。斯賓塞爾以天演之理,推測地球日縮,彗星漸遲,八緯周天,皆將日緩,久且迸入與太陽合體。霍得耳測彗星與地球同軌之期,將為彗星所滅。馬爾達以萬類生生之數,用幾何級數相乘,使滅亡之數不遠過於所存,則瞬息之間,地球乃無隙地。達爾文以象之孳生最遲為例,赫胥黎設植物出子最少之數為衡,皆以萬物並育為疑,大地畐滿為慮。夫天道有恆,而變動不居;其物不貳,故生物不測。人心之動,止於所見與意識相符。故朝暮寒暑之運行、日月星辰之隱見,以渾天推測可得,以周髀、宣夜推測亦可得。而歲差之度,已古今不同。如謂物曲有力,人官有能,不關於天行之所演,則太極元氣,只如黴菌微生之物,悉可由人力以化分化合、舉重升高,不難預創未有之星球、別循獨行之軌道,如所謂斷鰲足以柱天、漬爐灰而止水,而何以極竭人官之能,僅能求千歲日至之故,而不能測其未來;凡測天地未來諸說,皆就過去已然之跡,以積算求之,即孟子所謂“苟求其故”也。僅能驗三十里空氣之差,蒙氣折光、熱力距離、光線速率諸說,雖出乎三十里空氣之外,然均無準數,無從測量,則屬理想。而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然則恆沙星球,與九重圜則,皆生於意驗相符,適然 ,未知其孰得而孰失也。如以意為因,以驗為果,因果循環,仍不出天行所演,則天演為原動,物生為受動;天擇為牽機,物競為傀儡,是孰使之然哉?天演之論,亦自有雲,人巧奪天工。其說固非誕,顧此冒耏橫目、手以攫而足以行者,亦彼蒼所賦與。且豈徒形體為然,凡所謂運智慮以為才,制行誼以為德,一一皆秉彝所畀,無所逃於天命而獨尊。則知杞人之憂天,不自覺為積氣之微動力所使耳。夫物論既齊,則可名非名,形象非象,空間之所見觸,時間之所 合,不妨就意驗以為真,庸詎知意驗之非妄耶?觀於兩力相抵,則兩力相消,可悟萬物並育而不相害。試思無質之力,何自而生?蟲臂鼠肝,何緣而賦?證以天地間之原質,無一物能使之滅。二理異唱而同途,知原質之不能使滅,即知原質之不能使增。夫既力在質先,而不增不減,則知其物不貳,周流六虛,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此盈則彼縮,甲滿則乙虧。故曰:陰陽訊息,而易行乎其中矣。今乃慮孳生之速,而消滅之遲,憂夫積塊摶摶,不足以容所生之萬物。建宇宙之宏議,唱物競之冤詞,而欲與天對獄者,是未知兩力相消,已為生物不測之現象;原質不滅,實為其物不貳之原理也。天地之間其猶槖籥歟?橐則無底,有物入焉,彭然而充矣;籥則吹而高下成聲,其吹者一也,而出萬不同。新舊更代乎前,而各如其量,此猶天擇之所與,適各如其物,乃善喻者也,非物競與天行為對待之說也。人世代謝,相推於六合之內,如樂之出虛,蒸之成菌,就其意驗之所符,可以測天行而推物理,是誠可立論,而不可窮之于思議也。故曰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即釋言“不可思議”之謂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宋育仁,四川富順人,中國近代思想家。光緒二十年任駐英、法、意、比四國二等參贊官,戊戌變法期間主持籌備四川近代第一份報紙《渝報》,又設“蜀學會”,出版《蜀學報》,清末任禮學館總纂。民初曾任國史館纂修,後被袁世凱以“妨害國家”為名,遣送回鄉。之後一直在四川講學、著述,並寫下了大量政論。宋育仁著有《時務論》、《採風記》等,既反對西化,也反對保守。他認為泰西政俗之善者,與中國上古三代的理想如出一轍,從而提出了“復古即維新”這一別具一格的改革主張。編者簡介王東傑,河南濮陽人,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治中國思想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著有《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運動(1925—1939)》(北京,三聯書店,2005),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數十篇。陳陽,四川合江人,2007年考入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201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