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發熱

經行發熱,中醫病名。是指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周期性發熱為主的病症,稱“經行發熱”,又稱“經病發熱”。若偶爾又一次經期發熱,不屬於此病範疇。本病與西醫學的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結核、子宮內膜異位症及臨床症狀不明顯的感染有關。經行發熱一般經後自然逐漸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覆發病,甚至經後熱度反而升高者,應根據其臨床表現,作必要的檢查,明確發熱原因進行治療。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經行發熱
  • 發病部位:全身
  • 相關西醫疾病:慢性盆腔炎等
  • 其他名稱:經病發熱
  • 疾病分類:婦科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預後轉歸,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是指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周期性發熱為主的病症,稱“經行發熱”,又稱“經病發熱”。若偶爾又一次經期發熱,不屬於此病範疇。

歷史沿革

1. 首見於宋代《陳素庵婦科補解·調經門》,並在病因上提出“客熱乘虛所傷”和“內傷”之異。提出治療客熱宜退熱涼血,內傷宜補血清熱。
2. 元代《丹溪心法》中有“經行身熱”以四物湯加柴胡、黃芩治之的記載。
3. 明《證治準繩·女科》在“發熱”侯中列舉了與痙病有關的各種發熱證治之驗案。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結合病史,或宿有瘀血留滯子宮中,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發熱為主症。但體溫一般不超過38攝氏度,檢查時可捫及包塊壓痛不適,血象分析正常或白細胞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加快。
本病與西醫學的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結核、子宮內膜異位症及臨床症狀不明顯的感染有關。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氣血營衛失調。婦人以血為本,月經乃血所化,值經行或經行前後,陰血下注於沖任,易使機體陰陽失衡,若素體氣血陰陽不足,或經期稍有感觸,即誘發本病。

病機

1. 肝腎陰虛 素體陰血不足,或房勞多產,或久病耗血傷陰,致肝腎陰虛,陰虛生內熱,經行之際,血注胞宮,營陰愈虛,虛陽浮越,以致經行發熱。
2. 血氣虛弱 稟賦素虛,或勞倦過度,或久病失養,血氣不足,經行氣隨血泄,其氣益虛,營衛陰陽失調,遂致低熱不揚。
3. 瘀熱壅阻 經期產後,余血未淨,或因經期產後外感內傷,瘀血留滯胞中,積瘀化熱,經行之際,血海充盈,瘀熱內郁,氣血營衛失調,遂致經行發熱。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發熱見於經期或行經前後。
2.伴隨月經周期而呈周期性發作2次以上。

病證鑑別

經期外感發熱 行經前後或經期偶患感冒者,亦可有發熱症狀,但以外感表證為主,伴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與月經周期無關。而經行發熱伴隨月經而發生,無外感表證,經後熱退。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應從氣血營衛來辯證。經行或經後發熱,熱勢不揚,動則汗多,經量多,舌質淡薄, 神疲肢軟,少氣懶言,以氣血為主;經行或經後發熱,腹痛,經色紫黯,挾有血塊,舌黯或尖邊有瘀點,以入血為主。以伴隨月經來潮而周期性發熱為辨證要點。

治療原則

治療以調氣血、和營衛為原則。

證治分類

1. 肝腎陰虛證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後午後發熱,五心煩熱,咽乾口燥,兩顴潮紅,經量少,色鮮紅,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育陰清熱。
代表方:蒿芩地丹四物湯。
方藥: 青蒿、黃芩、地骨皮、牡丹皮、生地黃、川芎、當歸、白芍。
2. 血氣虛弱證
主要證候: 經行或經後發熱,熱勢不揚,動則汗多,經量多,舌質淡薄,神疲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苔白潤,脈虛緩。
治法:補益血氣,甘溫除熱。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
方藥:人參、黃芪、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
3. 瘀熱壅阻型
主要證候:經行或經後發熱,腹痛,經色紫黯,挾有血塊,舌黯或尖邊有瘀點,脈沉弦數。
治法:化瘀清熱。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加丹皮。
方藥:桃仁、紅花、赤芍、牛膝、柴胡、丹皮、枳殼、桔梗。

預後轉歸

經行發熱一般經後自然逐漸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覆發病,甚至經後熱度反而升高者,應根據其臨床表現,作必要的檢查,明確發熱原因進行治療。

預防調護

1. 適寒溫 經前及經期注意保暖,經期身體衛生能力差,應儘量避免受寒、淋雨、接觸涼水等,以防血為寒濕所凝,導致月經病的發生。
2. 節飲食 經期不宜過食寒涼冰冷之物,以免經脈壅澀,血行受阻。
3. 調情志 經期情緒穩定,心境安和。
4. 飲食營養,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提高抵抗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