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

經導管緣對緣修復(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TEER),又稱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是一項基於外科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的經導管介入技術,其採用二尖瓣夾合裝置(夾子),經股靜脈或心尖路徑置入,在超聲及X線影像引導下夾住二尖瓣反流區的前、後瓣葉並使之接合,使心臟收縮期時瓣葉之間間歇減少或消失,而舒張期時瓣口變成雙孔或多孔,從而達到減少或消除二尖瓣反流的效果。2003年,全球首例人體TEER手術獲得成功,套用的是MitraClip™ 系統。在國內,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團隊於2012年5月率先開展了此項手術,開創了我國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療的先河。

二尖瓣反流,手術方法,技術優缺點,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位於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共有前瓣和後瓣兩個瓣葉,故稱之為二尖瓣。二尖瓣是個單向開放的閥門,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從左心室倒流至左心房,使得血液只能從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如果二尖瓣發生了病變,二尖瓣在關閉時後仍然存在縫隙,血液就會從心室倒流回心房,這種情況就被稱之為二尖瓣關閉不全或者二尖瓣反流。環擴大、腱索牽拉。
二尖瓣反流是最為常見的心臟瓣膜病。2000年的調查顯示美國有近200萬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到400萬。而我國二尖瓣反流具有發病率較高、知曉率低和治療率低的特點。基於我國醫院人群的大樣本橫斷面調查提示二尖瓣反流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發性二尖瓣反流比例逐漸升高,在>75歲人群中繼發性病因占51.7%。有學者估算目前我國需要治療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約為750萬。雖然二尖瓣反流較為常見,但僅有不到1/5的患者入院前已知患有瓣膜病,約1/3的患者進行了有創治療,有手術指征的患者中高危者占27.01%。

手術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下,在超聲及X線影像引導下置入二尖瓣夾合裝置(俗稱二尖瓣夾子),夾住二尖瓣反流區的病變的瓣葉並使之靠攏貼合,使心臟收縮期時兩個瓣葉之間間歇減少或消失,而舒張期無病變的未被夾合的瓣葉依然能打開,二尖瓣瓣口變成雙孔或多孔,從而使患者二尖瓣反流明顯下降甚至消失。手術路徑目前包括兩種,一種是經股靜脈穿刺沿著血管進如心臟,另外一種採取心前區小切口,然後暴露心臟直接穿刺心臟送入導管進行操作。與傳統外科微創手術比,兩種方式都是在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進行,無需體外循環機器輔助,因此對心臟功能及人體的損傷都是很小,安全性高。

技術優缺點

該項技術有以下優點:
(1)符合基本醫學原理。有外科緣對緣修復技術理論支撐。
(2)植入物少。對周圍組織影響少,例如MitraClip 植入的夾子大小僅有不到成人指甲大小的 1/3。
(3)靶點精確。精準針對反流區域進行干預,沒有對其它部位組織產生影響。
(4)可以實現導管化,手術微創化。此外,還具有可多次干預、植入多個夾子這一附加優點。此外,其也包含器械設計及操作相對複雜,學習曲線較長、適應症受限等缺點。

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

TEER技術目前已成為心臟介入手術領域最熱門的幾個技術之一,在全世界被廣泛套用,截至2022年,全世界套用超過15萬例。TEER已被2020年美國的ACC/AHA的瓣膜指南及202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瓣膜指南列為外科手術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的推薦治療手段 。2020年6月,MitraClip器械繫統獲我國藥監局NMPA審批在我國大陸成功上市,被認為可最佳化國內現有二尖瓣疾病治療手段,為我國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了微創治療選擇。目前該技術已在全國近百家醫院開展。隨著近年來國內該項技術的高速發展,也湧現出一批的國產創新TEER器械,目前都在臨床研究階段。例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發的器械 ValveClamp,在世界上首創經心尖TEER術,引起國內行業外關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