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讀:《周易》暨孔子哲學講義》是2023年6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關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典新讀:《周易》暨孔子哲學講義
- 作者:章關鍵
- 出版時間:2023年6月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469 頁
- 字數:354千字
- ISBN:9787309165630
- 定價:6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孔子晚年苦心孤詣傳述《周易》,已為現代考古與研究所證實,將爭議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易傳》著述權明確無誤地歸還孔子,自屬天經地義。而全面、深入、系統地研究、發掘《易傳》所蘊涵的孔子哲學思想,事關中國哲學建設大局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更當引起學術界與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太史公曰:“《易》本隱以之顯。”隱者,陰陽之道也;顯者,筮占之斷也。道由無名而確切揭示,斷由神妙而彰顯義理,此《易傳》之功德、孔子哲學之精微也。
誠然,傳以經著,經以傳顯;傳附於經,經超於傳;古今之通例也。唯就《周易》觀之,八卦圖象固系偉大人文成果,卦爻繫辭亦系重要歷史創舉,而孔子敏於顯微闡幽,廣泛發掘融匯“古之遺言”,依憑自身豐富的經驗、廣博的知識與別具一格的思辨慧覺,對伏羲之象與文王之辭進行了創造性的闡釋解繹,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範疇、命題與創意,譜寫成完整、縝密、精到的體系性哲學篇章,其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實已超越前聖,從而無愧於被譽為世界軸心時期位居人文思想巔峰的聖哲大師的稱號。
必須明白,傳自經發,經傳不可分割。欲明傳義,必先讀經;而讀經之道,又須守持傳發之義理。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據此,本書上編以“《易》同一道”申述“《周易》暨孔子哲學源流”,中編則繼之“《周易》明傳解卦”,至下編而順理成章地直達於“孔子哲學歸原”。
子曰:“得一而群畢。”《老子》接著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歷史經驗表明: 政治“得一”,政通人和;思想“得一”,殊途同歸;文化“得一”,生生不息。放眼世界,西方重“得一”,得上帝之一;穆斯林重“得一”,得真主之一;佛門重“得一”,得菩提之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尤重“得一”,一者,孔子哲學之道也,中正也。然則國學方熱,百家爭鳴,“一”如何“隱以之顯”邪?
《帛書易傳·要》的“得一而群畢”,與通行本《周易·繫辭傳》的“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在語言含義與思想境界上是完全一致的。“一”為“天地之數”山門,“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由此突啟靈感,乃將孔子哲學集為“十識”,繼而引發當今儒學革故鼎新之“十端”。至於是否符合《易傳》本義,見中正而達聖意,固待方家指正及以人民為主體的廣大社會階層在長期實踐中驗證。
作者簡介
章關鍵,1936年生於杭州,祖籍紹興。2001年退休以來,有感於《周易》所涵孔子哲學的潔靜精微,博大深至,重續少年情志,再探經典妙諦,條理心得,先後撰著《周易新義與日用》《想像的智慧》《易象悟道》《周易正學》《孔子哲思百題解》諸書。近年受邀開設《周易》孔子哲學研究班,線上線下結合,定時授課,旨在由《周易》入門而登孔子哲學之堂,以會通三古聖人之意。
圖書目錄
目錄
上編 《周易》暨孔子哲學源流
第一講 人更三聖,《易》同一道…..........…..3
第二講 象數源遠,義理流長…………......6
第三講 兩派六宗,師訓共奉…….............13
第四講 疑孔煙雲,散而未清…………......16
第五講 撥亂反正,直道而行…………......38
中編 《周易》明傳解卦及《十翼》疏引
第一講 《周易》明傳解卦人門要領…………45
第二講 《周易》明傳解卦……………………57
第三講 《十翼》疏引………………………250
第一節 引言…………………………………250
第二節 彖傳(上下)………………………250
第三節 象傳(上下)………………………256
第四節 繫辭傳(上下)……………………259
第五節 文言傳………………………………320
第六節 說卦傳………………………………328
第七節 序卦傳………………………………345
第八節 雜卦傳………………………………353
下編 孔子哲學歸原
第一講 孕育孔子哲學的歷史背景…………359
第二講 鍛造孔子哲學的艱巨歷程…………369
第三講 孔子哲學的理論精要………………375
第一識 一歸太極……………………………375
第二識 二分陰陽……………………………383
第三識 三才共道……………………………393
第四識 四德合體……………………………399
第五識 五行藏象……………………………403
第六識 六諦立本……………………………406
第七識 七斷占疑……………………………419
第八識 八謂入神……………………………421
第九識 九卦三陳……………………………424
第十識 十翼時中……………………………426
第四講 孔子哲學的鮮明特色………………434
第五講 孔子哲學的內稟邏輯………………440
第六講 回歸孔子哲學
——當今儒學的康莊正道……………………446
附錄 閒庭小記………………………王琳琳 451
後記……………………………………………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