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絹人面部要傳神 絹人的製作,要經過雕劃、制頭、制手、服裝彩繪、頭飾、道具等十幾道工序,最後組裝製作成三維立體造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妙高超的技藝,每一件作品,都要求賦絹紗以生命,施絲綢以靈性。
一個絹人作品最具魅力之處便在於人物瞬間神態的展現,無數個靈動的細節成就了傳神的瞬間。這其中又以頭部和手的製作最顯功力。
製作頭部要先雕塑出一個頭型,在臉部糊制絲織物,待乾燥後,再糊上第二層絲織物,最後糊蠶絲織物,再次乾燥。其中的關鍵是要把握好乾燥的時間、絲織物的濕潤程度。頭部絲織物的含水量適中,才能保證臉部“皮膚”的平整、細膩,惟妙惟肖。頭部晾乾後再畫出眼睛、睫毛、嘴唇,撲上腮紅,眼影。最後,在製成的頭部“空殼”模子中填充棉花等物。
絹人手中有絕活
手的製作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藝,還需要有耐心。先用五根細金屬絲捆成手指的骨骼,然後分別用脫脂棉纏繞成手指的形狀。絕妙之處便在接下來的一步:要用柔軟的蠶絲織物縫出微小的手套,再將手套翻過來。每個手指不足2毫米,卻要將每個手套的每個手指翻轉,如何完成?滑先生頗為神秘地笑笑:“這個保密。曾經有日本的手工藝人特意來北京取經,但這是我們的絕活兒,肯定不能讓他們學了去。”
完成手套的縫製後,再扭彎細金屬絲,作出蘭花指、佛手指等手型,有的還需染紅指甲,帶戒指。所有的這一切都在不足2厘米的絲織布上完成,且不得露線頭,不得露針腳,神型兼備,讓人不得不驚嘆工藝師的精湛技藝。
絹人的形體製作相對簡單。先用金屬絲做成人型骨架和四肢,按比例定位人體三維尺寸。用棉花和紙毛填充身體時,既要身材苗條,又要肩背圓潤,胸臀豐滿,以體現人物的形體美。
如果由一個人來完成絹人的全部製作,少則花上一個月,複雜的人物形象甚至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絹人造型有講究
北京絹人多取材於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和文學名著、京劇選段中的人物。最為常見的是古代仕女形象。滑先生認為,沒有特色的工藝品是不會有人垂青的,為了創作出更多的人物形象,他百讀史書,尋訪名勝古蹟,從歷史的沉澱中尋找創作的靈感。現在,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以及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100多種人物都惟妙惟肖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滑先生最為得意的作品是“楊貴妃”,這個人物造型根據楊貴妃遊園的故事創作。貴妃手持牡丹圓扇,體態豐腴,長袖霓裳,釵環搖曳,盡顯其雍容華貴。
製作方法
(一)包頭兩種
(1)無骨包頭:不必有文化,也無需講解學習,一看就明白,一想就會做,圖1就是用麵皮絹料包棉花,做成球型,畫上眼、眉、咀即成。(2)有骨包頭:1、用鐵絲窩出人側面輪廓,從頭頂依次窩出眼窩、鼻頭、人中、上嘴唇、下嘴唇、下額和脖子,鐵絲另一端窩出後腦勺,然後與剛才一端合成麻花為脖子。2、卷兩個棉卷,棉卷的長是臉寬,填進鐵絲架內。眼以上一卷棉花,眼以下填一卷棉花。3、做一片均勻的棉花蓋在有棉卷的鐵絲架子上,並將這片棉花向頭後攏合,成為球狀。4、將臉球下的麻花鐵絲纏棉花做成脖子。5、在棉球上蒙蓋絹紗。此紗四角為上下左右斜著上去,縫合在頭後。6、從頭左穿針經下額底拉出下巴,穿針結束在右耳後。7、縫出五官。8、彩繪眼、嘴、眉。9、在眼球和嘴上點一筆透明指甲油。
(二)雕泥塑石膏頭
1、泥塑1、將泥團成鴨蛋形2、在鴨蛋泥上找出中線,並定出“三停五眼”的位置3、用心克苦、精雕細琢做出滿意的面孔。
2、石膏翻模---1、做槽2、放進泥頭3、灌石膏漿4、隔離5、做規距6、灌石膏漿7、開模8、石膏陰模完成。
(三)石膏模翻絹頭
1、石膏頭模戴帽2、摞三層鬆緊棉布3、將三層布擺在石膏頭模上,將左、右、上、三個角集中頭後4、粘在帽上5、拉出下巴和脖子6、給脖子戴圍巾7、稍乾用塑刀塑壓五官8、均勻地塗乳膠9將做麵皮的紗絹依經緯上下左右橫平豎直地鋪上去。10、乾後繪眉眼咀11、割開後腦紡織料12、取出石膏模13、縫合割開的紡織料
(四)頭連身體
1、從絹頭頂通過腦部位穿下兩根鐵絲2、將軟紙纏在鐵絲上3、將纏好的紙推進頭內4、脫去脖上布條,將穿出的兩根鐵絲,穿進脖腔,繞過胳膊橫鐵絲拉出,將鐵絲纏在胳膊內不必縫合,做內衣領蓋上即可。如果準確的固定了臉的方向,也可以縫合固定在脖子上。
(五)頭髮與髮髻
(1)上頭髮1、用黑布分出頭皮和臉面2、加流海(發簾),在做菲さ暮誆忌險騁葷負謁浚?械牟灰?骱>筒徽澈謁?、如要辮子或發束,就在頭後粘上辮子或一束長發4、在臉正面粘一縷頭髮,根粘在髮際黑布上,發稍垂在臉上,5、挨著第一綹在臉左右又粘一綹較長的頭髮6、挨著第2綹在左右兩邊再粘一綹較長的頭髮,共五綹7、從兩耳經過臉在髮際邊處加一條黑棉花捲作為發撐8、將第一綹最短的頭髮越過發撐,粘到頭頂9、頭左右兩綹又越過發撐翻到頭頂粘牢10、最後左右兩綹順排著也翻上去11、翻到頭後,翻擰著拐到頭頂粘牢。有流海和辮子的,這時全顯露出來。全部頭髮翻到頭頂緊粘結在一處,壓上一個髮髻,就天衣無縫了。
(2)髮髻---1、在細鐵絲上纏黑棉花2、在有黑棉的鐵絲上纏黑絲3、將有黑絲的鐵絲隨意做出髮髻
(六)頭飾
(1)頭飾原料是用閃光的彩色電化鋁鐵絲彎出仿金、銀、翡翠花鳥頭飾(2)用細鐵絲穿彩珠,彎出各種頭飾(3)用線穿彩珠,做項鍊、戒指、手鐲、步搖(4)頭上的小絹花是用紗或尼隆紗做的。
(七)體型
人體是塑造人物的重要環節,除了面貌其餘便取決於體態的特徵。必須明白人的總體與局部關係,也就是型體分解與組合關係,知道骨胳關節肌肉結構在運動中的客觀規律,這是科學的,絲毫不可馬虎的,當然卡通與漫畫人物除外。
(1)人體總的基本結構:1、即一豎二橫三體積和四肢2、以頭的長度為基點按比例衡量全身各部,即頜底至乳頭為一個頭長,乳頭至臍孔一個頭長,以次量到腳底。3、大動態的比例是:1、人站直將手高舉,從指尖到腳底為九個半頭,2、跪四個半頭,3、席地坐四個頭,4、坐與膝高的地方為六個頭,5、站直為七個半頭,6、兩手平伸和身高一般長,從肩至伸平的指尖四個頭。胳膊肘在腰間。中國流傳的人體諺語是:行七坐五盤三半,一肩挑三頭,懷揣四個臉
(八)絹人體型製作
(1)身軀:用能承擔體重的鐵絲彎折骨架,(2)下肢長裙不露腳,將骨架直接立在座上,有腳的人就要加腳(3)上肢用較細的鐵絲做胳膊,不露手就連手的長度計算在胳膊的長度內,需要手就加手。(2)肌肉---1、在骨架上纏裹一層細軟的衛生紙2、在衛生紙上均勻地纏裹上脫脂棉3、縫皮膚
3皮膚---(1)剪一塊稍小於體形的鬆緊紡織品(2)裹在包過棉花的體形上縫合。
(九)絹人手的製作
(1)手骨:按手指長短剪五根細鐵絲(2)包上棉花(3) 1、用做臉的紗絹料疊折出手寬,2、將摺疊縫隙落在拇指和四個手指間3、用最小機針碼走出小手套4、將小手套翻過來5、穿在包棉花手的骨架上。
(十)絹人腳的製作
(1)用泡沫塑膠刻出腳形(2)穿鞋(3)不穿鞋的腳,用做臉皮的絹料蒙在腳上,(4)把縫隙處理在腳底(5)縫出腳趾(6)畫上趾甲。
(十一)彩繪
為了追求手工掐金線的花紋。(1)先在紙上設計花紋樣(2)做瀝金袋:1、玻璃紙2、金粉加清漆攪拌成糊狀3、用玻璃紙卷一個上粗下尖的筒4、把金粉漆裝進去5、手掐漆筒大頭,金漆從尖頭擠出6、按設計的紋樣在絹人衣服需要繡花的地方將金漆掐擠在衣料上7、在紋樣內先填白廣告色8、按繡花針法由淺到深的規律填上彩色。
(十二)衣服
隨便做個仕女,髮式衣服都無所謂,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如果指名道姓的創作一個人,一定要認真思考、研究,她的時代家庭和她的年齡、個性,在什麼情景下的姿勢神態,按這個定位設計發形頭飾和衣服樣式及佩載裝飾以及道具。
絹人的衣服有的做好了穿上。有的是做一半,穿到身上後再做另一半。
(十三)服飾
衣飾是加強人物身份的如披肩、四季帶、風帶、腰佩等,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用的。
(十四)小道具
道具同樣是表現人物性格的,如綾羅扇、摺疊紙扇,寶劍、大刀、佛塵、毛筆、書畫、竹藍、挑擔等。
服飾與道具的工藝技巧非常重要,是戲劇歌舞影視美術專業重要的一環一件精製的作品,可以單獨成為有價值的藝術品。
(十五)亭台樓閣,山水花草樹木,車馬兵器、樂器等等,凡生活所有的都會出現在絹人環境中,這些東西怎么做?用什麼做?全靠作者能想到而且能得到的材料去試製,因為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材料,物質原料在不斷創新,人們的能力與方法又各不同,所以服飾與道具雖不算創作主體,做起來也很費心思。
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北京絹人是中華民族絹塑藝術傳統的優秀代表和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從絹塑藝術的角度看,北京絹人屬於三維立體軟變形工藝,這是非常難於駕御的技藝,一個絹人作品身上集軟變形技能絹花、宮燈、絹扇等於一體。在這樣一個小小的絹塑藝術支流身上,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特點,也凝聚了中國傳統塑型藝術的精華。同時,中國傳統的塑形與中國畫有不解之緣,在北京絹人的藝術形象裡面不僅是從繪畫中學習借鑑,而且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直接的立體丹青。而且,每一代絹人工藝的傳承人又不拘泥於傳統的束縛,大膽的進行工藝改進,從而給中國近代的絹雕藝術不斷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絹人工藝最優秀的代表是中國近代絹塑藝術發展的歷史縮影。它即弘揚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傳統,又體現了中國傳統民間工藝技藝的悠久文化,是研究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雖然它在歷史上時斷時續、甚至很長一段處於失傳狀態,但是卻無法否認我們絲綢大國這種民族傳統技藝的本土特有性特徵。因此發掘、搶救和保護北京絹人工藝,不僅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美術史,乃至對世界民間美術史的豐富和完善,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另外從“北京絹人”的名稱就可以了解,她集中體現了京味兒地域的平民文化特點。同時,一個個仕女絹人形象,就是一個個生動立體的歷史教育題材,使大眾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歷史與人物,不僅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審美品位,實際發展了京派文化的平民性.北京絹人既是新中國的改進,也是對於中國民族傳統絹塑工藝的繼承、發展和貢獻。
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
作為一種藝術和優秀的工藝文化,北京絹人繼承並發揚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藝術傳統。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在其時斷時續的承傳中、不僅綜合了中華民族的多種傳統文化,其工藝本身和民族藝術製品就是一部沉甸甸本土文化歷史,由於其工藝上的特殊性,因此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與社會意義。
北京絹人曾多次代表中國在國際上參加各種重要的展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她不僅增進了世界人民對於中華民族古老人物的了解,也增進了世界人民對於中國古老文化歷史傳統的了解,同時促進了我國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國際交流中不可低估的人文特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絹人藝術家為國家研發製作了大量的北京絹人產品,行銷海內外,並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絹人藝術家創造的財富更是顯得尤為可貴。
3.實用價值與科學價值:
北京絹人工藝製品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北京絹人工藝精緻細膩,人物造型多姿多彩多樣多元,體現出整個絹塑工藝品獨特的藝術魅力。傳統的民族絹人工藝在歷史上幾經沉浮而生存至今,不僅說明著有其存在的獨特意義和藝術價值,也體現出一定的民間工藝文化的影響。作為“歷史名片”,各個時期的絹人工藝都反映了當時那個朝代的工藝狀況,也是當時各個層面的歷史、文化的見證。北京絹人工藝體現了中國傳統工藝門類之間的相互學習與借鑑,是研究中國工藝史的鮮活材料。其藝術獨特的表現活力集中地體現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在北京發揚光大並且最後融於京派文化的特點。
當年,毛主席、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於葛敬安等絹人藝術家曾給予了高度重視。毛主席在收到葛敬安代表美術人形小組的絹人獻禮後,還請辦公廳的同志送來了感謝信,勉勵美術人形小組要再接再厲。
當今開放的中國尤其需要這樣獨特的工藝品作為國禮在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發掘、搶救、保護北京絹人工藝,對北京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精神生活,提高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起源追溯
北京絹人的誕生,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中期。那時,我國應邀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國際玩偶展覽會。葛敬安、李佩芬等幾位工藝美術者各方收集資料,在吸收中外傳統美術人形製作工藝的基礎上,試製了五件表現少數民族婦女形象的作品參賽,第一次將絹紗運用到人物的頭部和臉部中,形成了鉛絲做骨、棉花為肌、紗做皮膚的工藝。後來,她們又陸續試製出許多新的作品,就這樣將一度失傳的技藝恢復了起來。如今,北京絹人的開山“師太”葛敬安女士早已謝世,北京絹人工藝的第三代傳人滑樹林先生,給我們講述北京絹人的製作過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首先,中國民間的布制玩具被認為是產生北京絹人的肥沃土壤,絹人的製作技能是在中國民間的“針扎”與“
彩扎”類製品的基礎上形成的。但考慮到絹紗保存有一定的年限性,因此可以考證的歷史資料非常有限,所以很難對絹人工藝究竟在何時形成並且何時獨立發展出來做出判斷。但是根據已知的史料可以肯定絹塑藝術在唐時,其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並且製作也已初具規模。載入的史書可見《全唐文》(卷八九六)羅隱的《木偶人》一文,文中介紹其製作過程時寫到:“……以雕木為戲,丹濩之,衣服之。雖獰 勇態,皆不易其身也”。這裡“雕木”指的就是以木雕頭部和身軀,“丹濩之”就是以彩色描繪面目,“衣服之”就是著以絹布之衣。
還有唐朝真觀年間出土的陪葬品可作為實物,見《文物》1975年第七期 “發掘簡報”,其中詳細記載了1973年9月,新疆吐魯番縣附近的阿斯塔那地區古墓群中發掘的唐代張雄夫婦墓中出土的“絹木女舞俑”和官木俑。這些隨唐代張雄夫婦墓葬的陪葬品—木俑,僅雕出頭部,膠於長方木的木拄上,以紙捻作臂膀,外罩絲織衣袍;精工細繪出眉目、髮飾、花黃等,一絲不苟;其中的官木俑面部表情生動逼真,尤其是“宦官”們媚上欺下的各種醜態刻畫得相當充分.“絹木女舞俑”分別梳理不同髮式、裝飾、姿態栩栩如生,表現了唐代絹塑造型藝術的高度水準。“官木俑”全部著裝黃色花綾袍、黑腰帶。“絹木女舞俑”則錦杉、絹袖,圍以披帛,下身為彩色墜地長裙,裙外罩以輕紗,這種服裝效果,使舞伎如在輕煙薄霧之中。其人物設計、整體造型的塑造確實煞費匠心。陪葬物“絹木女舞俑和官木俑”據考證為唐真觀七年、公元633年(現在日本的美術人形和今天北京絹人的部分製作基本就是仿製唐代木偶人的工藝而成)。我們知道絹塑的歷史絕不僅止千年,其中另外一個因素是從傳說中的堯、舜、禹開始,自針織物有了美觀、裝飾作用後就延伸出了等級、尊卑,在此後漫長的歷史中絲綢價值一直昂貴無比,運用到“針扎”、“彩扎玩具類製品上就更見其鳳毛麟角,因此對於絹人的發展起源,專家學者多持有疑義,尚且難以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技藝的歷史可追溯到比漢唐更加久遠的年代。
北宋時民間開始把絹人運用在大型活動中。據宋人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卷第六?元宵)記載:當時的“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彩山左右,以彩結文殊、普賢,跨猴又白象,各於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搖動”。而後宋人吳自牧撰的《夢梁錄》中也有類似以綾絹塑人形的描述……這些大量民俗活動的記載都印證了在北宋時,“剪綾為人,裁錦為衣,並以絹綢彩結成人形”的製作工藝發展,絹塑的技藝已有了驚人的表現和初具一定的規模。
元以後,絹塑工藝不斷發展,除了絹人,絹花也開始流行於民間。到了明時絹人、絹花、宮燈、“夾紗燈”百花齊放,非常紅火。我國南方民間每逢端午時,還盛行製作平面絹人,贈與晚輩辟邪消災;北方則以彩絹綾綢剪紮成的壽星佬和麻姑,作為祝賀壽誕的佳品;我國傳統民俗節日—元宵節,平民化的絹花、宮燈(紗)製作以及現實生活中實用的絹扇製作都曾普及於民間。僅據《崇文區地方志》上記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內務府御用工廠所設各種作坊中即有“花兒作”,後陸續流於民間。康乾時期,花市一帶“各街、市花莊及住戶營花者約占一千戶以上”。至清中葉,當地住戶多以造花為業。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前即有“花兒市”之名。一直到民國初期絹花行依然生意興隆。”而絹人製品由於其技藝的高難度,則只在宮院顯貴處見到,沒有得到象絹花那樣的普及程度。至1937年後,由於戰亂不斷所有絹塑工藝行當都開始日漸衰落,後幾近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