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鰭

絲鰭是一種小型魚,可供作觀賞魚,或作學術研究。 主要棲息於礁區斜坡以及舄湖外圍較深礁石區。通常發現在沙底的斜坡上面盤旋。一夫多妻制,通常會形成一隻雄成魚帶領大約十二隻雌性魚的魚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鰭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形態特徵

體延長,縱扁。枕骨區具2個極低的骨質突起。鰓孔背位。前鰓蓋骨強棘為眼徑長之0.91-1.25倍,強棘末端強而平直,腹緣平滑而凸,基部具一強而直的倒棘,背緣具4-9個鋸齒狀之小倒棘。側線從眼延伸至尾鰭第三分支鰭條的末端,具一長的眼後分支,往下延伸,枕骨區及尾柄背部各具一條橫向側線連線體側二側線。雄魚第一背鰭低,但第一棘延長成絲狀,且與余棘明顯分離;雌魚第一背鰭低,各棘不延長成絲狀,第一棘不與其餘各棘分離;雌、雄魚第二背鰭鰭緣平直或稍凹;背鰭與臀鰭除最後一鰭條外,其餘鰭條均不分叉;胸鰭延伸近臀鰭第二鰭條基部;尾鰭稍延長或圓形,雄魚尾鰭中央具2條絲狀延長。保存標本體色多變,白色、淡棕色至深棕色,背部具許多白點及黑點,側線下方具一列水平之棕斑,喉、頭、體之腹面全為白色;眼深灰色,雄魚眼下具一列深斑及白斑;第一背鰭顏色多變,雌魚通常在第三棘膜具一大黑眼斑,且第二棘膜具小黑點;雄魚在第三及第四棘膜間具一黑眼斑,或此區為黑色,但具一些不規則之白線及白點,而第二棘膜色淡,通常具一些黑點;雌、雄魚第二背鰭透明;臀鰭透明或白色,雄魚鰭緣通常為棕色;尾鰭上2/3處,或全尾鰭具大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于海岸的砂泥底部區域,向下至深度大約100 公尺處。以小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為食,主要為甲殼動物與蠕蟲。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南至莫三比克的Delagoa 灣,向東至台灣南部。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