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北道》是2023年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絲路北道
- 作者:彭英之
-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ISBN:9787549640911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絲路北道》是2023年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絲路北道》是2023年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2015年,作者和朋友開始策劃這場中亞之旅,2017年9月底,這場旅行開啟。作者隻身出發,開啟了絲路的旅程,其間有朋友加入有朋友離隊,最多時這個隊伍有近十人。他們從西...
唐朝貞觀年間,中國僧侶遊歷印度的東道,並詳細記載了從河西,經青海,由西藏進入尼泊爾的具體路線。通過上述支線的開闢,不僅說明了此道的繁榮暢通,同時也反映了絲路已向南面大大擴展。作為唐代前期絲路發展高峰的另一明顯反映,是絲路北道的重要和繁榮以及沿北道上一些新興都市和貿易中心的出現。其中著名的有庭州、弓月...
《絲路東段北道地名文化》是202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採取文獻梳理和實地考察結合的方法進行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地名文化研究的一次嘗試。在大量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從隴山開始,到玉門關、陽關結束,作者對考察沿線重要的自然地理實體和社會人文要素類地名計160餘條,逐一進行考察和實證...
《絲路探險 ——1902—1914年德國考察隊吐魯番行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這是一項有著諸多未知狀況的冒險活動,德國吐魯番考察隊的隊員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是為了研究絲路北道沿途的石窟與寺院。時光荏苒,轉眼百年,諸多遺蹟皆已消失作土。書中包含了那些過去不曾公開的珍貴照片,向我們介紹那個...
《北道古驛》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他們留下的自哈密星星峽至伊犁綏定共40多個驛站的歷史文化內容,涉及驛站的設定、政治、軍事、交通、經濟、民俗文化等各個方面,再現了清代這些地區的風貌及發展軌跡,透視出清代絲路北道歷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圖書目錄 引子 一、苦八站 苦八站概貌 星星峽驛 1.爬梳星星峽 2.星星峽...
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範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係複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
發現古道車轍寬2.8米,深1.5米,上覆0.1米厚的鬆軟土層,且路為自然壓碾而成,未見人工修築痕跡。唐朝路興起於唐代,衰落於元、明之際,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之一,現荒廢已久,無任何保護措施。隨著絲路北道旅遊線路的開發,位於吉木薩爾縣境內的唐朝路,其開發潛力巨大。
佛教產生於印度,經絲綢之路傳至絲路北道重鎮龜茲。早在公元三世紀時,佛教在龜茲地區已廣為傳布,僧俗造寺、開窟、塑像、繪畫、供佛等活動已很頻繁。公元初年前後,印度佛教經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原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的東部疆域),安息(今伊朗高原),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並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傳入...
黑龍江將軍開通了以齊齊哈爾為中心的南北驛道:北道為齊齊哈爾至璦琿城;南道為齊齊哈爾至茂興站。康熙朝,又開通了齊齊哈爾通往呼倫貝爾(海拉爾)的驛道,以及墨爾根(黑龍江省嫩江市)至雅克薩(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或謂黑龍江省漠河之興安鎮)的驛道。從清代文獻和已發現的文物看,賞烏綾和民間貿易的絲綢品種...
史載康國栗特“善商賈,好利,丈夫年二十去旁國,利所在無不至”。不辭勞苦,沿絲綢之路東西往返,由之形成了許多栗特聚落。例如絲路北道的碎葉城應即栗特人所築,安國,此人似即出身安國的突厥化栗特人。粟特人以善經商聞名,多豪商大賈,操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早就創立了源自阿拉美字母系統的拼音文字,一般稱...
絲綢之路北道有烏孫、疏勒、尉頭、姑墨、溫宿、烏壘、渠梨、尉犁、危須、焉耆、龜茲、烏貪訾離、卑陸前後國、郁立師國、單桓、蒲類前後國、東西且彌、劫國、狐胡國、山國、車師前後國、車師都尉國、車師後城長國等,按照共同屬性及親密關係又可將其分為“烏孫”“絲路北道東段十國”“山谷十二國”和“車師...
第三章 絲路北道十一國 第二十一節 山國——關於道路的故事 同樣的圓形古城尼雅、安迪爾古城、圓沙古城都已變為廢墟,而營盤古城歷經2000年風雨仍保存完好,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只能連連感謝蒼天的恩惠……第二十二節 尉犁——在孔雀河臂彎里 這裡腕挎西邊的孔雀河,背靠北部的博斯騰湖,俯瞰南部廣闊的盆地與河流,...
他們走的路線是天山南麓的絲路“北道”,途經阿克蘇、庫車、察里斯(焉耆)、吐魯番。1605年10月,鄂本篤等到達哈密,這裡是喀什噶爾汗國極東之地。在哈密休整一個月後,便開始向東南行,穿越戈壁,歷時九天,直抵嘉峪關。這裡雖沒有盜賊、饑寒的威脅,但當地官吏的刁難有勝於此,鄂本篤不得不施以重賄才得以繼續前行,...
昌吉,昌盛吉樣,它在歷史上曾是絲路北道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名埠。昌吉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鄰烏魯木齊和哈密地區,西與石河子市相接,南與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塔城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東西長541公里,南北寬285公里,總面積9.39...
這裡,遠在隋唐時代就是古絲路北道上的重要驛站。蒙古族駝站 元明清時期,是蒙古族遊牧帶,蒙古族政權經歷了察合台汗國、衛拉特(瓦剌)聯盟、準噶爾汗國,這裡稱為霍爾果斯。霍爾果斯,蒙古語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伊犁河谷是蒙古準噶爾部的核心區,乾隆皇帝平定準噶爾之後哈薩克族才從今烏茲別克斯坦一帶東進於...
指由今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鄉大龍口南越天山至吐魯番市魯克沁的通道,又稱金嶺古道。自漢唐以來,車師古道是連線絲路中道與北道的捷徑,將車師後國與前國溝通,故稱車師古道,唐代稱“他地道”。發展歷史 車師古道由今新疆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大龍口南越天山至吐魯番市交河故城,全長200公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
唐代,唐朝政府打通了天山北路的絲路分線,霍爾果斯成為絲路中段北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清代初年,這裡還是中國境內的駐防之地,是伊犁索倫營駐防的6座卡倫之一。同治年間,中俄劃界後,才成為邊境哨卡,舊稱尼堪卡。《新疆圖志》載:“尼堪卡倫,在河之東岸,駐稽查委員一,鎮守哨弁一。西岸屬俄,有俄卡。”鹹豐...
據史書記載,該戍堡和烽燧盛時守兵達“拾貳人”,兼具放烽、盤查、守衛功能,為出高昌後逾天山達北庭的第一個軍事堡壘,同時又起著照應絲路北道烽燧線的作用。12,吐爾退維烽燧,位於紅柳河園藝場場部西約6公里的山前洪積扇上,當交河古城通往北庭古城的必經之地,為唐時遺址,平面方形,夯築,連長約4.5米,...
兩漢與西域的貿易最為盛行。主要有兩條線南道與北道。南道以敦煌為起點,出玉門關至樓蘭,經大夏、安息、條支,過地中海至大秦,這條路線主要運送的貨物是絲織品,所以西方人稱為“絲路”。北道沿今天山南坡西行,越過蔥嶺北部,可抵奄蔡,並可通向大秦。這條路線主要運送的貨物是貂皮,因此被稱為“毛皮路”。
處在庫爾勒至營盤道路的50公里處,是漢代的軍事設施,由於長年風化殘高僅剩10米。北山便道一帶,曾是漢代古絲路北道,公元前101年以後,西漢從敦煌經羅布泊到龜茲(庫車),共修築烽燧300座,其作用是保障古絲綢之路的安全,為行人提供方便、傳遞信息。營盤遺址 位於尉犁縣城東南150公里,農二師35團以北的甘草連。
西域沙漠中的綠洲之路,這條路由東往西的延伸依次是:以長安或洛陽為起點,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和敦煌的古陽關西去,進入新疆後分成北道、中道、南道三條路線西行。北道經吐魯番、吉木薩爾、伊寧前往裏海沿岸;中道經樓蘭、焉耆、輪台、庫車、溫宿、喀什,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地中海東岸地區;南道是沿塔克拉瑪乾沙漠...
北庭故城遺址為唐代北庭大都護府治所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城正北12千米處,古時為西域城池,是北疆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貿易中轉站,古代絲綢之路北道必經之地。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遺址出土了錢幣、蓮花紋地磚、獸骨、瓦當殘片、筒瓦殘片、陶器殘片等遺物。1988年,北庭故城遺址入選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涇川南石窟寺為姊妹窟,同為絲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但因北石窟規模較大,時間略早(南石窟始鑿於永平三年,即公元510年),所以北石窟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並列。北石窟背靠青山(覆鐘山),面對碧流(蒲河、茹河),在長12米、高20米的赭紅色石崖之上,開鑿著自北魏、西魏、...
但是張星烺先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注釋裴矩北道時說“西海指地中海,北道···經裏海北岸通歐洲”,中道、南道中的西海他沒有標明在何處。莫任南先生在《裴矩所記“絲路”考略》一文中,對三道西海詳加考證,在西海問題上,他同意張先生的觀點並進一步確定張星娘先生沒有標明的中、南二道中的西海”指亦地中...
第三章 蔥嶺以西絲路的發展和變遷 一、對象與中介:與蔥嶺以西中亞諸國的交通 (一)所謂“中亞”(二)絲路南道 (三)絲路北道 二、法寶之路:與南亞之間的交通 (一)中國人對南亞的新認識 (二)南亞人對中國的了解 (三)中印間的行旅 (四)廚賓道 (五)雪山道 (六)西南滇緬道問題 三、銀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