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二年(夏堅勇創作的歷史散文類著作)

紹興十二年(夏堅勇創作的歷史散文類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紹興十二年》是夏堅勇創作的歷史散文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3月。

作者夏堅勇認為,像趙構、岳飛、秦檜這樣的人物,千百年來已經被標籤化、符號化,《紹興十二年》就是力圖穿透歷史的迷障,從史料的蛛絲馬跡中探尋人性的多面與複雜,釐清、復原歷史事件本身的豐富性以及相互間的勾連。作者無意於對歷史的通俗闡釋或戲說,也不滿足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重複那些既有的評價體系對人物和事件的定性定調,而是作力於在筆下呈現一種歷史的詩情與哲理,還原當時的時代氛圍和社會肌理,追逐人物的心路歷程,從而走向一個更為深廣的歷史時空和精神世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紹興十二年
  • 作者夏堅勇
  • 類別:歷史散文類著作
  • 首版時間:2015年3月
  • 字數:29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紹興十二年》力圖通過紹興十二年這個歷史的橫切面,以一年十二個月為經線,以該年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為緯線,全方位地反映那個時代的政治風雲和社會生活,深入揭示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和行為邏輯。其中既有關於那個時代政治和軍事方面縱橫捭闔的宏大敘事,又有涉及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精微刻畫,舉凡風俗、物價、科舉、學潮、藝文、官制、茶政、馬政、度牒、驛傳、地理、氣候、產業、外貿、宗室、外戚,巨細靡遺,極其精巧地鑲嵌於一個波瀾起伏的大情節的框架內。

作品目錄

緒篇:小年夜
臨安
官家的心事
墓碑上的紹興年號
正月
大朝會
一號檔案
組織這把刀子
燈火闌珊處
二月
其無後乎
建國公出第
無雨的江南
三月
宗室趙士㒟
清明時節
柔福帝姬
四月
大比之年
策論與主旋律
羊肉套餐與泡飯
五月
和尚尼姑那些事兒
偏安的錢途
獻禮
六月
上一道水煮牛肉
驛道上的馬政
七月
官奴
盛典前的清場
這個女人不尋常
八月
宮議
迴鑾
梓宮上的“安全套”
九月
對歷史的塗抹
“福”兮禍所伏
十月
葬事
聖節
絢爛之“爛”
十一月
人事
關於馬屁之種種
臘月
養士
太師椅
除夕
參考書目
-

創作背景

夏堅勇從蒐集資料、做閱讀筆記到動手開始寫作該書,前後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節選本2014年曾在《鐘山》文學雙月刊發表,2015年正式出版。

作品鑑賞

一、獨特的歷史視角
在宋朝歷史上,紹興十二年既不像熙寧年間的改革那樣新政迭出、派系紛爭,也不像靖康二年的徽欽二帝“北狩”那樣慘烈昏暗、奇恥大辱。反之,紹興十二年是波瀾不興的一年。夏堅勇選取這一年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可謂用心良苦,寓意頗深。
南宋高宗趙構偏安一隅,對金國採取守勢,特別是在紹興十二年前後與金媾和,迎來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應該說,紹興十二年在有宋一朝的興衰存亡歷史上,是具有一定轉折點意義的。這也許就是夏堅勇先生之所以截取這么一個時間節點來對宋代特別是南宋社會歷史發展進行解剖的原因之所在吧。當然,夏堅勇並不是按照趙構自己所臆造的中興之夢來截取和鋪陳的,而恰恰是深入歷史的細部,潛入趙構的內心,來忖度和敷演的。也就是從歷史心理學角度,對南宋統治者汲汲於宋金媾和的潛意識和真實動機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剖析。如在對待武將問題上,作者認為南宋王朝在建國之初有賴於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武將的對金抵抗。然而,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軍事上的勝利,固然有效阻滯了女真人凌厲的攻勢而確保南宋朝廷不致重蹈北宋滅亡的覆轍。但同時,對武將擁兵自重乃至禍起蕭牆的擔心也越來越成為靖康之亂後乘亂承繼大統的九皇子趙構的一塊心病。更為隱秘的是,一旦真的戰場上節節勝利並得以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趙構皇位的合法性就成了問題。
夏堅勇以宋高宗在紹興十二年前的小年夜誅殺抗金大將岳飛為引子,對趙構晦暗的心理進行了一次深度掃描和大起底。其中不乏深厚的史實支持,同時也有一些因遂人情故事而進行的合理推斷。
二、深入的歷史剖析
以岳飛冤案為切入點,夏堅勇層層剝繭地對宋朝文臣與武將的關係等涉及宋朝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態環境進行深入分析。按照《紹興十二年》的觀點,岳飛案實際上是宋朝貫穿始終的文臣與武將鬥爭的犧牲品,其中固然有秦檜等奸臣以莫須有罪名來陷害,但也不乏岳飛個人的一些因素,同時宋高宗的政治意圖也在這場冤案中有充分的體現。
宋朝是建立在五代廢墟上的。五代的朝代更替頻繁,其根本在於武人當道,五代的遞嬗都是武人靠軍事力量促成的,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以殿前都檢點(即禁軍首領)的職務而黃袍加身的。這種武將篡位的弊端引起其受益者宋太祖的深刻反思,為了不使這種武將篡位的惡性循環發生在本朝身上,宋太祖在統一全國後逐漸確立了宋朝的官僚治理格局。一方面通過杯酒釋兵權,以和平的方式解除大將掌兵的潛在威脅;另一方面大力起用文官,以文官牽制武官。但對武將的打壓也使得宋朝在對遼、金、西夏等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作戰中屢處下風。當然,這種軍事上的疲弱在不同的時期也是有所改觀的,兩宋相交的靖康、建炎之際,隨著軍事上抗金的需要,武將的社會影響力和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不斷上升。對此,《紹興十二年》指出,隨著軍事上有力地阻滯住女真的進攻在江淮一帶形成拉鋸均勢,宋高宗開始對武將不放心起來。岳飛的被殺固然離不開秦檜集團的構陷,也與和談中金人的壓力有關,至關重要的是宋高宗要岳飛死,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此外,岳飛本人對自己的死也是負有責任的。一是岳飛太乾淨,太敬業了,這是為封建官僚體系所不容的,他的“武人不怕死,文官不愛錢”的主張固然為統治者所欣賞,但岳飛的高潔恰恰成為皇帝對臣下懷揣野心的擔憂。此外,岳飛還上書高宗提出立國儲、固國本的建議,這雖是官員心憂國事,但也因此事的微妙敏感而不為高宗所喜。更為犯忌的是,岳飛還一度鬧情緒,表示要去廬山為母親守孝。這種情緒化的表現都有要挾君上的嫌疑,在君主專制社會中是犯大忌的。
岳飛之死,其結果是武將的勢力再次受到打壓,此後,文臣的地位在南宋一直是占有絕對優勢的。隨著文臣勢力的上升,權臣弄權,把持朝柄的現象在南宋也較為普遍,積南宋一百五十年歷史,先後有秦檜、韓侂胄、史彌遠、賈似道等權相擅政。夏堅勇正是通過紹興十一年小年夜殺岳飛這一個事件,來透視南宋一朝文臣武將政治格局的嬗變特點。
三、廣闊的歷史視野
夏堅勇不僅以紹興十二年的十二個月(包括紹興十一年末的臘月小年夜)作為經線,對當時史事進行歷時態的鋪陳,同時以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風俗等作為緯線,對南宋社會進行共時態的掃描。
夏堅勇擅長於“大歷史”(黃仁宇語)與小場景之間的切換和融通。在《紹興十二年》中,既有對宋代政治、經濟、軍事等影響國計民生大事件的宏大敘事,也有對市井風俗、度牒驛傳、農業病害等諸多社會生活領域的微觀探究,還有對思想文化領域中沉沉浮浮的道學、對茶馬之政等邊貿情況所作的較為客觀的敘述和分析。既有對兩宋歷史的全景式掃描,也有對大比之年的殿試、撲朔迷離的柔福姬案等個案分析。應該說,夏堅勇的《紹興十二年》歷史視野十分廣闊,其所涉及的領域遍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其敘述觸角遍涉吏治、官制、科舉、宗室、貴戚、邦交、意識形態、經濟作物、時令、節氣、貢賦、民俗等。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紹興十二年》的作者非常善於尋繹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透過對歷史事件的比對分析,理清潛藏在史實表象下面的脈絡和趨勢。譬如,夏堅勇通過對岳飛案的剖析,進一步分析了南宋初年文臣與武將的力量消長,進而指出文臣地位的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科舉的繁盛,而科舉的繁盛背後則隱藏著選人用人制度的利弊以及皇權與相權之間的博弈。岳案後文臣地位的上升對科舉制度的影響到底如何?對此,《紹興十二年》以京城殿試為例,進一步剖析了宋朝的政治生態環境。在這裡,夏堅勇敏銳地注意到該年殿試的策論題目中所隱含的政治意味。紹興十二年的策論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宋高宗的所謂二百字的自述衷腸。至關重要的是,在這篇孤家自述的材料中,有“休兵以息民,而或以為不武”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實際就是題眼,是殿試策論采分點所在。事實上,殿試也是南宋王朝統一思想的重要舉措。小年夜殺岳飛,特別是宋金媾和,這些都需要全國上下思想的統一。無疑,能揣摩“官家”心思和苦衷的必然受到皇恩垂青,狀元陳誠之的策論就是因此而中而奪魁的。透過科舉制度,《紹興十二年》向讀者展示出封建社會的所謂人才培養和選拔都是以揣測聖意、套話奉承為旨歸。即便是像張孝祥那樣有氣節的愛國詞人,在參加科舉時,也不得不用有如絲綢般柔滑細膩的頌詞來取悅秦檜。不惟如此,這種依違迎合的風氣還從科舉場中迅速蔓延到官場之中,乃至整個官場都瀰漫著巴結、拍馬屁等惡劣的政風、士風,甚至韓世忠這樣的武將宿臣為了保全自己也不得不打通關節,要走一下皇帝寵臣的門路。在這種官場風氣下,擔任“獨相”多年的秦檜得以在南宋初年的政壇上翻雲覆雨,恣意專橫,並將監督、抑制相權的台諫官發展成自己的親信和走狗,使之成為打壓、迫害異己的政治工具。當然,秦檜的專橫始終是在宋高宗的掌控下。夏堅勇一針見血地指出:一般情況下,皇帝垂衣而治,聽之任之,讓秦檜在前台弄權,乃至風生水起,而一旦過格,趙構就會果斷出手,對秦檜的作為稍作裁抑,以顯示君主予奪之權威。整個南宋官場都是“官家”與權相的博弈場,而廣大士子和官員無疑都是博弈中依違兩端的棋子。
細讀夏堅勇的《紹興十二年》,常有妙語警句和諧謔幽默的歇後語、世俗俚語,特別是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心理所做的層層剝繭的探研,不僅體現了作者獨到的史識,同時也不乏作者觀照現實而以史為鑑的時代意識。當然,該書中也有可商榷以及有待深入的地方。但總的來說,瑕不掩瑜,《紹興十二年》不愧為一部小中見大、有獨到見解和觀點的、兼具專業和通俗兩方面的史學著作。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7年8月,江蘇省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評選揭曉,《紹興十二年》獲散文獎。

作品評價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夏堅勇對歷史沒有如“剪刀手”那樣進行簡單地“拼圖”,而是把“碎片”進行串聯,賦予了歷史鮮活感。
作家潘向黎:值得關注的是夏堅勇在作品中大膽地寫出了秦檜等一幫壞人的邏輯。史學家只能寫他們的所作所為,而文學家恰好可以來補全。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紹興十二年》的最大特點是做了還原的工作,把沒有溫度的歷史,變成豐滿的、風情萬種並充滿生活細節與密集知識的歷史,將世俗、政治、經濟都包羅進去,超越了不同文體的邊界,體現出夏堅勇對於歷史敘事的功力。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丁帆:我最激賞的是,文中處處有文眼,句句扣題。嚴謹和通俗結合的語言,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跳躍,這樣構成的反差給閱讀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南帆:《紹興十二年》是歷史學著作和文學著作最大限度的結合。作品的基本結構按照時間推移,不靠情節和戲劇衝突,內在肌理的細膩和散落其間的小小懸念,使得作品非常吸引人。夏堅勇對歷史人物心理的揣測很到位,表現出文學家對人物複雜的、軟性的、內在迴旋式的評價。

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紹興十二年》
夏堅勇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978-7-5399-7013-4
2015年3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702-1757-1
2020年12月

作者簡介

夏堅勇,作家,劇作家。1979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先後發表(出版、上演、拍攝)大型劇本10部、中篇小說10部、短篇小說30多篇、散文專著3部。代表作有系列文化散文《湮沒的輝煌》、長篇散文《大運河傳》及話劇《金粉殘陽》等。其中《湮沒的輝煌》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並列為文化散文之翹楚。曾獲莊重文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