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梗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屬植物)

細梗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細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Thunb.) DC.)是豆科、胡枝子屬小灌木,高可達1米。基部分枝,枝細,帶紫色,被白色伏毛。托葉線形,羽狀複葉;小葉片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近圓形,先端鈍圓,有時微凹,有小刺尖,上面無毛,下面密被伏毛,側生小葉較小;葉柄被白色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具稀疏的花;總花梗纖細,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花梗短;花萼狹鐘形,旗瓣基部有紫斑,翼瓣較短,龍骨瓣長於旗瓣或近等長;閉鎖花簇生於葉腋,無梗,莢果近圓形,7-9月開花,9-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遼寧南部、華北、陝、甘至長江流域各省,雲南、西藏無分布。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石山山坡。

細梗胡枝子以全草入藥,主治慢性腎炎、瘧疾、關節炎、中暑等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梗胡枝子
  • 拉丁學名:Lespedeza virgata (Thunb.) DC.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豆目
  • :豆科
  • :胡枝子屬
  • :細梗胡枝子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DC.,1825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25-50厘米,有時可達1米。基部分枝,枝細,帶紫色,被白色伏毛。托葉線形,長5毫米;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近圓形,長(0.6-)1-2(-3)厘米,寬4-10(15)毫米,先端鈍圓,有時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圓形,邊緣稍反卷,上面無毛,下面密被伏毛,側生小葉較小;葉柄長1-2厘米,被白色伏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通常具3朵稀疏的花;總花梗纖細,毛髮狀,被白色伏柔毛,顯著超出葉;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被伏毛;花梗短;花萼狹鐘形,長4-6毫米,旗瓣長約6毫米,基部有紫斑,翼瓣較短,龍骨瓣長於旗瓣或近等長;閉鎖花簇生於葉腋,無梗,結實。莢果近圓形,通常不超出萼。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南部、華北、陝、甘至長江流域各省,雲南、西藏無分布。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石山山坡。

繁殖方法

細梗胡枝子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生產上主要採用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種子繁殖可採用種子直播和育苗移栽的方法進行。
  1. 建立種子地:細梗胡枝子因播種當年的植株生長緩慢且種子發芽率很低,採用當年生植株上的種子播種,即使能出苗,生長也不健壯,因此,必須建立種子地,專門提供種子,以滿足生產需要。種子地的大小,可根據生產面積的大小而定。5月上旬,從育苗地里選擇生長健壯的苗木,定植於整好地的大田裡,按條栽距離40厘米,小行距離20厘米,株距15厘米栽種。定植後按下述田間管理方法進行田間管理即可。
  2. 採種與種子處理: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當莢果呈灰黑色時分批採收。採收時,將果枝割下,攤放於簸箕內置於陰涼處3-5天,待莢果乾裂後輕輕拍打出種子,風乾除去雜質,切勿曝曬。然後裝入布袋,懸掛於室內通風處。播種前兩個月(1月中旬至3月中旬)用濕潤細砂和種子拌勻後裝入木箱中,放置在室內陰涼處,進行層積低溫處理,以提高發芽率。種子處理過程中,前1個月檢查1次/15天,後一個月檢查1次/10天。若砂種乾燥,則需灑水拌勻,保持濕潤。經層積處理後的種子發芽率可達80%以上。
  3. 種子直播:3月中旬,當按上述處理的種子露出芽嘴後,既播種。採用條播,播幅15厘米,條距35厘米。在整好的地上開2厘米左右深的淺溝,再將處理過的種子連同細砂均勻地撒於溝內,播種量約30千克/公頃。播後不宜覆土,因其種子細小,覆土會影響其發芽率,故只需覆蓋秸草,最好用杉木活枝條作覆蓋物。播後1周左右即可出苗。
  4. 育苗:1月上、中旬,利用塑膠棚增溫育苗,其方法按常規操作進行。將低溫層積處理過的種子播種後,蓋草,在苗床上噴水1次/天,5天左右便可出苗,隨即揭去蓋草,加大肥水管理,壅土紮根,4月上旬苗高10厘米左右時便可移栽。
扦插繁殖3月上、中旬,當細梗胡枝子還未萌發前,將其1-2年生植株主幹在離地面5厘米處剪下,截成8-10厘米長的小段,每段應具3-4個節,以50-100根為1捆。將扦穗基部放入100ppm的年BT生根粉溶液中1小時,取出。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將扦穗扦入,扦穗入土深度應占其全長的1/2或2/3,土面可露出1-2個節,隨即壓實土面,澆水。早春氣溫較低,應搭設小塑膠棚增溫,50天左右即可生根。4月中旬將塑膠棚拆除,加強肥水管理,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便可定植於大田。

栽培技術

選地與整地:宜選地形開闊、陽光充足、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的地方作為種植地。土壤要求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的砂壤土或輕粘土。地選好後,於頭年冬季進行深翻,翌年春播前再進行三犁三耙,犁前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土雜肥約5000千克。地整平後,開步道作畦,畦寬1.5-2米,步道寬40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以防積水。
移栽:種子育苗的於當年4月上旬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移栽,扦插繁殖的於當年12月中旬至翌年春季進行移栽。移栽時,在整理好的種植地上按下列種植點縱向條栽。栽種時按定點挖穴,穴深視根長而定。每穴栽入幼苗1株,栽植深度以種苗原自然生長深度為準,覆土壓實,但注意不要窩根。栽後澆透定根水。
田間管理
  1. 間苗、定苗、補苗:4月中、下旬,當種子直播大田的幼苗長到5-6厘米高時,進行第1次間苗,10天以後進行第2次間苗。定苗的行距和株距按上述種植點配置圖示準。定苗後,對缺株應進行補苗。育苗和扦插繁殖的,當移栽幼苗成活後,發現死亡的,亦應立即補苗,以求全苗高產。
  2. 中耕除草:細梗胡枝子不論是種子苗,還是營養苗,在生長季節里,都需要每年進行4次中耕除草,第1次在4月中旬或5月上旬;第2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第3次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第4次在8月上、中旬。鬆土深度,第1年宜淺,以後每年宜深。
  3. 追肥:第1年施肥3次,以後每年4次。施肥時間是;第1年第1次在4月中、下旬第1次間苗或苗木定植成活後;第2次在7月上旬;第3次在10月中、下旬植株枝葉割取入藥後。以後各年的施肥時間是:第1次在4月下旬;第2次在5月下旬;第3次在7月中旬和第4次在10月中、下旬,分別為植株枝葉第1次和第2次割取入藥後。肥料以人畜糞水和腐熟廄肥為主,化肥為輔。第1年第1次施人糞尿37500千克/公頃;第2次施尿素300千克/公頃,另加氯化鈣75千克/公頃;第3次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60000千克/公頃。以後各年除第4次所施肥料和施肥量與第1年第2次相同外,第1次施人畜糞尿37500千克/公頃,另加尿素8千克/公頃,第2,3次施尿素300千克/公頃。每次施肥均在植株旁開穴施下,然後覆土。
  4. 搭小籬架、摘心:一年生細梗胡枝子呈匍匐狀生長,不利於進行光合作用,應在苗木長到15厘米左右長度時在每兩小行中間搭設40-50厘米高的簡便小籬架,將植株撐起,待10月上旬割取枝葉入藥後拆除小籬架。一年生植株一般不發枝,但當破壞其頂端優勢時就能發枝,故當植株長到25厘米左右高時,應進行摘心,促使其萌發一級枝。當一級枝長到10厘米左右時亦應摘心,使其萌發二級枝,為來年擴大冠幅,提高產量打下基礎。以後各年則不需摘心。
  5. 摘除花蕾:對一年生植株,在7-8月開花期間,一有花蕾出現,應及時摘除,以保證營養物質集中供應枝葉生長。
  6. 灌溉與排水:細梗胡枝子雖較耐旱,但若遇久晴不雨,則將影響其正常生長,故應及時灌溉,促其生長良好。雨季要及時排水,以免田間積水造成土壤通氣不良,根系窒息而死亡。

主要價值

細梗胡枝子以全草入藥,主治慢性腎炎、瘧疾、關節炎、中暑等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