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鏽病是由紫蘇鞘鏽菌引起、發生在紫蘇的病害。紫蘇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發病嚴重時,葉片上新老夏孢子堆群集形成皰斑群,布滿整張葉片,使葉片枯黃。
病菌喜較低溫度、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5-22℃。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紫蘇鏽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3-5月、10-12月。年度間早春低溫、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缺肥的田塊發病重。
玫瑰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加強田間管理,雨後及時排水,防止雨後積水,降低地下水位。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病源菌。在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蘇鏽病
- 病 原:紫蘇鞘鏽菌
- 為害部位:葉片、花梗
- 為害植物:紫蘇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輪作:提倡與非紫蘇蔬菜隔年輪作,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 加強田間管理:深溝高畦,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增強植株生長勢,開好排水溝系,雨後及時排水,防止雨後積水,降低地下水位。
- 清潔田園: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病源菌;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
化學防治
-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大生M-45、山德生)600-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75-100克)等噴霧防治。
- 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 可於當地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及時噴施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粉l000-1500倍液,或50%三哨酮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2500-3000倍液、或50%菱銹靈乳油800-1000倍液,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