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茸

紫草茸

紫草茸,中藥名。為膠蚧科動物紫膠蟲LacciferlaccaKerr.在樹枝上所分泌的乾燥膠質。分布於台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用於麻疹,斑疹不透,月經過多,崩漏,瘡瘍,濕疹,外用可治瘡瘍不斂,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草茸
  • 別稱:赤膠、紫鉚、紫礦、紫梗、紫膠、蟲膠
  • :動物界
  • :同翅目
  • :膠蚧科
  • :膠蚧屬
  • :紫膠蟲
  • 分布區域:台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 毒性:小毒《新修本草》
  • 貯藏: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飲片性狀,相關論述,集解,

入藥部位

乾燥膠質。

性味

味甘、鹹,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

用於麻疹,斑疹不透,月經過多,崩漏,瘡瘍,濕疹,外用可治瘡瘍不斂,腫毒。

相關配伍

1、治瘡痘出不快及變陷者:紫草茸0.3g,陳皮0.15g。上粗末,新汲水煎服。(《直指小兒方》)
2、治黑痘形如牽牛,色瘀敗:紫草茸3g,蟬蛻二十五枚。水煎服。(《曾氏醫書四種》)
3、治痘瘡皮破,漿水泛出,或手搔傷損:紫礦研極細末敷之。(《本草匯言》)
4、治產後血運,狂言失志:紫礦30g。為末,酒服二錢匕。(《綱目》引《徐氏家傳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末,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熬膏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用刀將紫膠剝下,除去雜質,平攤放在陰涼通風地方,厚度不超過15cm。要經常翻動,使之乾燥不結塊。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枝梗及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成小塊。

形態特徵

紫膠蟲又名:膠蟲,雌蟲身體為不規則的圓球狀,紫色,深藏於膠質中。表面有3個突起;其1為肛門;另2個為中胸氣門,周圍環繞有絲狀蠟質。肛門四周有肛門環和肛門棘包圍。雄蟲體小,分有翅和無翅兩型。有翅型體長1mm,寬0.4mm,紫紅色。翅膜質。腹部8節,腹端著生一角質化的陰莖鞘,兩側各具一根白蠟絲。無翅型體長2-3mm。觸角1對,細長,向前伸。足3對,細弱,呈淺黃色。

生長環境

寄生於鈍葉黃檀、秧青、三葉豆、泡火繩、酸香、大葉榕、小葉榕等樹上,吸取樹液,並分泌膠質覆蓋體外。雄蟲泌膠量很少,主要依靠雌蟲泌膠。分布於台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本品呈半圓柱狀,長短寬狹不一,長3-10cm,寬1-1.5cm。紫褐色或紫紅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皺紋及小蟲眼孔隙,附著於樹枝處呈凹溝狀,邊緣鈍圓。質硬而脆,可折斷。斷面有平行排列的長圓形或圓形蟲窩,內有長卵形或圓形蟲屍,褐色或暗紅色。氣微臭,味淡。遇熱則軟化而發粘。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項。

相關論述

《新修本草》:“主五臟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創生肉。”

集解

《本草圖經》:“《交州地誌》亦云:本州歲貢紫礦,出於蟻壤。乃知與血竭雖俱出於木,而非一物明矣。今醫亦罕用,惟染家所須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