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纓乳菀

紫纓乳菀

紫纓乳菀(學名:Aster chromopappa)是菊科紫菀屬的植物。產於我國新疆西部(特克斯、阿克蘇)。蘇聯中亞地區也有。生於山坡草地,海拔2000米。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具少數纖維狀根。
紫纓乳菀紫纓乳菀
莖數個或單生,高25-60厘米,直立或基部斜升,徑2-3.5毫米,具明顯的條紋,下部帶紫紅色,無毛或中部以上被乳頭狀短毛和微剛毛,略粗糙,中部或較下起有分枝,分枝弧狀內彎,少有斜上。
葉密集,節間長10-20毫米,向上部漸短;下部葉花後枯萎,中部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 (2) 3-4厘米,寬3-4毫米,無柄,基部漸狹,具3條脈,有時側脈僅近基部明顯,頂端尖或稍鈍,兩面或少有僅上面有明顯的腺點和乳頭狀短毛,邊緣略粗糙,上部葉漸小,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10毫米,寬1-1.5毫米,具1條脈。
頭狀花序較大,3-6個在莖和枝頂端排列成疏傘房花序,少有單生,約有35-60個花,徑12-18毫米,總苞寬倒錐形或近半球形,長6-8毫米,寬9-12毫米,總苞片3-4層,葉質,綠色或頂端淡紫紅色,背面近無毛,具白色窄膜質邊緣,邊緣多少被蛛絲狀短毛,具3條,少有1條脈,外層卵狀披針形,頂端尖或稍尖,內層較大,長圓形,鈍;外圍有8-12個舌狀花,舌片開展,淡紫色,長圓形,長12-16毫米,頂端具3小齒;中央的兩性花多數,花冠管狀,淡黃色,長約7毫米,檐部狹鐘形,具5個長圓狀披針形的裂片;花柱二裂,頂端具卵狀三角形的附器。
瘦果長4-5毫米,被密白色長毛;冠毛白色,糙毛狀,與花冠約等長,花期部分或全部變淡紫紅色。

花果期

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山坡草地。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新疆西部(特克斯、阿克蘇)。
蘇聯中亞地區也有。

本種提示

另有一種長柔毛乳菀G. villosa Novopokr. 和本種極其近似,主要的區別在於全株被較密的長柔毛;總苞片較狹,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新疆西部可能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