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姜葉柯(紫玉盤柯(原變種))

木姜葉柯

紫玉盤柯(原變種)一般指本詞條

木姜葉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是殼斗科,柯屬喬木,高可達20米,枝、葉無毛,葉片紙質至近革質,很少狹長橢圓形,頂部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中脈在葉面凸起,支脈纖細,兩面同色或葉背帶蒼灰色,雄穗狀花序多穗排成圓錐花序,有時雌雄同序,花柱比花被裂片稍長,乾後常油潤有光澤。果序軸纖細,殼斗淺碟狀或上寬下窄的短漏斗狀,小苞片三角形,覆瓦狀排列,堅果為頂端錐尖的寬圓錐形或近圓球形,栗褐色或紅褐色,5-9月開花,次年6-10月成熟結果。

木姜葉柯分布於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為山地常綠林的常見樹種,喜陽光,耐旱,在次生林中生長良好,生長最高限約在海拔2200米。

木姜葉柯樹皮暗褐黑色,不開裂,材質頗堅重,不甚耐腐。嫩葉有甜味,居民用其葉作茶葉代品,通稱甜茶。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姜葉柯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殼斗目
  • 殼斗科
  • 柯屬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分布區域: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式,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60厘米,枝、葉無毛,有時小枝、葉柄及葉面乾後有淡薄的白色粉霜。
葉紙質至近革質,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卵形,很少狹長橢圓形,長8-18厘米,寬3-8厘米,頂部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寬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凸起,側脈每邊8-11條,至葉緣附近隱沒,支脈纖細,疏離,兩面同色或葉背帶蒼灰色,有緊實鱗秕層,中脈及側脈乾後紅褐色或棕黃色;葉柄長1.5-2.5厘米。
雄穗狀花序多穗排成圓錐花序,少有單穗腋生,花序長達25厘米;雌花序長達35厘米,有時雌雄同序,通常2-6穗聚生於枝頂部,花序軸常被稀疏短毛;雌花每3-5朵一簇,花柱比花被裂片稍長,乾後常油潤有光澤。果序長達30厘米,果序軸纖細,粗很少超過5毫米;殼斗淺碟狀或上寬下窄的短漏斗狀,寬8-14毫米,頂部邊緣通常平展,甚薄,無毛,向下顯明增厚呈硬木質,小苞片三角形,緊貼,覆瓦狀排列,或基部的連生成圓環。
堅果為頂端錐尖的寬圓錐形或近圓球形,很少為頂部平緩的扁圓形,高8-15毫米,寬12-20毫米,栗褐色或紅褐色,無毛,常有淡薄的白粉,果臍深達4毫米,口徑寬達11毫米。花期5-9月,果次年6-10月成熟。

主要變種

毛枝木姜葉柯Lithocarpuslitseifolius(Hance) Chun var.pubescensHuang et Y. T. Chang)
嫩枝頂部被微柔毛,嫩葉的側脈在葉面凹陷,果序軸密被短柔毛,殼斗高5-8毫米,寬12-15毫米。果期4-5月。分布於中國廣西天峨縣。生長在山地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廣西天峨。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為山地常綠林的常見樹種,喜陽光,耐旱,在次生林中生長良好,生長最高限約在海拔2200米(見於四川西部和雲南中部的城鎮附近),在中國秦嶺東南部和中部,它常與苦櫧、青岡和某些樟科植物混生組成常綠闊葉林,在海南,它常與竹類及省藤等混生。緬甸東北部、寮國、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海南(紅毛山)。
木姜葉柯
木姜葉柯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每年3-4月從母株基部挖取從支根上萌發的幼株進行移植,挖取時要確保幼株有不少於10厘米長的支根和較完整的鬚根。
木姜葉柯
木姜葉柯
分根繁殖:每年春季氣溫回升時,觀察植株基部表層支根,將長出許多白色不定芽的支根挖出,切成10-15厘米根段,斜插或平埋於沙床中,淋水保濕,加蓋白色塑膠薄膜,20-30天后每個根段即可長成一個幼株。
種子繁殖:9月下旬待果實成熟至橙紅色或紅色時採收,取出種子埋於濕沙中,5℃保存,開春後2月將種子播入苗床育苗。待種子長出2片葉後,移入腐熟的農家肥與泥土、草皮灰混合而成的營養袋中繼續培育,期間注意保濕和施濃度稍淡的複合肥促苗。
扦插繁殖:分株、分根及種子繁殖因受材料和季節的制約,較難獲得大量苗木,生產上常以扦插繁殖的方式來解決苗木問題。扦插繁殖可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用較嫩枝條為插穗在專門的苗床進行繁殖。

栽培技術

整地與基肥:施用以全墾方式整地,將深翻的土塊打碎整平,撿出石塊、雜草和樹木根莖等後挖穴,穴的規格一般有30厘米×30厘米×30厘米和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對土壤條件差、肥力低的地塊,移栽前應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施入一定數量的底肥以改良土壤。底肥一般用腐熟農家肥、油枯、複合肥等。常用底肥用量一般為:腐熟油枯或農家肥1-3千克/穴,火土灰2-4千克/穴,複合肥0.15-0.5千克/穴。底肥一般在移栽前1-2個月整地、挖穴時施入,將肥料與一定量的表土混合均勻施入種植穴下部,要求距穴緣20厘米左右,心土回填於上部,回填土要高於地表3-5厘米。對於肥力較好的地塊,則可以不施底肥。
木姜葉柯(紫玉盤柯(原變種))
木姜葉柯
移栽:栽植最適宜的時間為2月中下旬-3月上中旬,幼苗較大時也可在10月移栽,株行距為1米×1.7米或1.1米×1.7米,密度在每公頃5300-6000株,移栽時先視主根長度在預先挖好才穴中挖好坑,坑深一般20厘米,注意根不能直接埋在預施的底肥中。移栽時先用土埋沒主根,再把側根往四周舒展拉平蓋土壓實。
除萌抹芽:木姜葉柯萌芽能力旺盛,移栽後多數植株均能從樹幹上萌生許多新芽,為保證植株良好生長,應及時除去幹上的萌芽。生產中除萌抹芽可結合採摘進行,即當其長到一定大小具有商品意義後再採摘中除去。
修枝整形:木姜葉柯頂端優勢強盛,自然成枝率差,不及時修枝整形會影響茶葉產量和採摘。修枝整形就是要控制植株高度、促進側芽萌發、提高側枝的成枝率。一般定植後4個月苗高達70厘米時進行定乾,乾高50-60厘米。修剪可結合採摘進行,在春夏兩季不斷摘心促進側枝發育,同時把枝條向四周下壓,使枝條上的腋芽向上長成定型枝來擴大樹冠,最後使株之間枝條能彼此相搭,行間能滿足操作,高度在1.2-1.4米即可。修剪時要剪除、清除枯枝和病蟲危害枝條。

主要價值

樹皮暗褐黑色,不開裂,厚約5毫米,內皮淡紅褐色,脊棱明顯突出,木質部的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淡紅褐色,年輪菊花心狀,材質頗堅重,不甚耐腐。
嫩葉有甜味,嚼爛時為粘膠質,長江以南多數山區居民用其葉作茶葉代品,通稱甜茶。木姜葉柯甜茶,看似普通的綠色樹葉,但甜茶中根皮苷的含量高達5%以上,遠高於蘋果皮中的含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