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近地天體望遠鏡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試觀測成功
我國目前最大的施密特型1米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最近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與4k×4kCCD探測器聯調成功,上月初以來成功進行了試觀測。據悉,這台專門搜尋威脅地球安全的“天外來客”望遠鏡,有星空顯微鏡之稱。在世界同類型望遠鏡中名列前五位。
望遠鏡定位“天外來客”
曝光1秒的星空景象
“建造1米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目的是為了觀測發現對地球構成潛在危險的近地天體”,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楊捷興研究員介紹說,歷史上,小行星撞地球事件發生過多次,上一次撞擊發生於1906年,一顆直徑50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到西伯利亞地區,摧毀了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雖然以地球目前的科技實力,已經有能力去攔截可能撞上地球的近地小行星,但關鍵的是要提前發現那些有危險的近地天體,以便有足夠的應變以及攔截的時間。
具有“星空顯微鏡”之稱
據介紹,這台望遠鏡還配備了新一代CCD探測器,這也是紫台自主研製的目前國內靈敏度最高的CCD探測器,具有漂移掃描功能,裝備在1米望遠鏡上,可以將非常暗的暗星拍攝下來,因此,該望遠鏡又有“星空顯微鏡”之稱。
所有近地天體將建檔案
據悉,紫台的專家通過高靈敏度的CCD探測器的研製,已掌握了CCD探制系統的漂移掃描新技術,這一新技術將在天文或其他方面的CCD研製中得到推廣套用。同時,天文學家將建立一套自動處理系統,通過計算機對近地天體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進行自動篩選、比對,辨別和證明哪些近地天體是已經觀測到的,哪些是未知的,從而給所有近地天體建立檔案。
連線
小行星多由石塊、金屬和塵埃構成,小如卵石,大如山脈,形狀不規則,外表暗淡。由於它們質量較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攝動而遠離原軌道。這樣,地球可能成為它們的目標。這些可以飛到地球公轉軌道附近的小行星,被稱為“近地小行星”。現在已被確認的近地小行星有800多顆,其中直徑在1000千米以上的就有近百顆;直徑在50米以上的,數量高達100萬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