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姓,納,讀作nà(ㄋㄚˋ)。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回族中的納氏,主源出自回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的長子納速拉丁。漢族中的納氏,主源出自遠古堯帝時期官吏納言。蒙古族和滿族亦有納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姓
- 源於:多民族
- 出自:春秋時期
- 得姓方式:以官職為姓或漢化改姓
- 祖先:納言、巴鄰·伯顏、納速拉丁等
- 所在地:雲南、內蒙古等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第八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納姓名人,納·斯欽巴圖,納·賽西雅拉圖,納賽登,納忠倫,納音太,納承宗,納森,
基本介紹
納[納、衲、靹,讀音作nà(ㄋㄚˋ)]納姓以回族和蒙古族居多,漢族較少,群南地區納姓為納姓聚居地,基本為回族,曲靖有少量納姓漢族為清代末年為躲避災禍被迫改為漢族的回族納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大蒙古汗國重臣怯烈亦·哈散納,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怯烈亦·哈散納,是早期見於宋、元時期蒙古克烈部中的怯烈亦氏族回回人,也是大蒙古汗國初期的著名將領。蒙古克烈部與其他信奉薩滿教的蒙古部落不同,部族民眾尊奉的是大秦景教,該部落中既有蒙古族人,也有相當多的回回族人。
從宋孝宗趙昚(趙慎)淳熙六年~宋寧宗趙擴開禧二年(公元1179~1206年),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發動了統一蒙古諸部的一系列戰爭,在宋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春季,成吉思汗在合蘭真沙陀之地(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烏珠穆沁旗)被克烈亦惕部首領王罕·脫里之子桑昆率大軍突然包圍,寡不敵眾下遭到慘敗,但怯烈亦·哈散納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到最後只剩下十九人。成吉思汗命怯烈亦·哈散納和其他人一起與自己同飲班朱尼河(今克魯倫河)之水,且發誓:“與我共飲此水者,世為我用!”到了秋季,鐵木真探知了王罕·脫里所部的虛實,在其舉行宴會的時候也突然包圍了王罕·脫里的營帳,經過三晝夜的激戰,徹底擊潰了克烈亦惕部主力,部眾全都成了成吉思汗的俘虜。王罕·脫里逃入乃蠻部地界,卻被哨兵殺死,其子桑昆逃到西夏國,結果被當地人驅走,又逃到苦叉(今新疆庫車)時被當地土酋殺死。消滅克烈亦惕部,是成吉思汗在草原部落爭戰中取得的最大勝利,此後的統一戰爭都比較順利。其後,怯烈亦·哈散納負責掌管阿兒渾軍(回回軍),在南宋嘉定十二年~寶慶元年(成吉思汗十四~二十年,公元1219~1225年)期間跟隨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戰爭中連克薛迷則乾(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等城池。
大蒙古汗國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執政時期(公元1229~1241年),怯烈亦·哈散納繼續統領阿兒渾軍以及回回人工匠三千戶,駐於尋麻林(今河北張家口洗馬林堡),專職設局織造西錦。至大蒙古汗國庫裕克汗孛兒只斤·貴由執政時期(公元1246~1249年),庫裕克汗仍命其統領阿兒渾軍,並授予平陽、太原兩路達魯花赤,兼管諸色人種的工匠。在怯烈亦·哈散納病逝之後,其子怯烈亦·捏古伯襲其職,曾跟隨大蒙古汗國蒙哥汗孛兒只斤·蒙哥攻克釣魚山(今江蘇溧陽太公山),有功,後亦病逝,由其子怯烈亦·撒的迷失襲其職。怯烈亦·撒的迷失逝世後,其子怯烈亦·木八剌襲職,晉升貴赤衛千戶(宿衛禁軍統領之一),遷至西域親軍副都指揮使,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逝世,其弟怯烈亦·禿滿答襲職,再後由怯烈亦·哈剌章襲職。
在怯烈亦·哈散納的後裔子孫中,多有在明朝時期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撒氏、哈氏、散氏、納氏、那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南宋寧宗趙擴嘉定十四年(大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十六年,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率部西征,蒙古軍占領了布哈拉(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回回人苦魯馬丁和他的兒子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率部族騎兵千人歸順,從此終生仕事元廷。相傳,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是著名的穆斯林先知阿布·阿爾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本·哈希姆(Abu al-Qasim Muhammad Ibn Abd Allah Ibn Abd al-Muttalib Ibn Hashim)的第三十一世孫,“賽典赤”(Sayyid)的阿拉伯文原意為“榮耀的聖裔”,即偉大的貴族;“贍思丁”(Ajjal Shams al-Din)的含義是“宗教的太陽”;“烏馬爾”(Omar)的意思則是“長壽”。因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聰明英武,頗受成吉思汗的信賴和重用,任為帳前侍衛,跟隨南征北戰。到了大蒙古國木亦堅汗(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大蒙古國蒙哥汗(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執政時期,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出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後於南宋度宗趙禥鹹淳十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執政期間,興屯田、修水利、置驛道、辦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榮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功績顯赫,威望甚高,百姓們都自覺地為他樹碑。在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逝世後,元世祖親自宣布“賽典赤雖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誅之”。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有五子二十三孫,長子納速拉丁(元朝雲南省平章政事、陝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元朝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三子忽辛(元朝雲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元朝雲南省平章政事)、五子馬速忽(元朝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長子納速拉丁·贍思丁的後裔子孫甚眾,多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在方誌《陝西通志》中記載:“元初,貴族納速拉丁子孫甚多,分為納、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其中納氏在回族中被視為納氏正宗,其同宗同源的還有剌氏、拉氏、喇氏、丁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布在雲南省。
回族納氏族人大多尊奉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以及長子納速拉丁·贍思丁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尹祁氏,出自遠古堯帝時期官吏納言,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納言,是遠古堯帝時期一位專門執掌傳達帝命之親隨之人,堯帝稱之為納言。在典籍《尚書·堯典》中記載:“……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聯命。”這是史籍中第一次出現“納言”這種人名或官稱。“納言”這種官職在兩周、秦、漢、魏、晉時期一直沿用,有意思的是,在王莽的新朝時期,曾將大司農改為納言,後在東漢時期又分開各稱,自此“納言”這種官職多由宦官擔任,就是後世的傳旨太監。一直到了隋朝時期,因要避隋文帝楊堅之字的音諱,曾一度將門下省的侍內(侍中)改稱“納言”。楊堅曾被北周宣帝宇文贇賜鮮卑姓氏為普六茹·那羅延。到了唐朝初期,尚沿用“納言”之官稱,後復改為“侍中”。
在納言的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納言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納氏、言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漢族納氏族人大多尊奉納言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官吏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納人,是春秋時期周王室以及各諸侯國中的市官之一,主要掌管徵稅,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與地方稅官不同的是,納人直接歸大司徒管轄,負責向各諸侯徵收國稅,後在戰國時期地位急劇下降,因為各大諸侯國已經根本不大理睬周王室了。這在典籍《禮·雜記》中有記載:“納幣一束。註:納,征也。”
在納人的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納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納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納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納貲,是秦、漢時期官吏選拔、取任制度之一,又稱貲選。“貲選”的特點是:在秦朝時期,凡百姓納粟千石,不論原來身世,即可拜爵一級;在西漢時期亦沿用此制,稱入粟拜爵、入谷補官。這種情況多為國家財政困難時採用的一種權宜之計,因為,沒有幾個如此得官爵之人能夠持任長久的。不過,到了東漢時期,中央王朝就開始公開賣官鬻爵。
“貲選”之官,貝統稱為“納貲”,煊赫一時,其後裔子孫中有以此為耀,以為姓氏者,稱納貲氏,後竟然由此誕生了一支納氏、貲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初期重臣巴鄰·伯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巴鄰氏,亦稱巴林氏,源出元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丞相巴鄰·伯顏的後裔,巴鄰·伯顏,公元1236~1295年,他的曾祖父巴鄰·失兒古額禿原來臣屬於泰亦赤兀部,歸附成吉思汗。他的祖父巴鄰·阿拉黑、祖叔父巴鄰·納牙阿等人都是大蒙古汗國的開國元勛,曾分別擔任千戶長、中央萬戶長等高爵。他的父親巴鄰·曉古台和他本人則臣屬於成吉思汗第四子孛兒只斤·托雷家族。由於巴鄰·伯顏生長於伊兒汗國,以深略善斷著稱,所信奉的宗教與其他蒙古族部落不同,即不是薩滿教、也不是伊斯蘭教、更不是喇嘛教,而是也里可溫教,即基督教。
宋理宗趙昀寶祐元年(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三年,公元1253年),巴鄰·伯顏跟隨孛兒只斤·托雷之子伊兒汗孛兒只斤·旭烈兀西征。到了南宋度宗趙禥鹹淳元年(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巴鄰·伯顏又受伊兒汗之命出使大汗廷(元朝)奏事,深得元世祖的賞識,被留作侍臣與謀國事,之後出任中書左丞相,後遷中書右丞。南宋鹹淳六年(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巴鄰·伯顏改任同知樞密院事。到了南宋鹹淳九年(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任命他為征伐南宋軍的最高統帥。南宋鹹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巴鄰·伯顏復任左丞相,總兵分三路進攻南宋王朝,他與阿術統率中路大軍,取鄂州、漢陽等地,之後沿長江東下,於南宋恭宗趙顯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攻取黃州、蘄州、江州、安慶、池州等地,大敗宋宰相賈似道親率之軍於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再攻克建康(今江蘇南京),尋進中書右丞相。當年農曆11月,巴鄰·伯顏分兵三路進軍南宋王朝的京師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節制諸路大軍並進。
南宋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巴鄰·伯顏指揮元均攻陷臨安,俘虜南宋端宗趙昰、謝太后等北還,取南宋境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餘縣。
南宋端宗趙昰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宗王孛兒只斤·昔里吉等叛執北平王孛兒只斤·那木罕,之後自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霍城)率叛軍東犯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厄爾得尼召北部),巴鄰·伯顏奉命率師北上,大敗叛軍於斡耳寒河(今蒙古國鄂爾渾河)。
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巴鄰·伯顏從皇太子真金撫軍漠北,益藤州四千丸百餘戶為食邑。
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巴鄰·伯顏代替宗王孛兒只斤·阿只吉總軍西北。
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巴鄰·伯顏跟從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討平叛王孛兒只斤·乃顏之亂。
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巴鄰·伯顏出任知樞密院事,分院於和林。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巴鄰·伯顏以武力招降叛王孛兒只斤·明理鐵木兒,屢敗孛兒只斤·海都所統領的叛軍。後來因遭朝臣讒陷,被罷職,居於大同(今山西大同)。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病逝,巴鄰·伯顏受顧命擁戴孛兒只斤·鐵穆耳即位,是為元成宗,復任知樞密院事。同年農曆12月(公元1295年初)病逝。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元成宗追封巴鄰·伯顏為淮安王。到了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再追封其為淮王,並撰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巴鄰·伯顏的後裔部族巴鄰氏部落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或言以地為姓,或言內扎薩克以部為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in Hala。
蒙古族、滿族巴鄰氏在明、清朝時期即多冠漢姓為納氏、伯氏、潘氏、詹氏、白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納賴氏,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rai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多為納氏、那氏等。
⑵.蒙古族泰錫納喇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aisinar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有納氏、泰氏等。
⑶.蒙古族納雅氏,源出元朝時期那雅勤部,以部為姓,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納氏、那氏等。
⑷.蒙古族、滿族葉赫氏,漢義“盔頂”,本為河流名稱,蒙古酋長星根達爾漢滅扈倫納喇部,兼併其民眾,遷徙葉赫河岸為葉赫部,以部為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eh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納氏、那氏、葉氏等。
⑸.蒙古族納伊氏,世居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南部),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ayi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納氏、伊氏等。
第八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記載:
⑴.滿族納喇氏,亦稱納蘭氏、那拉氏,是金國時期女真族“白號之姓”中皆封廣平郡的第二大支系三十個姓氏之一,滿語為Nara Hala。居於葉赫地區(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分東、西兩城,還包括張城、阿氣蘭、兀蘇、吉當阿、呀哈、黑爾蘇、阿敦、喀爾齊賚、俄吉岱等城池)的納喇氏族人,始祖本是蒙古族人,原為蒙古土默特部落,後來吞滅了女真的納喇部,占其領地,遂以“納喇”為姓氏。該部後來舉族遷至葉赫河岸(今吉林梨樹葉赫滿族鎮),號稱“葉赫國”,後人稱該支納喇氏為“葉赫那拉氏”。明朝初期的女真族主要分為若干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東海女真等,葉赫部為海西女真的一部分。當時葉赫部的首領為葉赫那拉·金台什,繼兄之後成為貝勒,其妹葉赫那拉·孟古,於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嫁給後金大汗佟·努爾哈赤,所生之子有赫赫有名的愛新覺羅·皇太極,即其後的清太宗。因而納喇氏族與滿清皇室有著密切的姻戚關係。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佟·努爾哈赤為統一女真而進行的兼併戰爭,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佟·努爾哈赤攻伐葉赫部,葉赫那拉·金台什戰敗後自焚未成,被絞殺,其子降,後授三等副將,其族世襲佐領,為後金政權及滿清王朝屢立戰功,被譽為“滿洲八大貴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納喇氏、葉赫那拉氏部族中皆有冠漢姓為納氏、那氏、葉氏、何氏、喇氏、拉氏、台氏、金氏等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納塔氏,滿語為Nata 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坦”,以姓為氏,世居尼馬察(今中俄綏芬河流域及烏蘇里江上游),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白氏、那氏、納氏。
⑶.滿族納哈塔氏,亦稱那哈密瓜塔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合氏部落,滿語為Nahata Hala,世居郭絡羅溝(今內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扎羅木得鎮)等地,後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
⑷.滿族伊克得里氏,滿語為Ikderi Hala,世居黑龍江兩岸,屬於尼馬察女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伊氏、納氏。其納氏鼻祖為伊克得里·昂古禮星古力,世居黑龍江尼瑪察部,明朝初期被蒙古酋長星根達爾漢遷徙扈倫國時改姓為納喇氏,六傳至納喇·旺機弩,築城於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再傳至納喇·拜音達里,自立為貝勒,成為著名的扈倫四部之一。清朝中葉以後,該支納喇氏族人中多有冠漢姓為納氏、那氏、喇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納言、巴鄰·伯顏、怯烈亦·哈散納、納速拉丁·贍思丁、葉赫那拉·金台什、伊克得里·昂古禮星古力。
遷徙分布
納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近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九十六位。
回族納氏主要分布在雲南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地。雲南通海回族納氏多是賽典赤·贍思丁的後裔,主要居住在納家營一帶。近代曾出過首屆“沙迦阿拉伯文化獎”獲得者納忠和《一千零一夜》的中文譯者納訓等文化名人。納氏後人秉承先輩遺志,尊師重教,捐資助學成風。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取得了累累碩果,例如在2006年的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納繼峰、納超洪、納微分別收到了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的入學通知書,納氏家族一年就出了三個博士研究生。
納姓名人
納·斯欽巴圖
(公元1930~今),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人。著名基礎教育家。1953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現任職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後旗蒙古族中學,是中國蒙古語文研究學會會員,中國蒙古文學研究學會會員。從事民族教育工作四十餘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辛勤耕耘,桃李滿園。在教學工作中,潛心鑽研開拓進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不斷積累經驗,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職業道德。取得累累碩果。
1984年撰寫的《我愛草原——那裡有我的母親》,獲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文學二等獎。1984年散文《烏拉特草原贊》獲內蒙古日報社三等獎。主要著述有《蒙古語文正字法新說》等,中篇小說集《野人》等。
納·賽西雅拉圖
(公元1933~今),蒙古族,原名丹畢寧布;內蒙古巴林右旗人。著名駕御家、詩人。1948年入內蒙古自治學院學習。1953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1957年在內蒙古師範學院蒙古語言文學業餘研究班學習深造。先後在北京大學東語系和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任教,1987年晉升為教授,曾任系主任等職。1994年被評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
1952年開始發表詩作,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內蒙古分會,1984年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為國際蒙古學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理事。出版了《珍貴的禮物》、《第一個早晨》、《納·賽西雅拉圖詩選》、《兒童文學作品選》(四人集)四部詩集。此外,還發表了一百五十餘篇長短詩作和三十餘篇散文作品。出版了學術專著《蒙語詩的節奏研究》,發表了近30篇學術論文。主編出版了全國蒙文高校統編教材《蒙古文學史》(古近代部分)。主編出版了論文集《蒙古民俗研究》等。先後四次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和最高獎—“索龍嘎”獎。
納賽登
(公元1935~今),蒙古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宗教工作者。呼和浩特市郊區攸攸板鄉西馬素回村西烏素圖召管理組副組長,呼和浩特市郊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1944~1951年在長壽寺當喇嘛,學習經文,參加各項宗教活動,1980~1982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落實了黨的各項宗教政策,從事管理專院和保護文物古蹟工作。五十年來,他既是農民,又是佛教信徒,多數的時間從事佛寺活動,為了興旺發達佛教事業,保護蒙古族珍貴文化遺產,在工作上兢兢業業,遵照國務院《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按照黨的宗教政策。本著承認歷史,尊重現實的精神,努力為宗教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納忠倫
(公元1942~今),回族;雲南箇舊人。著名民族工作者。196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政治系哲學專業,即被分至中共雲南省委邊疆工作委員會工作。三十餘年來,除當過六年中學教師外,從民族工作隊隊員做起,較長時期從事統戰、民族、宗教工作。現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局長、第八屆雲南省政協委員、雲南省宗教學會副會長。撰有《多黨合作制與政治協商制的異同》、《雲南伊斯蘭教》、《堅持實事求是做好宗教工作》等文。
納音太
(公元1947~今),蒙古族;內蒙古上默特左旗人。著名先進工作者。內蒙古土左旗水泥廠水泥車間工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1976~1998年在土左旗水泥廠工作。他思想進步,工作積極。能夠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他在職工和民眾中享有較高威信。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公私分明,敢為人先,勇挑重擔。
納承宗
(公元1952~今),回族,筆名晨鐘;雲南昆明人。著名書法家。現在雲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從事圖書管理工作。受其父影響,自幼學習書畫。曾臨習過石鼓文、張遷碑、九成宮等歷代書家名帖。國畫專攻花鳥,以《芥子園畫譜》為學習範本,小有所成。青年時期,尤精於篆刻。初學宗秦漢,追溯秦漢璽印及封泥瓦甓,臨刻秦、漢、明、清各流派印章百餘方。吸取古人之精華,治印師古而不泥古。在創作的作品中,刀法蒼勁、古掘,既有書法之韻味,又有金石之氣息。章法疏密有秩,雄健奇崛,險而不怪。藝術創作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經長期實踐,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藝術生涯幾十年,辛苦耕耘,不追求名利,注意藝術道德。時刻不忘古訓“印人應胸有方正,身無媚骨”。為提高書法藝術理論,1984年參加了上海青年報舉辦的篆刻函授學校的學習。1985年在長安書法函授學校繼續深造。作品曾多次在省、市一級書畫展中展出。1985年被昆明市書法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1994年篆刻作品《天下為公》、《百團大戰》獲“全國圖書館系統書畫攝影展”佳作獎,該作品於同年9月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並於1995年7月在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全國圖書館系統書畫攝影展作品集》一書中發表。
1998年傳略和篆刻作品分別在香港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世紀美術家傳》(華人卷)和《世界美術集》(華人卷)收錄。1999年,篆刻作品《定國安邦》、《國泰民安》被編入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傳世名畫法書鑑賞》一書,並獲“傳世藝術大獎”。
2000年3月,傳略入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亞洲藝壇名流》一書。2000年6月,篆刻《龍騰盛世》、《千禧吉祥》、《黃河子孫》、《舞劍得神》、《儒雅將軍》等作品入選人民畫報社、中國文聯舉辦的“首屆世紀華人藝術展”。榮獲銅獎,被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
納森
(公元1961~今),蒙古族;內蒙古察右前旗人。著名中共黨務工作者。察右前旗政法委書記,察右前旗第十一屆人大代表。1982年8月~1985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中任教;1985年12月~1988年12月在察右前旗民委工作;1988年12月~1990年12月任平地泉鄉副書記。
1990年12月~1993年12月任呼和烏素鄉鄉長;1993年12月~1995年12月任三成局鄉鄉長;1995年12月~1998年11月任黃家村鄉書記;1998年12月至今任察右前旗旗委常委、政法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