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龍纏柱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16日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演出流程,道具特色,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榮譽表彰,表演活動,
歷史淵源
連城廟前紅龍纏柱,歷史悠久,是春節元宵民間娛樂活動的一種舞蹈形式,相傳由廟前鎮江氏六世祖江萬權(另一說為江氏十四世祖)初創。當時,廟前人為強身健體,捍衛家園,有習武之風。初創者認為連城有滾龍,可舞沒有燈;姑田有燈龍,有燈不可舞。於是,采其各長,自創一種可舞又有燈的紅龍。舊時民眾性的健身娛樂活動較少,紅龍纏柱就成為廟前當地春節元宵盛行的健身娛樂節俗活動。
江姓十五代江兆梁(另一說為十七世祖江流民)曾把此龍舞帶到廣東韶關的“福建會館”傳藝,並在韶關(當時韶州)的知府衙門內演出。
20世紀80年代,社會繁榮,廟前、廟上兩村就出過10條紅龍賽舞。
舞蹈特色
演出流程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七日期間出遊舞龍,初九日是廟前的廟會,晚上再活動一次,然後即待來年。舞龍時,龍頭、龍珠用草紙捻成、生油煮沸浸後的紙繩點上火,光亮透明彰顯紅色,龍身則用蠟燭或電燈點亮。每條龍約要五十多人參加,互相交替。出遊前,先在祖堂擺上五素五葷五糖果五水果、三牲(豬肉、全雞、目魚)、三杯茶、三杯酒設祭,並以敬燈社名義致祭。祭畢,紅龍先在祖堂舞上一出,然後到神壇,再到其他祖堂和百姓家舞演。
到演出點入門時,家家鳴放鞭炮迎龍進廳。表演時,舞者身著紅裝,緊系腰帶,在六件“蘇州鑼鼓”——花燈鼓、鐘銅、大絲鑼(二面)、小絲鑼、大鈸、小鈸等打擊樂的鑼鼓聲中,紅龍先在廳堂前點頭致禮,隨即龍頭退後,龍珠展開,開始珠戲龍,龍搶珠、進珠、逗珠、搶珠、轉珠、跌珠、藏珠、尋珠等一整套舞龍套路。因全龍與龍珠皆用紙繩點亮,整條紅龍顯得透明光耀。舞者翩翩運轉自如,龍身滾動忽高忽低,左閃右藏,仿佛真龍活現。龍頭與第一節龍身用一條2米多長的紅布連線,緊隨著龍珠用“四勾撥”武術的舞步,龍頭用武術“六九拳”或少林拳術“四平步”為舞步,兩者剛柔相濟,拆解迎對,騰挪撲閃,或退或進,忽左忽右,忽藏忽探,龍珠相逗。龍身及龍尾不舞動,只跟隨龍頭環行。有一珠開始,二珠並進,三珠搶行,四珠並進等套路。一般上下廳堂有四根柱頭(也叫四點金),從上廳開舞,走“8”字形,從左到右分別纏柱身,龍珠在柱上左右閃動,龍頭尋珠,隨後龍身纏住柱身,用一、二個龍珠在龍身或龍尾滾動點綴。龍珠、龍頭又相互嬉逗,動靜有別,進退自如,分外壯觀。每纏一柱,都要按搶一次珠的舞步多次起舞,從一珠搶到四珠,舞者或盤步如松、揮手雄勁,或騰躍俯身、翻轉靈巧,或蹬身藏珠、探珠戲龍,形成整套的戲龍纏柱的舞姿。
一場武術與舞蹈的表演,歷經20餘分鐘。這個紅龍纏柱的表演,每年春節都要按各自既定路線方向,每晚都演舞4—6小時。
道具特色
廟前的紅龍,由龍頭、龍尾、六節龍身和五個龍珠組成,全長十餘米。竹扎的骨架,以棉紙和有光紙糊就,配上紅蘭色彩;龍珠畫有各種花草;龍頭和龍身之間用一條紅布連線,各節留有空隙。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紅龍纏柱融武術、舞蹈、圖畫、音樂於一體,特色濃郁,具有觀賞性。
傳承狀況
每年春節的活動,演出前的先在古宗祠祭祀然後表演,表演時紅龍又要在廳堂前點頭致禮,這些都體現了客家的倫理道德觀念,故得以世代相傳。
傳承人物
黃俊烽、江光齡: 2019年6月10日被評為連城縣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紅龍纏柱”。
卓佛明:2021年7月19日被評為連城縣第七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紅龍纏柱”。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7年4月,在廈門集美大學舉行的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舞龍公開賽暨第13屆全國運動會舞龍項目福建省選拔賽上,連城廟前江氏“紅龍纏柱”舞龍隊獲得一等獎。
表演活動
1986年,參加龍巖地區“山茶花節”的舞龍表演。
2012年,受邀參加連城縣“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節”演出。
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三),連城縣廟前鎮第二屆客家民俗文化節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芷溪村開幕。舉行傳統的開幕儀式後,主辦者表演“紅龍纏柱”等傳統客家民俗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