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靈散,中醫方劑名。解毒劑。出自《古今醫方集成》。具有祛暑,開竅,辟瘟,解毒。主治中暑昏厥,頭暈胸悶,噁心嘔吐,腹痛泄瀉及暑穢瘟毒引起的中暑、流腦、乙腦、飲食中毒、霍亂、急性菌痢等。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急促,牙關緊閉,痰涎壅盛,或兼四肢不溫,面色青白,舌蹇,脈沉伏。臨床上治療中暑(昏迷)、飲食中毒、霍亂、急性菌痢等。
基本介紹
- 名稱:紅靈散《古今醫方集成》
- 出處:《古今醫方集成》
- 功用:祛暑,開竅,辟瘟,解毒
- 分類:解毒劑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註,重要文獻摘要,注意事項,
組成
雄黃、硼砂各120g,金礞石(煅)80g,硃砂、硝石(精製)各200g,麝香、冰片各60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1次。外用:適量擦患處。
功用
祛暑,開竅,辟瘟,解毒。
主治
中暑昏厥,頭暈胸悶,噁心嘔吐,腹痛泄瀉及暑穢瘟毒引起的中暑、流腦、乙腦、飲食中毒、霍亂、急性菌痢等。
方義
方中麝香醒腦,通竅開閉,辟穢解毒,為君藥。冰片辟穢,化濁開竅;金礞石豁痰開竅,平肝鎮驚,兩藥助君藥開竅醒腦,為臣藥。硼砂清熱化痰;硝石祛痰散結;雄黃辟穢解毒;硃砂鎮心安神,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祛暑、開竅、辟瘟、解毒之功。
運用
1、診斷要點: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急促,牙關緊閉,痰涎壅盛,或兼四肢不溫,面色青白,舌蹇,脈沉伏。
2、臨床常用於中暑(昏迷)、飲食中毒、霍亂、急性菌痢等。
使用注意
服藥期間禁食魚腥蝦蟹。
附註
本品色紅,療效靈驗故名。原方中有金箔,現已不用。(《中藥成藥學》)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新編中成藥手冊》:“本方麝香、冰片芳香走竄,開竅辟穢;雄黃辟穢解毒,硼砂清熱解毒;硝石瀉熱破結;金礞石清化痰濁;硃砂鎮心安神。備藥配合,辟穢解毒,開竅醒神之力頗強。對於暑邪內閉的突然昏倒,時疫霍亂吐瀉,山嵐瘴氣引起的神志昏迷,均有解救之功。”
2、《實用中醫方藥手冊》:“本方是一個解毒劑。功能辟瘟解毒,祛暑開竅。治中暑或感受穢惡之氣引起的頭暈胸悶,腹痛吐瀉,甚至昏厥者。另有武紅靈丹(《山西省中藥成方選輯》),較本方多蟾酥、金箔,功用相同,每用少許置鼻中。兩藥孕婦均忌用。”
3、《新編中成藥手冊》:“本品為溫開之劑,多用於中暑、中風、急救中常用。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急促,牙關緊閉,痰涎壅盛,或兼四肢不溫,面色青白,舌蹇,脈沉伏。表現寒閉之症,臨床用於腸炎、泄瀉、消化不良腹泄,水土不服,暈車暈船,中暑等因於暑濕或時疫瘴氣而致之昏暈、胸悶、噁心嘔吐等症,若以此佩帶身上可避疫氣。”
4、《家庭常用中成藥600種》:“神昏不清、腹痛吐瀉者,為受暑中惡。宜用紅靈散,或外用臥龍丹以助甦醒。”
5、《實用處方及非處方藥物大全》:“就是傷暑更為嚴重者,一般發病很急,多因在烈日之下,勞動時間過長;或長途旅行,或高溫車間工作,不注意防暑的情況下而發生的。病因為暑邪內侵,阻塞氣機,或津氣暴脫所致。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急促,出冷汗,手足發涼,可發生虛脫。應迅速搶救。治宜避穢、祛暑、開竅。可內服痧氣水,外用紅靈散,吹鼻取嚏等。”
6、《常用中成藥600解》:“紅靈散與行軍散均能開竅、辟穢解毒,二方均有麝香、冰片、雄黃、硼砂、硝石五味藥。但紅靈散又有金礞石,攻消痰積、平肝鎮驚,硃砂鎮心安神,故偏於祛痰鎮靜,適用於暑濕痧氣、中暑暈厥以及中風痰厥等症,行軍散中有牛黃,珍珠,清熱化痰、開竅鎮驚之力強,適用於中暑暈厥、神志不清之外,還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小兒、老人及體弱者慎用、不宜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