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
- 通高:8.1米
- 碑身高:7.1米
- 碑座:呈方形
博物館簡介,歷史,
博物館簡介
1936年4月25日,由賀龍、肖克、關向應、任弼時、王震等率領的紅二、六軍團,為實現北上抗日的偉大戰略,在石鼓、大同、新華、巨甸一線順利渡江北上,在麗江的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為緬懷先烈、激勵後人,1977年修建了紅軍渡江紀念碑,由台基、碑座、碑身、碑額等組成。碑通高8.1米,碑身高7.1米,碑座呈方形,邊長5.1米,分別寓意建軍紀念日、黨的生日和無產階級政權。碑頂置陶質紅五星,高1米。碑為方形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周嵌精磨大理石。正面集毛澤東手跡,陰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渡口紀念碑”字樣。背面刻:“英勇奮鬥的紅軍萬歲”後款識為“毛澤東”三字。基座正面摹刻毛澤東《長征》詩手跡。背面碑文327字,記述賀龍等率領的紅軍長征經過麗江,勝利搶渡金沙江的光輝歷史。基座置不鏽鋼欄桿,有望柱。碑座東西方各有八級石階可達其上。憑欄遠望、山河縱橫,萬里長江第一灣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歷史
1983年石鼓紅軍長征渡口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肖克將軍視察石鼓,為五個渡口標誌碑題字。
1985年政府修建了木瓜寨、木取獨、格子、士可、巨甸五個分渡口標誌碑。
1989年修建文物陳列室。
1997年4月被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1年對門樓進行彩繪。
1992年修建“之”字游路。
1999年又配套建起了採用著名藝術家“金沙水暖”為主題的紅軍渡江銅像,反映了當時紅軍渡江後與民眾依依惜別的情景,同年擴大景區綠化面積。
2005年1月被列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同年對東廂房進行全面維修。
2007年11月,根據“紅色旅遊”景區建設要求,由縣委宣傳部牽頭,擴建石鼓紅軍長征紀念館。同年對鐵虹橋進行橋面維修,並重新修繕木取獨、格子兩個分渡口。
2008年6月,五個分渡口被列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4月,玉龍縣文物保護管理所開始具體籌備內部展廳布置。其展覽以文字、圖片展覽為主,配合有部分實物展品。展覽以“四路紅軍長征”及紅軍過麗江為線索,以“紅二方面軍長征”和紅軍過麗江為主要內容,系統概述了紅一、二、四方面軍及紅二十五軍長征歷程,重點突出“紅二方面軍長征”及紅軍過麗江的歷史。展覽分成三個展室及室外展室部分:第一展室為綜述及紅一、四方面軍及紅二十五軍長征的情況,第一展室的實物以有關紅軍長征的圖書資料為主;第二展室重點介紹紅二方面軍長征;第三展室介紹紅軍長征過麗江的情況及紅軍長征部分將領簡介,第三展室的實物展櫃以紅軍過麗江時遺留的實物為主;室外及走廊展示長征詩詞、書畫等。同時,對紀念館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擴建和維修,如維修了建於清朝光緒十五年的鐵虹橋、在原有的基礎上分別維修和擴建了兩個展廳、修建了紅軍長征過麗紀念館標誌碑、紅軍亭、走廊、衛生間及後門等硬體設施,並多方徵集紅軍當年留下的文物及資料,充實了展覽內容和講解材料,進一步完善並最佳化了教育設施。
2009年5月,紅軍長征過麗紀念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