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緣草蛉(a feana Nav ás, 1929)是動物。體黃褐色,頭、顎唇須及觸角黃色,觸角第1節外側具紅色條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緣草蛉
- 界:動物界
- 目:脈翅目
- 食性:以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為食
- 拉丁學名:a feana Nav ás, 1929
- 分類等級:種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長10 mm,前翅長14 mm,後翅長12 mm。
前胸背板前窄後寬,兩側緣紅色,中後胸背板兩側黑色。足黃褐色。翅透明,無斑;後翅階脈內/外=4/6。
生活習性
草嶺是一類很普通的脈翅目昆蟲,成蟲和幼蟲(蚜獅)都是捕食性的,主要以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為食,也捕食蛾類幼蟲以及多種昆蟲的卵等。近年由於利用草嶺成功的防治了棉鈴蟲等多種重要害蟲而在國際上引起重視,我國許多地區也正在開展這方面的科學實驗工作。現根據生產上的需要,把有關材料和常見種類的識別,介紹如下,供作參考。一、草嶺的食性和食量 草嶺是多食性昆蟲,除捕食多種軟體的昆蟲和靖類外,也取食昆蟲排出的蜜露、植物蜜腺的分泌物和花粉等。所捕食的昆蟲包括同翅目(蚜蟲、介殼蟲、粉虱、木虱、葉蟬等),纓翅目(薊馬夕,鱗翅目(蝶和蛾類的卵和小幼蟲),鞘翅目(葉甲等甲蟲的卵和幼蟲),膜翅目(葉蜂的卵)等許多重要的農林害蟲。但也捕食一小部分益蟲,如雙翅目的食蚜蠅(卵和幼蟲)以及脈翅目的粉嶺(幼蟲和蛹)等,甚至可以同類互相殘殺,這點在飼養時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草嶺的食量是較大的,從文獻中可以舉出一些實例:在南京飼養觀察,大蚜獅(即大草嶺)幼蟲一生(8一10天)可食蚜蟲677 .6頭,成蟲(5一8天)平均可食蚜488.22頭,一個世代每個草螃平均能消滅10呼1.44頭蚜蟲。
分布範圍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