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桃村(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丁香鎮下轄村)

紅桃村(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丁香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桃村是隸屬於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丁香鎮的行政村。紅桃村有8個村民組,211戶,819人,全村占地面積15.7平方公里,其中山場2.35萬畝,耕地332畝,全村縱跨近15公里,有3個村民組坐落在海拔近800米的高山上,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的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桃村
  • 外文名:hongtao
  • 所屬地區: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丁香鎮
  • 面積:15.7 km
  • 下轄地區:紅桃村下轄8個村民組
  • 電話區號:0566
  • 郵政區碼:245100
  • 人口數量:819人
  • 車牌代碼:皖R
  • 方言:江淮官話及贛語
基本情況,科學規劃,最佳化環境,發展特色,加強發展,特色資源,獲得榮譽,

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紅桃村人民積極回響縣委、縣政府號召,以生態保護為重點,合理開發利用山區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茶,目前全村共發展杉木林8921畝,青檀1988畝,毛竹358畝,板栗、香椿、棗皮、杜仲等1700畝,茶園1750畝,人均有10畝杉木林、5畝經果林、2畝茶園、半畝中藥材。森林覆蓋率達到96.6%。紅桃村始終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千佳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村鎮、全國綠色小康村、全省優秀黨支部、安徽省百佳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紅桃村
紅桃村

科學規劃

紅桃村被確定為生態經濟示範村後,及時提出了要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重新看待紅桃的資源、發展現狀和已取得的成績。強調用生態經濟的觀念統一全村幹部民眾的思想認識,增強保護生態,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同時,著手制訂生態經濟示範村建設規劃。請農業、林業、生態等科技人員進村實地考察、調研,制訂了《石台縣紅桃生態經濟示範村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託,以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為突破口,圍繞山場合理開發,圍繞資源最佳化環境,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促保護,發展經濟,富民強村”的發展思路,並根據紅桃實際,擬定了5種生態模式。
一是生態林業建設模式:發揮山地資源優勢,開發利用山地,在封山育林的同時,營造經果林,擴大竹園、青檀、棗皮、杜仲等種植面積,在提高植被覆蓋,改善全村生態環境和村落景觀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立體農業發展模式:根據紅桃村耕地較好的實際,發展以茶業和中藥材為主的種植業,實現立體種植,在茶園中套種棗皮、板栗、杜仲、等中藥材,發展生態茶園,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三是庭院生態模式:以庭院為基礎,通過“林果一蔬菜一畜禽或豬一沼一茶(菜、果)”等生態鏈,發展循環經濟,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四是農村生態能源建設模式:大力推廣沼氣池和節柴灶,節約能源,減少闊葉林砍伐;五是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以茶葉、人工林木材、山野菜等加工為重點,加大技術技入,改進加工工藝,逐步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清潔生產,促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提高附加值,創自己的名牌產品。在老支書余結華同志的帶領下,紅桃村的發展曾創造了當時在池州地區農村推廣的“紅桃經驗”。
紅桃村被確定為全省第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後,該村又根據目前發展現狀進一步理清思路,確定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以加快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繼承和發展“紅桃經驗”為動力,加強村有機茶專業合作社和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壯大茶業經濟;依託本村豐富的山場資源,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提高農林產品附加值;加強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發展環保型工業和生態旅遊;加強文化、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建設,努力建設文明紅桃、生態紅桃、和諧紅桃,使紅桃更“紅”。按照這一發展思路,修訂完善了紅桃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年度目標。

最佳化環境

紅桃村地處深山,人均山場24畝。近兩年,紅桃村人在生態保護上採取了不少措施。一是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對闊葉林進行死封。制訂村規民約,全村9000多畝天然闊葉林除劃定極少量柴山外,其它一律死封,一年四季刀斧不入。二是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村里成立了護林防火領導組,由村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各村民組長和林場場長任成員,明確8名專職護林員進行巡查。同時設立封山禁牌、標語、提醒大家時刻不忘護林防火,保護森林資源。三是嚴格實行限額採伐,每年木材採伐量由過去的700立方米下降到200立方米。四是改變造林方式,由過去的“全墾造林”變為“穴式”造林,減少墾復面,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五是推廣使用沼氣、省柴灶、液化氣、太陽能,減少木材消耗。現在有80%農戶用沼氣、10%的農戶用液化氣、10%的農戶用省柴灶,僅此一項全村每年減少森林消耗1000多立米。由於不遺餘力地抓了森林生態和環境保護,全村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90.6%增加到現在的96.6%,優良的生態環境得到了省內外各界人士和來紅桃考察的日、美、德等外國專家的讚譽。2006年實施了德援項目森林可持續經營。去冬今春對1500畝用材林、經濟林的中幼林進行了撫育。又修建了3公里的林道。

發展特色

一是大力發展有機茶。紅桃村生態環境好,茶葉品質優,最適合發展有機茶。為此,他們幾番“走出去”、“請進來”,與有機茶認證機構和省內外茶葉出口企業聯繫,於2000年4月組建了紅桃有機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建立後,在茶園管理上全面推行“三禁三改”,即禁施化學農藥,改生態防治;禁施化肥,改施農家肥;禁打除草劑,改深溝吊槽埋青茬,並派員參加國家環保總局在南京、合肥、浙江舉辦的培訓班,學習有機茶栽培管理和加工技術,加快基地建設。在改善最佳化茶園生態的同時,積極編報材料,爭取國家和國際認證。經權威機構先後6次對紅桃村的茶葉、土壤等取樣檢測後,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有機茶生產證書、加工證書、貿易證書。認定的有機茶原料生產和加工基地2l35畝。到2007年,有機茶合作社共吸引全村及周邊共村10個村民組204戶、856人入社,共建有機茶基地2752畝,並全部通過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中心(OFDC)、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IMO)和美國(NOP)認證,全年共生產生態有機紅茶12萬公斤,綠茶1.1萬公斤全部銷往歐、美等地區。實現了茶農增收,集體增效的雙贏目標,2009年合作社實現茶農增收10.6萬元,創集體經濟收入12.5萬元。紅桃有機茶專業合作社還在池州市農村綜合改革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下半年又被評為省、市農村專業合作社先進集體。二是致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林業。紅桃村發揮山場、山地多的優勢,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人工營造用材林、經果林和棗皮等經濟作物,實施茶果、茶藥套種。實現生態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加強發展

多年來,紅桃村黨支部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始終把民眾的根本利益擺在首位,紮實提高為民辦實事的水平,有效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村黨員領導幹部無論在帶領民眾發展經濟上,還是在計畫生育、社會治安治理等工作上都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目前全村共有黨員33名,其中女黨員4名,具有本科學歷2人,高中4人,國中15人,支部會議室里,每個黨員都有一把刻有自己姓名的座椅,使他們切實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村黨支部還給每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年終進行評比,要求每個黨員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和保持先進性,讓民眾真正感受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實施了“雙培雙帶”、“農村創業帶頭人”和“素質提升”工程,新發展黨員都是有一技之長且樂於助人的農村能人。
黨員張結勝在發展苗圃取得成功後,無償地為周圍村民提供技術上的指導與服務,帶動他們發展苗圃。黨員余同結到上海市打工找到了致富項目,年收入達10多萬元,但他沒有忘記家鄉人,把一些村民帶到上海後積極幫助他們尋找工作。村“兩委”幹部還積極報名參加黨校函授學歷培訓,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全村“雙培雙帶”、“農村創業帶頭人”和“素質提升”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多年來連續被評為市、縣先進集體。紅桃村在設法讓村民“口袋”鼓起來的同時,還致力於村民“腦袋”的充實,以普法教育為抓手,在提高村民道德素質上下功夫,移風易俗,依法治村,打造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和諧之村,連續10年保持了“七無”村紀錄:即無流失學生、無超計畫生育、無刑事案件、無賭博、無偷盜、無封建迷信和無紅白喜事大操大辦。

特色資源

紅桃村,位於丁香鎮境內,距石台縣城37公里。一條10多公里山塢由淺入深串起數個美麗自然村,紅桃河穿村而過,流水淙淙,終日不息。秀麗的山水和革命老區的歷史,使得這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位於村口的“古銀杏”樹齡已逾千年,曲乾虬枝,古樸蒼勁,巨大樹冠如一把撐開的綠傘,遮天蔽日;樹下溪水潺潺,如奏絲竹。“九牛十八拖碑記”,位於黃坑組,碑刻年代雖久,但字跡隱約可見,其九頭牛十八趟才能拖完寶藏的神奇傳說更使此景點撲朔迷離。離此不遠的“石門”景點讓人匪夷所思,石壁間鑿有兩扇古老的石制大門上鑲有一對銹跡斑斑的門環,山風吹過,兩環相叩,鈴聲不絕於耳。“老虎潭”位於小南組,似老虎臥於小潭之中,頗為奇妙。還有“蘇維埃政府舊址”“金岩瀑”“神馬腳印”“螺螄形”等景點,均具有較高的旅遊觀光價值。作為“生態經濟示範村”,紅桃村利用優良生態環境,致力於綠色食品開發和生產。尤其是有機茶開發成效顯著,被國家環保局確定為“有機茶生產基地”。春茶上市季節,遊人來到紅桃,可體驗親手採制有機茶妙趣。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紅桃村(紅茶)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2019年12月2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20年9月,獲得“安徽省優秀村規民約”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