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古國研究

紅山古國研究

《紅山古國研究》是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山古國研究
  • 作者:馬海玉
  • 類別:考古理論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7320045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紅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考古學文化,就是在針對紅山文化的研究中,蘇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國文明起源的一系列重要論斷,紅山古國是連線考古學文化和後世中國文明的重要階段。本書試圖從紅山古國的自然環境背景、經濟模式、遺址聚落、勞動分工、原始信仰、社會形態等角度進行綜合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山地丘陵為主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形氣候
一 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總特徵
二 紅山古國時期自然環境總特徵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植物資源
二 動物資源
三 土壤資源
第三節 環境變遷
一 黃土台地發育
二 沙地面積進退
三 湖泊水位升降
第四節 紅山古國時期自然環境的重建
一 山地丘陵
二 黃土台地
三 有水沙地
第二章 漁獵採集為重的複合經濟
節 久遠的漁獵業
一 發達的細石器
二 豐富的骨蚌器
第二節 發達的採集業
一 石質生產工具
二 陶質生活用具
第三節 原始的種植業
一 石耜反映的原始種植業
二 植物考古反映的原始種植業
第四節 經濟模式的重構
第三章 人口流動頻繁的部落群體
節 相對密集的遺址分布
一 遺址分布概述
二 關於遺址分布和人群特徵的討論
第二節 稀疏分散的聚落布局
一 聚落布局分析
二 關於聚落布局和人群特徵的討論
第三節 結構簡單的房屋建築
一 房址結構分析
二 關於房址結構和家庭結構的討論
第四節 聚落布局的重構
一 東西向的文化交流
二 南北向的文化碰撞
第四章 社會化專業型的勞動分工
節 制陶業
一 陶窯區出現
二 陶器製作工藝
第二節 石器和骨角牙蚌器加工業
一 石器加工製作
二 骨角牙蚌器加工製作
第三節 建築業
一 聚落建築
二 祭祀建築
第四節 編織業
一 頭飾服飾編織
二 陶器紋飾編織
第五節 雕塑業
一 泥(陶)塑人像和動物像
二 石(玉)雕人像和動物像
第六節 制玉業
一 制玉流程的複雜性
二 玉器祭祀的專屬性
第七節 勞動分工的理論重建
一 低等級的勞動分工是經濟運行的基礎
二 高等級的勞動分工是上層建築的基石
第五章 敬天崇祖奉神的原始信仰
節 壇廟陵群與敬天崇祖
一 陵與祖
二 壇與天
三 廟與神
第二節 造像系統與崇祖敬宗
一 祖型奉祖
二 神像奉宗
第三節 玉器系統與敬天奉神
一 幾何形玉器類型及功能
二 動物形玉器類型及功能
第四節 彩陶系統與敬天崇祖
一 有底彩陶器類型及功能分析
二 無底彩陶器類型及功能分析
第五節 紅山古國原始信仰體系的重建
一 原始信仰體系的微觀分析
二 原始信仰體系的理論建構
第六章 文明曙光來臨的紅山古國
節 神本社會
一 神本社會的基本特點
二 紅山古國是神本社會
第二節 酋邦結構
一 酋邦社會的基本理論
二 紅山古國是酋邦結構
第三節 古國階段
一 古國階段的基本理論
二 紅山古國的運行機制
第四節 五帝時代
一 從歷史文獻分析前五帝時代和五帝時代中華文化格局
二 從考古發現分析前五帝時代及五帝時代中華文化格局
三 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的相互印證
第五節 文明曙光
一 關於文明的基本理論
二 紅山古國與文明曙光

作者簡介

馬海玉,1974年生,赤峰學院副教授,主持內蒙古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紅山古國的理論框架研究》、內蒙古自治區社科聯重點項目《興隆窪文化在中華早期文明中的地位研究》、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陶器紋飾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內蒙古社會科學普及方式的創新研究》以及赤峰學院紅山文化研究項目多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創新人才團隊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重點項目等十餘項;參與編著考古報告《查海—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發掘報告》,學術專著《中國古代玉石和玉器的科學研究》、《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等;在《北方文物》、《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和《紅山文化研究》、等輯刊文集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