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晚霞

紅外線晚霞

紅外線晚霞是指藉助現有的天文設備可以觀測到的超大質量黑洞碰撞後形成的天文奇景。這是2008年天文學家最新的天文觀測結果,這種晚霞能夠持續發光10萬年。這項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更早地發現黑洞發生碰撞的跡象。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數百萬至數十億倍,通常它們出現在像銀河系或更大的星系中心位置。像這樣的碰撞屬於宇宙中最猛烈的現象,黑洞碰撞後產生的能量遠超出宇宙所有恆星的能量之和。碰撞所形成的能量通常被認為以重力波形式釋放,在太空星繫結構形成難以捉摸的波紋,這些能被天文觀測裝置探測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外線晚霞
  • 設備:現有的天文設備
  • 現象超大質量黑洞碰撞後形成天文奇景
  • 發生時間 :2008年
簡介,未來,

簡介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傑里米·施尼特曼(Jeremy Schnittman)和朱利安·克羅利克(Julian Krolik)計算顯示,黑洞碰撞釋放的紅外線晚霞可持續10萬年之久。這種持續發亮的光環來自於叫做“吸積盤(accretion discs)”的濃密灰塵氣體雲,吸積盤位於黑洞周邊,向黑洞提供補給。
依據這項計算結果,當兩個黑洞發生碰撞,吸積盤中太空物質的軌道將被擾亂,導致粒子之間發生彼此碰撞。施尼特曼告訴《新科學家》雜誌:“碰撞之後氣體粒子在新的圓形軌道穩定下來,但這些氣體粒子又會被其他的粒子碰撞跳躍起來,在這個碰撞過程中氣體粒子損失了大量能量。”這些能量被轉化成X射線和其他形式的光,在它們最終形成紅外線之前會在吸積盤的氣體灰塵迷宮裡反彈跳動。只釋放紅外線
研究人員稱,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具備紅外線探測能力,可觀測到此類紅外線發光呈現絢麗晚霞的景象。施尼特曼說,“不同於其他太空紅外線來源,剛碰撞的黑洞不會發出X射線或紫外線,我們只需要找到紅外線來源即可。”未參與此項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坦·蒙諾尤(Kristen Menou)稱,這是一項非常吸引人的天文學研究。施尼特曼和克羅利克估計目前宇宙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碰撞形成的10萬多個可觀測紅外線來源。他們向《天體物理學雜誌》提交了這項研究。

未來

有朝一日天文學家將探測到由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發出的重力波,由於這種重力波的頻率非常低,目前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LIGO)無法探測到重力波的存在。一項叫做“雷射干涉儀空間天線(LISA)”的太空任務計畫可能會探測到黑洞碰撞產生的重力波,但是該太空計畫將於2018年啟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