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村(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紅光村)

紅光村(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紅光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光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下轄的行政村。以前土地大部分都是難以利用的泥窪、沼澤地,最初的主業是畜牧業養殖,1984年4月底,制定了新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分配製度等一整套改革方案,改變生產大隊管理模式,推行現代企業的公司管理模式,大力發展村辦工業,走工業化興村道路。

2011年12月21日,中央文明辦授予紅光村“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光村
  • 行政區劃代碼:230104111211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0000
  • 車牌代碼:黑A
建制沿革,政治,經濟,社會事業,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紅光村的前身哈爾濱市太平區團結公社紅光畜牧場,是1955年由紅光畜牧生產合作社、大眾畜牧生產合作社和太平區漁業社,三社合併而成。

政治

以前土地大部分都是難以利用的泥窪、沼澤地,最初的主業是畜牧業養殖,1978年,徐在山帶領村民辦起村辦企業紅光鍋爐廠,給周邊企業做配套,紅光村由此邁出了從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社向村辦工業轉型的第一步。1984年4月底,制定了新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分配製度等一整套改革方案,改變生產大隊管理模式,推行現代企業的公司管理模式,大力發展村辦工業,走工業化興村道路。2004年,紅光鍋爐廠進行現代產權改造,由全體村民控股股權改造後的紅光村,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家“政企合一”的行政村。

經濟

成立紅光鍋爐廠,躋身全國工業鍋爐行業1700多家企業前十位,全國風電塔架製造前三強,村辦集體企業員工1160人,每年鄉政府繳納稅費四五千萬,總資產已達到10億元。2016年,紅光鍋爐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同研發填補國內空白、國際首台套232兆瓦的環保節能型熱水鍋爐,可帶動330萬平方米、近5萬戶居民的供暖,熱效率高於國家高效節能鍋爐標準2.1個百分點,減少煤耗量3%以上。

社會事業

1991年元旦,當時紅光鍋爐廠的一件大事轟動了全省,全廠所有村民都有了自己的樓房,村民每年按股分紅,少者兩三千元、多者一兩萬元,每人都有醫保社保。除此之外,村集體還每人每月補助1000元文體娛樂費。,紅光村已建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兩座高大靚麗的紅光村牌樓;建成了體現金元文化的3座古裝景觀亭、百米風景長廊和千米文化牆。鋪設的環村水泥道路縱橫交錯。流經紅光村2公里的阿什河兩岸,計畫打造中華風情園。沿江修建了亭台樓閣,配建了一處總面積3000平方米的社區科技文化樓。紅光村社區,高樓林立、道路縱橫、亭台樓閣、柳綠花紅,已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做到了少有所學、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已步入了小康生活。
紅光村
紅光新村

著名人物

徐在山:紅光村黨支部書記、紅光鍋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紅光村
徐在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