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貝克

約瑟夫·貝克

約瑟夫·貝克波蘭語Józef Beck;1894年10月4日於華沙—1944年6月5日於羅馬尼亞斯特內什蒂),是波蘭政治家外交官軍官,與約瑟夫·畢蘇斯基的緊密政治夥伴。他在1930年代擔任波蘭外交部長,這也是他最為著名的身份,在任時,他被捲入與納粹德國的領土爭議,最終導致後者對波蘭的入侵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瑟夫·貝克
  • 外文名:Józef Beck
  • 國籍:波蘭
  • 出生日期:1894年10月4日
  • 逝世日期:1944年6月5日
  • 職業:政治家,外交官,軍隊上校
簡介,生平,早年,外交部長,通向戰爭之路,

簡介

約瑟夫·貝克Józef Beck(1894年10月4日華沙 - 1944年6月5日,羅馬尼亞)波蘭政治家,外交官,軍隊上校,他和約瑟夫`畢蘇斯基關係密切。是波蘭那個時代的一群小獨裁者中的一員,20世紀30年代他是波蘭外長。他和希特勒的衝突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生平

工程學院學生,一戰時加入畢蘇斯基的軍隊,1917年畢蘇斯基因拒絕宣誓效忠德皇被拘留時,他僥倖逃脫了,波蘭獨立後,他成為炮兵上校,1922年任駐法國武官,但1923年就被法國當局以間諜行為的罪名驅逐出境。1926年他幫助畢蘇斯基發動獨裁政變,負責軍事部,1930年任副總理兼外交部副部長,1932年以後任外交部長,1935年畢蘇斯基死後他和以總統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軍隊總監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儘管有“最狡獪莫測的政治家”的“美譽”,約瑟夫·貝克思路卻從來沒有什麼前瞻性。他與大多數波蘭人一樣是激烈反俄的,但他的另一個特點是也非常不喜歡法國人。
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
在這個年代裡,波蘭同法國關係的削弱,除了波蘭人的背叛,當然也還有更深的理由。儘管法國還是歐洲秩序名義上的主導者,但在20—30年代歐洲經濟的高速成長中,法國已經被德國、蘇聯這樣的國家越來越遠的拋在了後面,而且法國連邊境附近的萊茵蘭非軍事區都無法保護,又如何能維護千里之外波蘭國家的安全?因此約瑟夫·貝克和希特勒的德國打得火熱。從歐洲的版圖的重新劃分中分一勺羹:20年代波蘭以戰爭未能奪取的捷克斯洛伐克煤炭豐富的特申地區(約650平方公里),在慕尼黑會議後,被德國元首大度的賜予了波蘭。
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
不過,貝有治外法權的公路和鐵路經波蘭走廊把德國本土與但澤和東普魯士連線起來。同時德國還希望波蘭參加反克上校左右逢源的外交遊戲並沒有成功很久。1938年10月24日,慕尼黑會議之後不到一個月,里賓特洛甫捷建議波蘭和德國應該全面解決以前的歷史問題。德國人的條件是但澤市必須“歸還”德國,德國將用享共公約對付蘇聯作為回報,德國情願把波德條約從10年延長到20年,並且擔保波蘭的邊界完整。波蘭終於明白自己要成為下一個犧牲品了,比起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樣的國家,波蘭人選擇了戰鬥,但結果是波蘭的滅亡,他流亡羅馬尼亞,最後死在那裡。

早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貝克是工程學院的學生。一戰爆發後,貝克成為1914年10月由畢蘇斯基建立的秘密組織,波蘭軍事組織(Polska Organizacja Wojskowa,簡稱為POW),的成員。貝克在1914年加入波蘭軍團第一旅,直到1917年為止,他也是畢蘇斯基的副官。後來這個旅遭到拘留,而貝克逃離了這次牢獄之災。後來波蘭重獲獨立,貝克被任命為一個炮台的指揮,並被委派到總參謀部。貝克在1922年至1923年擔任駐法國大使館武官。法國人厭惡貝克到了散布關於他的謠言的地步。1926年,他幫助發動五月政變,將畢蘇斯基帶入了波蘭的權力中心。
貝克在1926年至1930年間擔任波蘭軍事部長參謀,在1930年至1932年間擔任副總理與副外交部長。貝克隨後接受畢蘇斯基的培訓以貫徹波蘭的外交政策,並在1932年擔任外交部長,他到二戰爆發前都擔當這個職位。

外交部長

外交事務方面,貝克試圖與波蘭的兩個強鄰德國蘇聯在外交關係上保持良好平衡。因此,他在1932年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在1934年1月簽署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他尋求法等西方勢力對波蘭安全的保證。他在這一領域的突出成就是在1939年春,德國已決心發動戰爭的事實越發明顯時,獲得英國的安全保證,以及法波聯盟的重建。貝克的政策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但的確能使德國因其對波蘭的戰爭而被捲入與西方勢力的衝突。
貝克憎惡協約國在1919年《凡爾賽條約》中向中歐各國強加的,旨在保障猶太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立陶宛人和德意志人等少數民族權益的《少數民族條約》。貝克堅稱,當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被迫保障他們各自的德裔少數民族時,德國和蘇聯內的波蘭裔少數民族都沒有受到的如此保護。另外,貝克對德國等國家利用少數民族條約向鄰國施壓,並干涉波蘭內部事務感到憤怒。1934年9月,在國際聯盟蘇聯加入後,貝克宣布退出少數民族條約。
很大程度上因為國際聯盟是少數民族條約的主要擔保者,貝克極度厭惡國聯,很少掩飾對其的鄙視。如果不是因為當波蘭遭受侵犯時,國聯盟約的共同防禦條款將會對波蘭有利,貝克會讓波蘭退出國聯。貝克雖不認為上述情況可能性很大,但他還是因為國聯盟約可能對波蘭有利,而將波蘭留在國聯。
1935年,畢蘇斯基去世,由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將軍(後來成為元帥)、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總統和貝克自身領導的各畢蘇斯基派勢力達成權力分配協定。這三個勢力有效地支配了薩納齊亞體制並共治波蘭至二戰爆發。貝克在形成波蘭外交政策上或多或少地不受約束。因為內部的私人恩怨,統治集團的穩定性受到削弱,而且在1930年代末,上述三人中無人能夠完全鞏固其統治地位。史學界經常稱1935年至1939年間這一段時期為“沒有獨裁者的獨裁”。
貝克也積極地探究他的導師畢蘇斯基的“海間聯邦”(Międzymorze)理念的可行性,所謂海間聯邦是從波羅的海延伸至黑海東歐國家聯盟,而後來則改為從北冰洋延伸至地中海。如果這個政策實現,那么這個夾在德國與蘇聯之間的海間聯邦其實力足以阻止兩國的軍事入侵。貝克意識到在當時建立如此的歐洲超大國是不可行的,但他準備建立一個由波蘭領導的外交集團,稱為“第三歐洲”,這也許會成為海間聯邦的核心。
貝克的“第三歐洲”外交理念包括由義大利波蘭南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組成的集團。貝克在擔任外交部長時為實現“第三歐洲”花費了其大部分精力。他的努力最終失敗的原因是:
  • 與波蘭相比,義大利和匈牙利更傾向於與德國結盟;
  • 羅馬尼亞與匈牙利在特蘭西瓦尼亞方面的衝突使兩國注定不能在一個集團內;
  • 法西斯義大利與匈牙利都希望瓜分兩國之間的南斯拉夫,使羅馬、布達佩斯和貝爾格勒決不會處在統一戰線;
  • 希望與波蘭建立“第三歐洲”的四個國家無一願意接受波蘭領導。

通向戰爭之路

1936年,民族統一陣營(OZON)成立,但貝克拒絕加入。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對與波蘭結盟不感興趣。貝內什稱,貝克在成為外交部長時提議建立反德同盟,但遭貝內什拒絕。貝克在1934年試圖再次解決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分歧。貝內什將德波互不侵犯條約視為“在背之芒”。貝克厭惡捷克斯洛伐克及其外長(後任總統)愛德華·貝奈斯,而後者對前者的感覺也是如此。相反,貝克與匈牙利攝政王霍爾蒂·米克洛什上將關係很好。貝克經常玩笑性地考慮把斯洛伐克放回匈牙利(除了其中一小部分歸波蘭所有),但從未試圖真這么做(除去1938年至1939年間波蘭與匈牙利合作,通過侵吞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使兩國重新毗鄰,參見第一次維也納裁定)。1930年代,波蘭從來沒有好的時機以與捷克斯洛伐克聯盟,而貝克與貝奈斯之間的私怨又使兩國同盟些許的曙光破滅。雖然如此,有人主張這並不是因為兩人私怨,而是貝克認為只有法國能夠幫助波蘭抵抗德國,因此波蘭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關係並不重要。
1950年代初,英國歷史學家劉易斯·伯恩斯坦·納米爾爵士與前法國外長喬治·邦奈在《時代文學補遺》雜誌(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上進行重要的歷史辯論。納米爾稱,邦奈不理睬貝克在1938年5月提出的,讓波蘭在遭到德國入侵時獲得捷克斯洛伐克援助的提議。邦奈否認貝克曾提出如此提議,這讓納米爾指責邦奈意圖篡改記錄。納米爾在1953年以如下語句結束這場辯論:“波蘭的提議,是因其有價值而提出的,但先遭政治家邦奈破壞,後遭歷史學家邦奈抹消。”
貝克在二戰發生前的幾個月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堅決拒絕納粹德國所提出的讓波蘭加入針對蘇聯反共產國際協定,使波蘭免受納粹的擺布,他也拒絕讓納粹修建經過波屬波美拉尼亞直達東普魯士的域外高速公路,保住對波蘭至關重要的直抵格丁尼亞港的波蘭走廊,同時拒絕希特勒經常利用的所謂尊重波蘭邊界並使其與納粹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延期的條件,拒絕德國對但澤自由市的領土要求。
甚至在1937年,希特勒仍繼續向貝克保證德國對但澤沒有領土要求。但在1939年初,希特勒改變了其早先的立場,提出對但澤的要求,另外提出不會動用武力。1939年4月,貝克在倫敦對英波互助條約的內容表示同意。貝克在1939年5月5日發表了其著名的演講,拒絕德國的要求,而當時據阿道夫·希特勒出兵波蘭還不到四個月。
“和平是珍貴而值得去追求的。我們這一代已經歷太多血雨腥風,當然渴望和平。但是和平,和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東西一樣,是有價的,雖然高但仍可計量。我們波蘭人不知道什麼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爭取和平。只有一件事,對人的一生、對民族、對國家,是無價的。這,就是榮譽。”
但是,對希特勒而言,波蘭是否接受德國的要求不是問題,這都能達到使德國與蘇聯接壤的目的。不論這個目的是通過與波羅的海國家的聯盟達到,亦或是使它們被德國或蘇聯吞併,從原則上講,都沒有關係。
同樣,貝克拒絕英國提出的關於與法國和蘇聯合作的協定。因此,波蘭與它的兩個強鄰之間都保持著相對中立的關係。
之後,英國又提出了第三條提議,保證如果波蘭邊界受到侵犯,英國會支持波蘭政府。這回貝克接受了。
希特勒與英國聯盟的希望破滅了,他於是將他的精力集中於蘇聯,德國與蘇聯此後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試圖在不久決定開啟西方戰場後穩定蘇聯的情況。
同時,英法也尋求與蘇聯的同盟。但當德國願意提供給蘇聯相當可觀的利益,包括東歐的大片領土與芬蘭時,同盟國在條件有限,政治環境撲朔迷離的情況下,只得默許蘇聯利用波蘭領土(事實上,只是在蘇德兩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一事已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同盟國才讓貝克一方做出這種些微的讓步)。
2009年,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宣稱貝克是德國特務。波蘭媒體對此番言論表示極度憤慨。
二戰
在德國入侵波蘭,二戰正式爆發後,貝克要求波蘭盟友(英國和法國)確定參戰支援波蘭的日期。波蘭在1939年9月被它的兩個強鄰占領,形成該國在歷史上有名的“第四次瓜分”,隨後,貝克在1939年9月17日至18日與波蘭政府餘部撤至羅馬尼亞,在那裡他被當局拘留。貝克在獄中寫下一卷回憶錄《最終報告》(Ostatni raport)。
貝克在1944年6月5日因患肺結核,於羅馬尼亞斯特內什蒂去世貝克之子安德熱活躍于波蘭社區。
對貝克的批評受到歷史學家的質疑。諾曼·戴維斯稱它們“言過其實”。彼得·斯塔胡拉認為其“張冠李戴”。他的政策也受到安娜·欽恰拉的支持。
1991年5月,貝克的遺體被送回波蘭,葬在華沙波萬茲基軍事公墓,這也是波蘭紀念偉人和勇士的先賢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