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頻道《記住鄉愁第二季》

紀錄頻道《記住鄉愁第二季》

《紀錄頻道〈記住鄉愁第二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共60集,導演是(編導)董倫峰、陳建斌、董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錄頻道《記住鄉愁第二季》
  • 類型:紀錄片
  • 導演:編導)董倫峰、陳建斌、董萌
  • 集數:60 集
  • 線上播放平台:中國中央電視台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

劇情簡介

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是一部以看得見的傳統村落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託,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大型紀錄片。

分集劇情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1 第一集 郭亮村——自強不息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愚公移山”故事發生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南太行山區,是講述一個關於奮發進取、自強不息的故事。在這裡有一座古樸清秀的小山村,一群被稱為“現代愚公”的人們生活在這裡。據輝縣縣誌記載,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郭亮曾在此駐紮,村莊因此得名“郭亮村”,大批郭亮村先人為躲避戰亂遷居於此。這些人在險峻的絕壁邊緣,用一塊塊石頭、一張張石板建起了100多座獨具風格的太行石屋,成為奇特的“崖上人家”,郭亮村也被稱為“絕壁上的村莊”,本期節目由此展開。(《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103 第一集 郭亮村——自強不息)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2 第二集 廉村——清正廉潔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廉村,原名石磯津,公園502年,為了躲避戰亂,南朝光祿大夫薛賀帶領族人遷居此地。廉村的“廉”,是唐肅宗感念薛令之的清白自潔而賜名得來。由此,廉村人以“廉”為榮,恪守“廉潔自律”的祖訓。祭拜儀式中,重現薛令之金榜題名風光游村的情形是重要環節。廉村人才輩出:宋朝抗金英雄陳最,剛正不阿;江西吉水縣令陳昇為官清廉等。廉村古樸中透著活力,崇廉倡廉,傳承千百年。(《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2 第二集 廉村——清正廉潔)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4 第三集 吞達村——常懷感恩之心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吞達”在藏語裡指“吉祥之地”,吞達村一個靜謐的小村莊,坐落在西藏自治區中南部雅魯藏布江北岸。1300年前,吞達村祖先遊牧至此,見山朗水清便定居下來,如今村莊有200多戶人家,村民每天早上在古老的木桶上繫上一條潔白的哈達,表示帶上了一份純淨的心意,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天的生活由此展開。吞達村村民懷著對天地自然、先祖恩澤、鄉鄰溫情的感恩之心守護者自己平靜美好的生活。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4 第三集 吞達村——常懷感恩之心)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5 第四集 三門源村——睦鄉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浙江龍游“飯甑山”下,三門源村。山上清泉飛流而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滋養著兩岸的人家。北宋時期,葉氏祖先為躲避戰亂遷居此地,翁氏家族在南遷途中,見葉家待客謙和有禮,便定居在白虎山旁。從此,葉翁兩家和睦相處千年。葉氏“宗族之興以禮讓”,翁氏“有無相通,守望相助,視一鄉如比鄰,視比鄰如一家”。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5 第四集 三門源村——睦鄉鄰)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6 第五集 勐景來村——溫和處世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每年的十二月中國大部地區已是寒冬,但此時雲南省最南端的西雙版納才剛走過濕熱的雨季。位於中緬邊境線上的打洛江水量依舊沒有減少,浩浩蕩蕩地流向下游的瀾滄江。勐景來村就坐落在將變得平壩上,水氣瀰漫,人們要到中午才能見到太陽。這裡人與自然平等相處,鄰里之間平和相待,夫妻之間平靜相守,溪水與江河滋潤著秀美的家園,溫柔地流淌在傣家人的血液里。勐景來村秉承著溫和處事的生活態度,將沿襲了千年的傳統世代相傳。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6 第五集 勐景來村——溫和處世)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7 第六集 南岩村——知難而進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福建安溪的南岩村,被稱為“鐵觀音之鄉”,村民大都姓王。唐代末年,王姓先祖王審知帶領族人自中原南遷到福建,五代十國時建立閩國,被稱為“開閩聖王”。福建閩南地區山高林立,土地稀少,王氏先祖並不放棄,而是開山種茶,繁衍生息。在南岩村看來,吃苦耐勞,敢於拼搏是立足這片山林的根本。這也成為王氏家族教導子孫的處事原則和行為規範。王三言走上了茶農兼茶販的生活。(《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7 第六集 南岩村——知難而進)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8 第七集 羅鳳村——以誠為美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秀美村莊叫羅鳳村,羅鳳江歷史悠久,古樸清幽,靜謐安詳,這個村還有一個引以為傲的名字叫“誠信村”。名字的由來源於這裡一種獨特的貿易習俗。這裡的村民都有自己的菜園子,他們都會把菜地里吃不完的青菜拿到集市上出售,來到集市的固定樹下,就會把菜籃子、小竹簍和價格掛在樹上,之後人就會離開,人們買完菜之後就會把錢放在竹簍子裡,“誠信村”之名由此而來。羅鳳村認為誠信是安身立命之本,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習俗在光陰的流轉中一代代延續著,生生不息。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8 第七集 羅鳳村——以誠為美)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9 第八集 單家集——回漢兄弟 親如一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據《平涼府志》記載,單家集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單姓回族在明代遷居至此,得名“單家集”是因為古絲綢之路的一處驛站,清代初期形成商業集市,明國時期發展為靜寧縣第一重鎮。98%的村民都是回族,村裡的大清真寺彰顯著伊斯蘭特色。回漢之間的經濟友好往來,促進了生活各個方面的融洽團結。回漢之間的團結、融洽,不僅僅在歷史裡,在市場上,在節日的祝福聲中,它也融在了最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生活里。(《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09 第八集 單家集——回漢兄弟 親如一家)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1 第九集 大余灣村——節儉有餘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26歲的余軻在湖北武漢工作,他剛在城市裡辦完婚事,按照當地的風俗,他要帶著媳婦回到大余灣村回一趟老家。大余灣村位於木蘭山腳下,大余灣至今保留明清時代石砌宅子數十幢,村民們依舊過著質樸平靜的生活。大余灣村先人系余姓大戶,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詔令贛湖大移民時,於洪武二年從江西婺源、德興一帶遷徙到如今的木蘭川,在余氏宗譜上有明確的記載。當初之所以選擇在此定居,是因為認定這個灣子是一塊極為罕見的“風水寶地”。(《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1 第九集 大余灣村——節儉有餘)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2 第十集 和順——德智並育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明朝洪武年間,四川、湖南、江蘇、江西等地的將士來到和順屯軍戍邊,安家落戶的同時,也帶來了尊師重教、崇尚詩書的中原文化。幾百年來,逐漸在這個鄉村孕育出超前的教育思想。寸樹聲創建益群中學,將“艱苦樸素,勤學愛勞”作為校風。文化浸潤鄉土,教育澤披後世。400多年前,村民開始“走夷方”,去緬甸、印度等國闖蕩。(《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2 第十集 和順——德智並育)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3 第十一集 東明村——一門尚義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東明村坐落於浙江省金華市鄭宅鎮,水龍節是這裡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個節日。水龍是該村舊時的滅火工具,為了檢驗設備是否正常,鄰近村莊的五條水龍每年都會聚集在一處進行一場比賽。明朝末年,一場大火差點將東明村毀於一旦,先祖們發明了水龍,義務為附近村莊滅火。隨著時代變遷,雖然水龍滅火方式逐漸被淘汰,但是為紀念祖先義舉,傳承“義”的精神,水龍節被保留下來。該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鄭義門”,鄭氏家族所奉行的尚義之風、追求一品的齊家思想代代流傳,深深影響著現在每一位義門子孫。(《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3 第十一集 東明村——一門尚義)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4 第十二集 沙溪村——心慈向善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沙溪村位於南海之濱,明代以前,這片水域曾因洪澇不斷,貽害一方。明嘉靖七年,薛中離利用自身的威望,召集鄉民疏通河道,將兩河貫通。後人為紀念薛中離的善舉,將這條溪命名為“中離溪”,曾經的患溪變成了福溪、善溪。20世紀80年代,瘟疫席捲全村,將老爺廟改為臨時善堂,為村民治病。慈善家陳慈黌不著痕跡的施捨。陳偉南興教辦學的夙願在這裡開花結果。(《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4 第十二集 沙溪村——心慈向善)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5 第十三集 張店村——重教啟智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張良,因滿腹韜略成為漢代開國功臣,譽滿天下,也因超群智慧,果斷功成身退,拋名棄利、辭官歸去,而他的後人們則在依山傍水的河南省平頂山市張店村生息繁衍,同時也將他的傳奇和智慧代代相傳。已有千年歷史的張店村是一個僅有3000人的小村落,但恢復高考後至今,村里考出了500多位大學生,可見張店村人很注重文化教育和祖先智慧的傳承。每年四月初十為村里孩子們舉行的破蒙啟智儀式便是這種傳承最好的見證。這天,孩子們會聚集在張良像前,和長輩一起誦讀祖訓並學習先人謙卑處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5 第十三集 張店村——重教啟智)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6 第十四集 羊樓洞村——誠系百年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位於赤壁市區西南26公里的羊樓洞,為湘鄂交界之要衝,明清之際系蒲圻6大古鎮之一,為“松峰茶”原產地,素有“磚茶之鄉”的美稱。本節目從中國傳習幾千年的“誠信”文化入手,以羊樓洞茶馬古道興盛發展的歷史與誠信文化“信於人”、“不欺人”、“誠於心”、“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形成雙軸線講述村落的故事。以羊樓洞“茶”文化為主線,以五個不同的人物和故事為主體,梳理“誠信”文化的外在形式與核心實質,既有誠信文化的傳承,也注重表現當地今天的誠信。(《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6 第十四集 羊樓洞村——誠系百年)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8 第十五集 五家村——務勤儉 禁奢華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一提到五家村,讓人腦子裡不斷地閃現“不洗盤子”四個大字以及五家村人是怎樣靠著先祖的一句訓誡打敗眾多競爭者走上“行業巔峰”的場景。韓德雅是五家村韓氏後人,他時刻謹記家風,恪守祖訓,將祖輩的訓誡教導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當中。因著對祖訓的深刻領悟和父親的諄諄教誨,他在作畫時用來蘸墨調色的盤子從來沒有洗過,而一直在作畫上頗有造詣的他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獨特的作品風格。另一位五家村人許興耀,他是上里鎮一等一的木匠,木活做得精巧細緻、古樸講究。但奇怪的是,他之所以成為全鎮最受歡迎的木匠,除了手藝,竟然是因為一個保持了50年的習慣。這個習慣來自祖訓的教導和師父的訓誡,是五家村傳承千年仍然家族興旺的根源所在,同樣也是韓德雅“不洗盤子”的原因。(《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8 第十五集 五家村——務勤儉 禁奢華)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9 第十六集 喜洲村——立學育人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雲南的大理白族在雲貴高原上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可究其文脈卻要從相距大理古城18公里的一個小村落喜洲村說起。“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千百年來,喜洲村民始終沿襲並奉行著祖輩“立學育人”的傳統。喜洲人一直牢記祖輩教誨,無論求學還是經商都秉持“立學育人”的傳統,因此清中期以後因著茶馬古道的繁榮逐漸興盛的“喜洲商幫”仍然將教育後輩與人才作為發展的根本,走南闖北甚至遠赴重洋的經歷也讓他們在教育上有了更開放的眼界。(《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19 第十六集 喜洲村——立學育人)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0 第十七集 歇馬村——古今勵學 一脈相承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歇馬村背山面水,風景優美,位於廣東省恩平市聖堂鎮,因整個村子外形似駿馬而得名。梁撫民的孫子梁江便是歇馬村梁氏的開村一世祖。歇馬村先祖對於祖輩“勵學”觀念的沿襲和對後輩“學習文化、加強修養”的期許也體現在對村莊的布局上,街巷的走向和巷口的開向都十分講究,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歇馬村村民謹遵先祖遺訓,認為讀書是維繫整個家族凝聚力,提升整個家族層次,改變家族命運最穩妥的方式。因此,村子裡有了“學谷制”,有了“勵志園”,有了“騎在馬背上的舉人村”這一個響亮的稱號,有了每年都會舉行的延續了400年的傳統儀式。(《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0 第十七集 歇馬村——古今勵學 一脈相承)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1 第十八集 上莊村——慎獨修身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始建於宋金時期的山西省陽城縣上莊村,坐落在太行山脈可樂山下。在這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小山村里,每到初冬時分,閒下來的鄉親們都會聚在一起,排練古裝秧歌劇《天官回家》。天官大人指的是明代從這裡走出去的禮部尚書王國光。王國光前後從政四十年,萬曆年間輔佐張居正實行改革,對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王國光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流傳了千百年的修身教育是分不開的。(《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1 第十八集 上莊村——慎獨修身)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2 第十九集 草塘村——守護“祖宗海”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從明朝開始,草塘村的先祖就開始了乘風破浪、遠航捕撈的旅程,這片他們世代耕耘的南海,被稱為“祖宗海”。世世代代守護“祖宗海”,不光是草塘村漁民堅守的祖訓,也是600多年來草塘村的文化根基,更是南海乃中國固有領海、領空的歷史傳承。對於這片海域給予的饋贈,他們沒有貪婪的索取,而是通過休漁期停止捕魚、潛捕的方式保證海域的可持續再生,從而在“祖宗海”的養育下繁衍生息、代代相傳。(《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2 第十九集 草塘村——守護“祖宗海”)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3 第二十集 陸巷村——代代向學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陸巷村村民現在的生活內容好像和南宋剛遷居到這裡的先祖們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打漁曬網,生火做飯,安靜而閒適。陸巷村背山面湖,東邊是莫厘峰,南邊是碧螺峰,西邊是太湖,南宋時漸成村落,古往今來,這個小山村先後走出過46位舉人,41位進士和兩位狀元,近代從陸巷村走出去的院士與教授已達60多位,這在中國的村落當中是極為罕見的,所以這裡也被譽為“宰相故里”、“進士教授之村”。這些都得益於古村里一直流傳著的“以學立業,崇文重教”之風。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3 第二十集 陸巷村——代代向學)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6 第二十二集 南長灘村——規矩傳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交接地帶,是一片荒蕪貧瘠的大山,但是在崇山峻岭間卻藏著一個被黃河環繞的小山村-南長灘,按照當地的俗語,八月十五中秋節過後,就是南長灘一年中最忙的日子,有幾百年歷史的梨園、棗園,都在這個季節收穫,各家各戶全體出動,打棗、摘梨。南長灘有一個傳統,村里一旦有長者亡故,全部村民都要停工,共同操辦喪事。(《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6 第二十二集 南長灘村——規矩傳家)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8 第二十四集 煙橋村——恪守本分行正道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廣東佛山煙橋村的祖祠里正在舉行一場成人禮儀式,這些年輕人即將告別天真稚嫩的少年時代,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在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帶領下,年輕人立下誓言,要把先賢的美德傳承和發揚下去。600多年前,煙橋先祖從廣東江西交界處的南雄,遷徙至此,因村落狀如飛燕取名“燕橋”,清中期改稱“煙橋”。如今,600多位何氏後人,在這裡過著和諧安逸的生活。(《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28 第二十四集 煙橋村——恪守本分行正道)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30 第二十六集 金圭塘——崇文重教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廣西博白縣頓谷鎮金圭塘王氏家族都要在祠堂里召集族人,祭祀先祖。2015年是金圭塘王氏家族始祖履坦公誕辰411周年,王氏祠堂落成358周年。按照傳統今年正逢五年一次的大型祭祀,所以儀式格外隆重。祭祖儀式由族中負有名望的長者宣讀祭文,講述家族歷史,宣講家規祖訓,祈求先祖保佑後代平安興旺。(《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430 第二十六集 金圭塘——崇文重教)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2 第二十七集 塘東村——忠義傳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塘東村隸屬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一個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南宋理宗景定元年塘東村始祖,以“我居塘之東”而名“我東”即我東公,我東公初居伏獅,即東井後遷於前踞“伏獅”後屏寶蓋的池塘之東繁衍拓展,故稱為塘東。(《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2 第二十七集 塘東村——忠義傳家)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3 第二十八集 慈母川村——仁義滿相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據清《光緒昌平州志》記載,這裡原名“茨梅川”,八仙之一的漢鐘離前望蓮花山出家修道時,在此向母親辭行,母親雖不捨,又不想母子之情阻攔兒子,只得揮淚而別。而母子分別的地方為辭母川,又稱慈母川。仁愛精神便伴隨著這個傳說,在這裡世代相傳。20世紀60年代,因水源匱乏,每到冬天,慈母川人就要鑿河冰,待春天消融後灌溉土地。(《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130 第二十八集 慈母川村——仁義滿相鄰)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4 第二十九集 桃坪羌寨——守根固本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位於四川省理縣的桃坪羌寨早在明清時期便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因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而又神奇的建築藝術廣受遊客喜愛。1999年,桃坪旅遊剛起步,陳碩便在寨子旁建了一座新房用於接待遊客。但新房不僅無法融入古寨的風格,甚至影響到了正在申報的桃坪羌寨古民居保護項目。面對家庭利益和羌寨古民居的傳承,陳碩忍痛做出了選擇,他含著眼淚拆掉了新房。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4 第二十九集 桃坪羌寨——守根固本)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5 第三十集 肇興侗寨——講規則 守規矩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貴州省東南部的肇興侗寨是中國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著“侗鄉第一寨”的美譽,這座古老的侗寨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延續著“講規則,守規矩”的傳統。站在高處遠望,生活著近千戶人家的肇興侗寨,仿佛一艘巨船停泊在峽谷深處。寨中的五座鼓樓就像是船上的帆,禮團鼓樓有17層檐,是肇興最高的鼓樓。 侗族有句話,叫作“未建村寨,先建鼓樓”,鼓樓中間是一個具備公共空間、神聖空間和律法空間的地方。(《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5 第三十集 肇興侗寨——講規則 守規矩)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6 第三十一集 西古堡村——修心修事立村德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提及西古堡村,就必定無法繞過其祖先——董汝翠。在清朝初年,董汝翠以乞丐之身起家,得其岳父母收留後,因誠信經商成為當地首富。董汝翠在成為巨賈后並未忘本,而是孝敬岳父母,惠及鄉鄰,其行善之舉受到朝廷嘉獎——修建兩座瓮城保護董汝翠及其財產的安全。為表達對其岳父母的感激、孝敬之情,董汝翠在南瓮城內修建了地藏廟。村民感其行善積德,稱其為“董大澤”。而西古堡村的十二字祖訓“修嘴不如修心,修心不如修事”也由此而來,並傳承至今,同時影響了世代的村民。“修心修事”不僅是西古堡村融入血脈的村德祖訓之核心,更是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自律文化”,貫穿於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西古堡村以“修心修事”為指導,將“行善”融入生活之中。“善”乃和諧之本,人人至善,則社會和諧。因此,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能將“行善”融入生活是極具現實意義的。(《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6 第三十一集 西古堡村——修心修事立村德)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7 第三十二集 浦源村——和合共榮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這是一場特殊的鄉村葬禮,送葬隊伍沿溪畔緩緩而行,肅穆莊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葬禮的主角竟然是一條自然死去的鯉魚,這個自古以來讓鯉魚即使在死後也能享有人類般尊嚴的村莊,就是福建省周寧縣的浦源村。浦源村,始建於南宋年間,一條鯉魚溪穿村而過,綿延一里,100多棟建築沿溪而建,在溪水中游弋著色彩斑斕的鯉魚。浦源村的鯉魚喜歡與人親近,聞人聲而聚。(《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7 第三十二集 浦源村——和合共榮)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9 第三十三集 許村——義行傳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安徽省歙縣北部黃山箬嶺關南麓,坐落著一個規模龐大的古村落,許村由六個自然村組成,有著“十里許”的美名,許氏家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如今人口接近4000人。“大邦伯”祠堂是許村現存祠堂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恢宏的氣勢彰顯著後人對先輩的崇敬。祠堂供奉著許氏第20世祖許伯升,許伯升做事以義為先,後人在他的感召下,以義為先,成為了許氏家族世代不變的精神追求。(《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09 第三十三集 許村——義行傳家)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0 第三十四集 城北社區——孝德永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城北社區鑲嵌在氣候宜人的水網沃野上,位於長江與淮河的入海口交匯處,早在南宋時就被稱為“溱潼村”,意思是“大水浩渺”。親族戀家的坊間情懷勾勒出濃郁淳樸的盡孝風尚。“孝”是水鄉居民基本的道德規範和為人準則。青磚麻石,明淨流光,“孝”停駐在古村兒女的心房,波光粼粼,漣漪蕩漾,“孝”迴旋起千百年來的時光,而遊子遠行,初心不改,“孝”照亮著他們歸家的方向。寬慰著思念故鄉的百結愁腸。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0 第三十四集 城北社區——孝德永彰)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1 第三十五集 青礁村——自強不息 開拓進取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青礁村始建於北宋時期,面朝大海,背倚青山,有著千年的歷史。近些年,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只留老弱婦孺留守村中,大量傳統建築也在時光和海風的侵襲中日漸破敗,拆遷幾乎成了這個千年古村必須要面對的命運。面對不在短時間內改造好村子便要拆遷的困境,陳俊雄領導村裡的一群年輕人挑土運沙,修整荒地,開挖道路。天不亮便起床,很晚才休息,資金不足導致沒有工錢,即便這樣,也沒有人退出。終於,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憑藉“自強不息”祖訓與堅定的決心,守護住了村子。(《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1 第三十五集 青礁村——自強不息 開拓進取)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2 第三十六集 新村——忠貞報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新村有1700多人,其中蘇武的後裔有200多人。對於村中其他姓氏的人來說,持守氣節、忠貞報國的蘇武也是他們耳熟能詳倍加推崇的楷模。蘇武牧羊的故事發生在今天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40歲出使匈奴正當壯年,北海牧羊十九載,回到長安時已經59歲,鬚髮皆白。(《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2 第三十六集 新村——忠貞報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3 第三十七集 寶勝村——尊祖敬宗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洛帶鎮寶勝村是一個客家文化、民俗、民風、民居保存較為完好的原生態客家村落。村裡有從江西遷川的客家典型家族劉氏家族。寶勝村以“富民強村創一流,傾力打造客家新村”為奮鬥目標,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特色客家文化發展”為主題,憑藉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客家文化,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構建和諧寶勝村,實現寶勝村又好又快的發展。(《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3 第三十七集 寶勝村——尊祖敬宗)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4 第三十八集 興賢村——學以近賢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興賢村自古就有“鄒魯淵源”的美稱,朱熹在興賢村生活了40多年,讀書、講學,留下了《朱子家訓》以及眾多歷史典故。朱熹一生追求“聖賢氣象”,他認為“聖人可學可為”,每個人只要堅持效仿聖賢的生活準則,追求賢達的道德標準,都有機會成為聖人。800年來,興賢村人敬效不輟,家家戶戶尊崇朱子古訓,學習傳承聖賢才德。對於教育的重視,為興賢村人學習傳承聖賢遺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興賢書院。(《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4 第三十八集 興賢村——學以近賢)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6 第三十九集 汪口村——誠信為本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位於江西省婺源縣丘陵地帶的汪口村,因當地碧水汪汪而得名。而帶兩棵樹苗回鄉的規矩,還需從建村時說起。在建村伊始,汪口村的先祖們為蔭及子孫,決定在村子對面光禿禿的向山上種滿樹木。於是,族老們決定,每一位外出的族人在回鄉時,都需要帶兩棵樹苗回來,親手種在向山上。兩百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向山早已樹木繁茂。隨著時間遺留下來的,除了綠樹成蔭的向山,還有汪口村那“誠信”的祖訓。有諾必踐,是謂誠。兩百多年踐行先祖的承諾,汪口村已經形成了“誠信”的傳統,而這份傳統隨著時間的流轉,已經成為汪口村世代相傳的祖訓!如今,“誠信”的祖訓早已融入到了汪口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們用樸實無華的行為傳承著祖訓。(《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6 第三十九集 汪口村——誠信為本)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7 第四十集 芒景村——心平氣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芒景村是一個布朗族村落,在這片蔥綠滴翠的自然美景之間,人們有著相似的生活節奏,追隨在季節的腳步之後,遵循著自然的法則。茶水潤過喉嚨的溫和順滑,滋養著一顆沉穩平和的心,不焦躁,不憤懣,尼羅學會把這茶葉生意看成一趟不緊不急的人生旅程,心平氣和的路上,看到的是明亮的景色。布朗族是個被茶葉浸潤著的民族,學術界也證實了布朗族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的民族之一。周圍其他的民族稱布朗族為“臘”。(《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7 第四十集 芒景村——心平氣和)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8 第四十一集 高定村——和親睦鄰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五百多年前,在廣西省三江縣高定村,侗族和苗族共同生活在這裡,但是高定村多山少田,土地的稀缺讓兩族矛盾不斷,最終侗族人獲得了勝利,將苗族趕出了村子。但不久之後,村民們卻又誠心誠意地將苗族兄弟姐妹請了回來。自此以後,高定村就有了和親睦鄰的傳統,還吸引了許多其他的氏族來此定居。如今的高定村共有六個氏族,五百多戶人家,而他們始終和睦相處,團結互助。高定村的“和親睦鄰”可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上,在災難面前也是如此。直到現在,高定村還使用明火做飯,這很容易引起火災。但是一百多年間,卻從沒有發生過一場大型火災。因為只要一家著火了,全村人都會迅速趕來幫忙救火。(《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8 第四十一集 高定村——和親睦鄰)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9 第四十二集 洪坑村——重教明理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福建龍巖永定湖坑鎮洪坑村:元末明初,林氏先祖為避戰亂客居於此,36座形態各異的明清土樓彰顯著洪坑村曾經的富庶和興旺。菸草生意的衰落,促使林仕山興辦新學堂倡導新學。祠堂前石桅桿標誌著文脈的昌盛,至今孩子入學仍有破學儀式。(《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19 第四十二集 洪坑村——重教明理)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0 第四十三集 占里村——山林是主 人是客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響亮的蘆笙打破了山村的寧靜,生活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占里村的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占里村的人們每年都用這種方式緬懷祖先遷徙的艱辛,重溫古老的誓言,期盼寨子在新的一年裡安寧祥和。(《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0 第四十三集 占里村——山林是主 人是客)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1 第四十四集 唐崖司村——一諾千金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這是一場神聖而莊重的鄉村悼念儀式,唐崖司村的村民們正在用土家人獨特的方式來祭奠一位剛剛離世的老人,離世的老人叫陳照南,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唐崖司村,他用畢生的精力守護著家鄉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故事在十里八鄉傳頌著。人們尊重他,因為他守信重諾。(《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1 第四十四集 唐崖司村——一諾千金)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3 第四十五集 松嶺村——勤儉立業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20世紀30年代,為了生存,松嶺屯的先輩們陸續從山東臨沂、日照一帶來到這片白山黑水。雖然人走四方,但松嶺屯先輩們骨子裡的“克勤克儉”的祖訓卻始終隨行。如今的松嶺屯村民雖然逐漸富裕起來,但“克勤克儉”的祖訓依然影響著村民們。松嶺屯的村民們靠“勤儉立業”,變得富裕起來,但卻明白“儉而不吝”的道理。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3 第四十五集 松嶺村——勤儉立業)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4 第四十六集 下才村——精忠報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下才村地處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西南面,是才溪鎮第二大行政村。“做人不必自誇張,街頭巷尾有尺量”,這首客家山歌在下才村人人都會哼唱。為人厚道的下才人,把對人對事“盡心盡忠”,作為村規民約沿襲上千年。相傳,居住在此地的下才人是商朝名相比干的後裔,他智慧賢良,留下了“盡己之心,竭己之力,精忠報國”的祖訓。(《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4 第四十六集 下才村——精忠報國)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5 第四十七集 定舟村——施德累仁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定舟村原名“定周”,這一名稱與“周文王定天下”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古代周朝首都的附近村落,千百年來,定舟村一直深受周文化及孔子“克己復禮為仁”傳統思想的薰陶和啟迪,這裡的人們將“仁德”作為最高的行為準則來踐行,並在世代的相傳中形成了“施德累仁”的日常習慣和行為修養。因此定舟村在方圓幾十里內可謂是仁義道德的典範,更收穫了“仁義不過定舟村”的美譽。定舟村的“施德累仁”祖訓早已融入到了每個村民的骨子裡,村民們都有一顆行“仁義”之舉的心,無論男女老幼,無論經濟條件好壞。(《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5 第四十七集 定舟村——施德累仁)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6 第四十八集 魚木寨——崇文尚學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魚木寨位於湖北省利川市的大山深處,土家族向氏一門世代聚居於此,這裡交通閉塞、環境惡劣,但村子卻因“崇文尚學”而名聲遠揚。歷史上,魚木寨的學子們為了求學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名為“亮梯子”,另外一條名為“三陽關”。(《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6 第四十八集 魚木寨——崇文尚學)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7 第四十九集 門頭村——敬畏自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門頭村瑤寨坐落於海拔800多米、坡度不小於60度的向陽山坡處,這座村寨依託山勢而建,周圍山林環繞,鬱鬱蔥蔥。門頭村流傳著“石牌大過天”的說法。400多年前,村寨的瑤民先祖為躲避戰亂,來到大瑤山,他們種樹造林、建立村寨。門頭村地理位置特殊,靠著周圍鬱鬱蔥蔥的山林樹木作為天然的屏障,避免了土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因此村民們對周圍的山林、對自然十分敬畏、愛護,勸勉後人“敬畏自然”的祖宗古訓也由此而來。門頭村人知道,愛護山林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因此守護自然的決心在古訓的世代相傳中更加堅定,即便面對金錢的誘惑,也絕不動搖。除了保護自然環境不受破壞,門頭村人還用“種樹還山”的方式補償著大自然的恩賜。(《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7 第四十九集 門頭村——敬畏自然)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8 第五十集 陽坪村——和鄰睦族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重慶市東北部的雲陽縣陽坪村,毛家正在舉辦一場婚禮,鄉村裡的婚宴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完成,陽坪村無論誰家辦婚禮,其他村民都會趕來幫忙張羅,不分家族,不分姓氏。婚禮所用的食材也都由跑長途的鄰居負責到縣城採購,婚禮所用的餐具也是各家廚房拼湊而來的。有事大家幫,這樣的傳統在陽坪村已經流傳了數百年。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28 第五十集 陽坪村——和鄰睦族)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30 第五十一集 西湖李家村——不忘本原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西湖李氏源於甘肅的隴西李氏,是唐太宗三子李恪的後裔,再向上則可追溯到李氏先祖、道家創始人老子。老子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讓後人有了“生於鄉土,歸於鄉土”情懷,並傳遞了千年。在這種情懷的傳遞下,西湖李氏的祖訓“不忘本原,思鄉念祖”逐漸形成,並影響了一代代的後人。“不忘本原,思鄉念祖”的祖訓不僅教導著每一個生活在西湖李家村的後輩們,更流淌在每一位李氏後人的血液中。台灣苗粟人李森永是台灣李氏宗親會的會長,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為了完成父親“續寫族譜”的夙願,不遠萬里來到西湖李家村尋根問祖。宗譜所承載的凝聚力量,不僅讓每一個漂泊的靈魂在祠堂里得以安放,也讓每一位李氏後人找到了生命的本原所在,更見證了跨越千山萬水和時間洪流的“海峽兩岸一家親”。(《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30 第五十一集 西湖李家村——不忘本原)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31 第五十二集 伊敏——和諧共生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中國面積最大的樟子松林,一直延伸到內蒙古的草原上,伊敏河在穿越茫茫林海之後,來到這片地勢平緩的大草原上,孕育出一片水草肥美的“人間天堂”。這裡就是伊敏蘇木,鄂溫克人在草原上的家園。清代索倫鄂溫克的將士們被朝廷派到這裡駐紮,開始了狩獵與遊牧的生活。鄂溫克人把祖先在山林里的生活智慧也帶到了大草原上,他們敬畏自然、熱愛生命、珍惜萬物,與自然和諧共生。(《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531 第五十二集 伊敏——和諧共生)
觀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1 第五十三集 嵩溪村——美育世代傳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自古以來,嵩溪村里文人畫家輩出,使得村民將山水詩畫之美作為世代相守的追求,而“美育”也作為家規祖訓傳承下來。古有徐子靜,善畫花鳥風物,生動傳神,今有徐小豐醉心書畫,授課育人,甚至兒童都已掌握水墨調和,將濃淡乾濕運用自如。嵩溪村民對於“美”的追求不單單體現在書畫方面,還體現於詩文方面。清代徐敬臣創立詩社——嵩溪詩社,詩社所提倡的人文傳統,一直傳承至今。一個村級詩社,能維繫百年。20世紀80年代,嵩溪村人與縣文聯重新組建起“嵩溪學社”,詩文之風再次復甦,並影響至今。近30年來,學社每月不定期舉辦活動,村民積極參加,討論詩文,研究格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1 第五十三集 嵩溪村——美育世代傳)
主要內容: 做事勤勉的一代代香港人,在時光的打磨中,把這個數百年前的小漁村發展成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航運中心,這座被稱為“東方之珠”的繁華都市,是如今全球最富裕繁榮的地區之一。位於元朗的屏山村是香港最古老的客家村落之一,北宋末年,屏山先祖鄧漢拔帶領家人自江西南遷至此,至今能保留著完整的客家圍村風貌。香港鄧氏先祖勸誡子孫後代只有自強不息、勤勵做事,才能讓家族長久繁盛。(《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2 第五十四集 屏山村——業精於勤)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3 第五十五集 塘石村——忠義興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的濊水河邊的塘石村,始建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一直有著從軍習武的傳統。即便是悠長的歲月,也沒能洗刷去這個村子的銳氣。在塘石村,謝氏和鐘氏是人口最多的兩個家族,而且兩個家族還都來頭不小。其中,謝氏是東晉名相謝安的後人,而鐘氏則是鐘紹京的後人。在兩位先祖的影響下,謝氏家族和鐘氏家族忠心報國、崇軍尚武的家風綿延不絕,世代傳承,而當地的其他家族也受到感染,塘石村後人更是將“忠義興國”四字銘記於心。隨著時代變遷,塘石村的“忠義”也有了新的涵義,那就是忠於本職,勇於奉獻。(《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3 第五十五集 塘石村——忠義興國)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4 第五十六集 下寨村——疏財重義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四川九寨溝下寨村的殷氏族人要舉行晾曬家譜的儀式。殷氏家族的歷史和榮耀都被鄭重地記載在族譜中,至今保存完好。恭請族譜的儀式肅靜而神聖,遵循著傳統,開箱請譜要由家族中輩分最高的長者執行。明代天啟年間,殷氏先祖為平叛戰亂調任於此,在這裡建村立莊,繁衍生息。殷氏先祖殷元福學識淵博,官至翰林,為官期間常常仗義疏財,為民辦事,贏得百姓讚譽。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4 第五十六集 下寨村——疏財重義)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6 第五十七集 賽罕托海村——珍愛家園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攝製組所選的拍攝點為和靜縣巴音布魯克賽罕托海村,漢語譯為“美麗的山谷”,這個美麗的村莊位於巴音布魯克鎮東南方向65公里處,東與額勒再提烏魯鄉相連,南與德爾拜林烏拉山相連,平均海拔2500米。現有235戶人家,近700多位村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村域內水草豐美,至今仍沿用的蒙古包或依水而建、或依山而建,構成一道亮麗景觀,景色怡人。(《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6 第五十七集 賽罕托海村——珍愛家園)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7 第五十八集 寶藏岩村——不忘根本 和諧共生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台灣寶藏岩,背靠觀音山,一條新店溪從村前緩緩流過。閩南地區的先民在此建起一座被稱為“寶藏岩”的寺廟,1949年後,老兵在寺廟旁開荒造屋,營造棲身立命之所。無論城市如何日新月異,他們依然留守在眷村里,守望家園。“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人們帶著各自的地域文化和風俗在寶藏岩生活著。在散布台灣各地的眷村里繁衍生息,他們彼此間的和睦相處,形成一個獨具魅力的共生聚落。寶藏岩村雖樸實無華,卻魅力永存。(《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7 第五十八集 寶藏岩村——不忘根本 和諧共生)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8 第五十九集 皇城村——清白做人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晉城市坐落著一個明清式的小村莊:皇城村。明代宣德年間,陳氏帶領族人遷居於此,以煤炭起家,兼做鐵鍋生意,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對晉城周邊文化傳承影響深遠。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村里人都要集中進行祭祀,緬懷先祖定下的“清白做人 認真做事”的規矩。陳氏的清白之風給皇城相府帶來持久的發展,全村老百姓發家致富住進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如今人們都感念著清白做人的可貴品德。(《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8 第五十九集 皇城村——清白做人)
《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9 第六十集 富田村——天地有正氣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每逢假日,富田村的文尚明都要在村里教孩子們學唱《正氣歌》。富田村人就是用這種方式教育子孫後代,浩然之氣長存天地。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剛正不阿,一身正氣。富田村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在青翠的天馬山下,富水河穿村而過,灌溉出肥沃的土地,村子因而得名“富田”。這裡理學興盛不衰。南宋紹興年間,文炳然定居於此。(《記住鄉愁第二季》 20160609 第六十集 富田村——天地有正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