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頻道《大後方》

紀錄頻道《大後方》

紀錄頻道《大後方》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共12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錄頻道《大後方》
  • 類型:紀錄片
  • 集數:12 集
  • 線上播放平台:中國中央電視台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

劇情簡介

該片通過電視鏡頭再現與解讀抗戰時中國大後方的完整歷史,全力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立體的、鮮活的抗戰中國。片中闡述了大後方的存在與中國抗戰勝利的關係,表現大後方的億萬普通民眾,在戰爭中受到的嚴峻考驗,讚美他們持久而智慧的應對與抗爭,他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掙扎、搏鬥、倍嘗艱難,經歷各種痛苦的蛻變,但絕不屈服而贏得最後的勝利。

分集劇情

《特別呈現》 20151204 大後方 第一集 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本集選取在1920年就提出“對日持久作戰”的軍事學家蔣百里作為貫穿全集的線索人物,地方實力派人物四川省主席劉湘、蔣介石等作為輔助人物,介紹1937年中國抗戰所面臨的危局與首都西遷重慶的決策經緯。同時還將闡述退往以重慶為中心的西部大後方是源於有遠見的戰略思考,這種思考構成抗日持久戰略的核心內容,也是決心抗戰到底的民族意志的具體體現。 (《特別呈現》 20151204 大後方 第一集 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特別呈現》 20151205 大後方 第二集 向西 向西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抗日戰爭在東部沿海地區首先爆發,但現代化的戰爭很快讓整箇中國都卷了進來。由於東部戰事不利,中國軍隊的防線逐漸西撤,隨之同時展開的是政府機構和官員百姓從東部向西部的疏散與西遷,中國持久抗戰所需的物力和人力等從沿海遷往內地。抗戰中最活躍的一群保留下來,拒絕妥協投降,抗戰到底。 (《特別呈現》 20151205 大後方 第二集 向西 向西)
《特別呈現》 20151206 大後方 第三集 愈炸愈強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從長谷川清“無差別轟炸南京”開始,轟炸成為了中國抗日戰爭大後方的最大威脅。為了中國上空的安全,日加烈夫帶領著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來了,美國人陳納德來了,已經辭職的川軍空軍司令蔣逵也出山了。(《特別呈現》 20151206 大後方 第三集 愈炸愈強)
《特別呈現》 20151207 大後方 第四集 戰地紅十字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戰時救護的範圍包括軍隊醫療救護,以及難民、難童的救護。本集將重點講述中國戰地醫療救護系統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中國紅十字救護總隊在戰爭中發展壯大,以及對於整個戰爭的重要作用……(《特別呈現》 20151207 大後方 第四集 戰地紅十字)
《特別呈現》 20151208 大後方 第五集 霧都 風雲際會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本集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時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圍繞統一戰線所發生的故事。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領導人周恩來、龔澎等是本集的主要人物,內容涉及國民參政會、民主黨派的活動、南方局香港大營救,以及富有魅力的中共黨員在戰時外交戰線上的成就。 (《特別呈現》 20151208 大後方 第五集 霧都 風雲際會)
《特別呈現》 20151209 大後方 第六集 一滴汽油一滴血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啟全面侵華戰爭。當時,中國是個貧油國,維持現代軍事裝備正常運轉的油料都依賴進口。1938年冬,孫健初等人騎著駱駝,頂著寒風在戈壁灘上艱難勘探石油,發現了日產10噸的老君廟油田。938年,滇緬公路建成通車,路上來來往往車輛運輸的大多是油料,1942年,日軍橫掃中緬邊境地區,滇緬公路因此中斷。中國本來就不多的汽車等設備,因缺乏油料而“癱瘓”一片,甚至被迫改用酒精、木炭和煤炭。(《特別呈現》 20151209 大後方 第六集 一滴汽油一滴血)
《特別呈現》 20151210 大後方 第七集 創造犀利的武器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抗戰爆發後,日軍迅速占領了中國沿海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封鎖了國際上援助中國的海上通道。封鎖的結果便是中國的後方出現了嚴重的油荒。後方公路上行駛的,多是以酒精、天然氣、木炭代替汽油的汽車和馬車、驢車,致使人們喊出了“一滴油——滴血”的口號。1938年底,經過20萬人的艱苦努力,滇緬公路打通,成為戰時物資運輸最重要的一條“生命線”。與此同時,為了解決戰時能源問題,位於大西北的玉門油礦也在緊張地勘探開發中。 (《特別呈現》 20151210 大後方 第七集 創造犀利的武器)
《特別呈現》 20151211 大後方 第八集 寫出最後的勝利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1937年2月,地處中國西南的重慶空氣中還透著早春的薄涼,2月11日上午,作為商業中心的督郵街開始熱鬧起來,冬日裡難得一見的陽光讓那些被霧氣浸淫了幾個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此時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督郵街北側的柴家巷口早已被過往的行人圍得水泄不通。(《特別呈現》 20151211 大後方 第八集 寫出最後的勝利)
《特別呈現》 20151212 大後方 第九集 流動的課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一個叫王德懿的女生,跟隨大學的遷徙,讀了四個大學才完成學業,這是抗戰時期高校教育的真實寫照。為了保存民族的文化教育血脈,抗戰爆發後,中國的教育機構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搬遷。從1937年11月中央大學率先搬遷到重慶開始,陸續有100餘所高校搬遷到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大後方各省,主要分布在重慶、成都、昆明等城市。也有部分高校搬遷到了偏遠的山區。抗戰時的教育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偏廢,而是創造了空前的成就,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一大批棟樑。他們在後來的幾十年間成為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至抗戰勝利,中國的教育全面超越了戰前的水平,在為國家、為大後方培養人才的同時,也為大後方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別呈現》 20151212 大後方 第九集 流動的課桌)
《特別呈現》 20151213 大後方 第十集 一切為了前線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的戰爭。除眾所周知的大人物外,承擔這場戰爭重量的主要是普通老百姓。他們共赴國難,一起品嘗戰爭帶來的苦難,為民族國家做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就大後方而言,老百姓的付出可以總結為兩方面,一是出人,二是出物。人,指的是兵員和勞工。物,指的是前線和後方需要的大量糧食、鹽等物資。可以說,大後方的全力支持是抗戰勝利的堅固基石。(《特別呈現》 20151213 大後方 第十集 一切為了前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