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董村

糯董村隸屬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公信鄉,地處公信鄉東南邊,距公信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 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4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糯董村
  • 距縣:40公里
  • 鄉村人口:1200人
  • 勞動力:636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

村情概況

東鄰勐馬鎮,南鄰勐馬鎮,西鄰公良村,北鄰班別村和富岩鄉。轄戈的、賀朗、扎莫弄、上安一、上安二、班伍、南庫、糯董一、糯董二、糯董三 、老茶地等11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22戶,有鄉村人口1200人,其中農業人口1200人,勞動力63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36人。
全村國土面積45.59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375毫米,適合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537畝,人均耕地6畝,林地50994。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5.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537畝(其中:田740.00 畝,地 6,797.00 畝),人均耕地 6.00畝,主要種植 甘蔗-玉米-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 50,99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4.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5 畝,主要種植茶葉 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 315 戶通自來水。有3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 %和6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3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5戶(分別占總數的27 %和24%)。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2 輛,拖拉機18輛,機車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40.00畝,有效灌溉率為 9.8 %。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0 戶;全村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6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6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18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0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5.00 萬元,占總收入的60 %;畜牧業收入 52.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18.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903頭,肉牛155頭,肉羊48頭);漁業收入 1.00萬元,占總收入的0.74 %;林業收入 10.00萬元,占總收入的7.4 %;第二、三產業收入 1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3 %。農民人均純收入 928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15戶,共鄉村人口1211人,其中男性 581人,女性630人。其中農業人口1211人,勞動力 732 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拉祜族、漢族、佤族混居地),其中拉拉祜1070族人、漢族60人、佤族23 人,其他民族58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21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8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52戶,占農戶總數的 82.62%。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134.00 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253 人,距離 鎮中學10.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3 人,其中小學生201人,中學生4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7 人,少數民族黨員 37人,其中男黨員 31 人、女黨員 4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書記、副主任、武乾、書記助理組成,下設戈的、賀朗、扎莫弄、上安一、上安二、班伍、南庫、糯董一、糯董二、糯董三 、老茶共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40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8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635 畝。年末集體總收入0.9 萬元,有固定資產23.8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收入、費用、結餘、現金、銀行存款、債權債務、固定資產。

人文地理

糯董村地處公信鄉政府東南部,距離鄉政府10公里。東與南同勐馬鎮接壤;西與公良村相連;北與班別村和
富岩鄉相接。是拉祜族、佤族居住的村。管轄11個村民小組。民族文化濃厚,仍保持著民族傳統的飲食、生活習慣。每逢民族節日,親臨好友圍坐在一塊,吃肉喝酒,載歌載舞。大多數人仍穿戴自己民族的服飾,說著自己民族語言。

新農村建設

糯董村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村容村貌整治為切入,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通過加強基礎建設、改造農村環境、發展農村產業、創新農村管理機制、改變農村精神風貌,構建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加強產業建設,確保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在鞏固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鞏固和提升茶葉、甘蔗產業,大力發展畜牧業,蠶桑產業。力爭"十二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二、加強基礎建設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道路、農田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在提高通往各自然村道路等級;不斷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對現有農田灌溉溝渠的修復,提高耕地的有效灌溉率。
三、整治村容村貌,美化農民居住的生活環境。搞好人畜分居工程,培養村民的環保意識和衛生意思,完善村規民約, 積極開展"五改"(即改水、改路、改房、改廁、改灶),大力治理"五亂"(即柴禾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糞土亂放、畜禽亂跑),全面清除村莊"髒"、"亂"、"差"。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諧、文明、進步。
三、發展社會事業,推行文明民主。積極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加強農民協會建設,維護好農民利益。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議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村民會議制度,健全村民"一事一議"的籌資酬勞制度,全面完善和規範村級各項事務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