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腦梗塞患者大腦結構功能康復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張敏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糖尿病腦梗塞患者大腦結構功能康復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敏鳴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糖尿病是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並且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腦梗塞患者較非糖尿病腦梗塞患者的預後和神經功能康復都要差,但缺乏客觀的證據。而先前的磁共振腦成像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大腦的血管、神經和腦功能狀態的異常。並且提供了腦梗塞模型鼠康復過程中大腦功能和結構(神經和血管)改變的證據。本項研究擬採用多模態磁共振成像技術(DKI、ESWAN、PWI、OEF、fMRI等)隨訪觀察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腦梗塞後6個月內大腦結構和功能的變化,使用臨床量表(NIHSS、mRS、Fugl-Meyer等)評估神經功能康復情況。研究糖尿病腦梗塞患者臨床康復過程中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動態變化特點。探討大腦神經、血管、功能重塑等各因素對糖尿病腦梗塞患者臨床康復的影響及其權重,進而尋找糖尿病腦梗塞患者的預後和神經功能康復差的客觀證據,並回答可能的影響機制。
結題摘要
糖尿病是腦梗塞的重要危險因素,並且臨床研究顯示糖尿病腦梗塞患者較非糖尿病腦梗塞患者的預後和神經功能康復都要差。過去的臨床前期動物研究表明糖尿病會造成大腦的血管、神經纖維和腦功能狀態的異常,但缺乏人體的研究證據。本項目以大腦中動脈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採用多模態磁共振成像技術(包括DWI、T1/T2WI、SWI、DTI、PWI、resting-fMRI)主要分析了靜脈血管、血腦屏障以及神經纖維,評價它們與糖尿病腦梗塞預後的關係,已發現了一些重要結果:(1)深部髓靜脈異常與腦梗塞預後相關,但對糖尿病腦梗塞預後無影響;(2)糖尿病會加重缺血灶的血腦屏障破壞,並且血腦屏障破壞是糖尿病腦梗塞預後的獨立因素;(3)糖尿病還會損傷缺血灶以往的正常白質纖維束,導致網路間功能連線下降,影響糖尿病腦梗塞的康復。本項目的這些重要發現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糖尿病情況下的腦梗塞康復機制,並為臨床治療糖尿病腦梗塞提供了客觀的理論依據,也為後續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