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派傳媒批評》是2021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橋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派傳媒批評
- 作者:陳橋生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月1日
- 頁數:26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218148434
- 編輯: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粵派傳媒批評/粵派批評叢書·名家文叢》是“粵派評論叢書”之一種,是一部真實記錄60年來廣東媒體介入當代文學批評、推動當代粵派文藝帶領全國潮流輝煌歷程的厚重之作。
《粵派傳媒批評/粵派批評叢書·名家文叢》約30萬字,分為13章,以標誌性文藝批評事件的來龍去脈為核心,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講述當代粵派傳媒批評從誕生到蓬勃發展的歷程,向世人展示了當代粵派批評的流金歲月。通過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粵派傳媒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梳理粵派傳媒批評的文脈傳承,從而總結其獨特內涵和深厚底蘊。從劉逸生、秦牧到蕭殷,從小說《金沙洲》到流行音樂、嶺南畫派、打工文學,再到“粵派批評”大討論等,鑑往知來,為打造新時代嶺南文藝評論高地提供別具隻眼的觀照和有益的鏡鑒。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以《唐詩小札》為例
第一節 對詩詞欣賞中突出問題的回應
第二節 新形式的嘗試
第三節 《唐詩小札》的成功秘訣
第四節 《宋詞小札》得風氣之先
第二章 寓藝術理論於閒話趣談之中:以秦牧《藝海拾貝》為例
第一節 用散文體寫就的文藝隨筆集
第二節 典型的媒體話語
第三節 趣味的文藝理論
第四節 對藝術技巧的倡導
第三章 典型、批評方法及其他:關於小說《金沙洲》的交鋒
第一節 在濃烈的火藥味中展開
第二節 走上歧路的批評方法
第三節 典型問題成為討論的中心
第四節 好的不等於的
第二節 走上歧路的批評方法
第三節 典型問題成為討論的中心
第四節 最好的不等於唯一的
第五節 不要把複雜的生活標籤化
第六節 作者必須及時以作品參加戰鬥
第七節 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
第八節 “用生命之光,為後來者照亮通向文學之路”
第四章 流行音樂與媒體的共生共榮
第一節 音樂茶座里的風波
第二節 對原創音樂的自覺追求
第三節 新媒體春風中的合奏
第五章 “裸女”的突圍與超越:關於唐大禧雕塑《猛士》的爭議
第一節 英雄而“裸”驟起風波
第二節 女教授放棄了反駁
第三節 裸,還是不裸
第四節 裸體藝術:從禁忌到輝煌
第六章 一場詩歌界的思想解放:關於朦朧詩的論爭
第一節 咬破朦朧詩的小孔
第二節 在新的崛起面前
第三節 “你忘記了,別人也會記得”
第七章 打工文學如何長大成人:致敬那些曾經存在的打工刊物
第一節 “打工文學的一朵報春花”
第二節 平庸不可怕,就怕批評跟著平庸
第三節 一種文學魄存在
第四節 磣眾聲喧譁到理性沉澱
第八章 文學需要批評:有感於“廣東文學無批評”的討論
第一節 回到文學批評本身
第二節 虛假的輝煌或孱弱的現實
第三節 無批評或無作品
第九章 從文藝的現場出發:有感於一首詩所引發的討論
第一節 研討會不歡而散
第二節 零度寫作與類型化寫作
第三節 有效的寫作或過度的闡釋
第四節 從論爭狀態到創作狀態
第十章 嶺南畫派該畫句號還是分號
第一節 “嶺南畫派”概念浮出水面
第二節 嶺南畫派的終結與超越
第三節 “後嶺南”的破與立
第四節 我思故我在
第十一章 旁觀的介入者:關於“文化大家重估”系列報導的反思
第一節 高估與低估
第二節 雲端里看人間
第三節 “去魅”與“去昧”
第十二章 將“粵派批評”的名字寫進新時期文學史:記“粵派批評”大討論始末
第一節 凝聚共識吹響集結號
第二節 超越嶺南向全國發聲
第三節 構建嶺南的批評話語
第四節 在地域上的外延
第五節 在領域上的拓展
第六節 一套文叢梳理百年文脈
第七節 一個工作室直面新時代
第八節 “粵派批評”,在路上
第十三章 在文學之巔堅守媒體批評的獨立:以“花地文學榜”為例
第一節 評獎是堅守文學的一種方式
第二節 “花地”,請繼續美麗下去
第三節 新聞化、人文化、活動化的突圍之路
作者簡介
陳橋生,1971年生,江西遂川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研究領域為六朝隋唐文學,出版有《劉宋詩歌研究》等多部著作,在《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廣東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三十餘篇。現供職羊城晚報社,獲廣東新聞獎“金梭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