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葉耳草(粗葉耳草)

粗葉耳草(粗葉耳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粗葉耳草學名Hedyotis verticillata)為茜草科耳草屬下的一個種。草本。枝上部四棱形,下部圓柱形。葉對生,近無柄,被針形。團傘花序,無總花梗;花白色。蒴果卵形,被粗毛。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版本一,版本二,醫藥利用,

形態特徵

粗葉耳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高25-30厘米;枝常平臥,上部方柱形,下部近圓柱形,密被或疏被短硬毛。葉對生,具短柄或無柄,紙質或薄革質,橢圓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6-20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兩面均被短硬毛,觸之刺手,乾後邊緣反卷;無側脈,僅具中脈1條,中脈在上面壓入;托葉略被毛,基部與葉柄合生成鞘,頂部分裂成數條刺毛,刺毛長3-4毫米。團傘花序腋生,無總花梗,有披針形、長3-4毫米的苞片;花無花梗;萼管倒圓錐形,長約1毫米,被硬毛,萼檐裂片4,披針形,長1-1.5毫米;花冠白色,近漏斗形,除花冠裂片頂端有髯毛外無毛,長3.8-4毫米,冠管長約2毫米,頂部4裂,裂片披針形,長1.8-2毫米;雄蕊生於冠管喉部,花絲長約2毫米,花葯伸出,長圓形,兩端鈍,長僅1毫米;花柱長4-4.5毫米,頂端膨大,頭狀,粗糙。蒴果卵形,長1.5-2.5毫米,直徑1.5-2毫米,被硬毛,成熟時僅頂部開裂,冠以長1.5-2.5毫米的宿存萼檐裂片;種子每室多數,具棱,乾時淺褐色。花期3-11月。
粗葉耳草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的丘陵地帶的草叢或路旁和疏林下。

分布範圍

產于海南、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浙江和香港等省區;國外分布於印度、尼泊爾、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主要價值

全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版本一

【別名】節節花
粗葉耳草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粗葉耳草Hedyotis hispida Retz.[Oldenlandia hispida Poir.]的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小兒麻痹症(癱瘓),感冒發熱咽喉痛,腸胃炎;外用治蛇咬傷,蜈蚣咬傷,狗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傷口。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版本二

(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粗葉耳草
【異名】節節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
生於山坡陰濕地。分布我國南部。
【採集】秋季采全草,曬乾或鮮用。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選方】①治小兒麻痹症: 鮮粗葉耳草五錢,葫蘆茶五錢。水煎服。②治胃炎: 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③治感冒發熱: 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④治毒蛇咬傷: 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傷口。

醫藥利用

【壯藥】Jiejiehua節節花(大新語):全草治胃病《桂藥編》。【阿昌藥】全草治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滇藥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