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擬迷孔菌

粗糙擬迷孔菌

經試驗,有抗癌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90%。可導致木質白色腐朽。此菌往往出現在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段木上,被視為“雜菌”。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Daedaleopsis confragosa(Bort.:Fr.)Schroet.
  • :真菌界
  • :擔子菌綱
  • :多孔菌目
  • :多孔菌科
  • :擬迷孔菌屬
  • 中文名:粗糙擬迷孔菌
拉丁學名,形態特徵,習性,分布區域,採集地,經濟價值,

拉丁學名

[Daedaleopsis confragosa(Bort.:Fr.)Schroet.]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無柄,半圓形、扇形、腎形,疊生,直徑7-22cm,寬4-l0cm,厚1.5-5cm,邊緣薄.污白色或黃褐色,具有紅褐色同心環紋。菌肉白色至帶粉色,或淺褐色。管長5-15mm,近黃褐色。擔子棒狀,具4小梗。管口稍大,淺白至粉紅或帶暗色。

習性

生於柳、雲杉等立木上,引起白色海綿狀腐朽。

分布區域

分布於我國甘肅、四川、雲南、陝西、江蘇、浙江、江西、山西、內蒙古、吉林、西藏、新疆、福建、廣西、貴州等地。

採集地

祁連山大黃山林區、康樂林區、白龍江林區,海拔2300~3800米。

經濟價值

引起木材白色腐朽。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此菌廣泛分布於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椴木上,被視為“雜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