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穗胡椒(學名:Piper tsangyuanense P. S. Chen et P. C. Zhu)是胡椒科,胡椒屬藤本灌木;莖、枝有膨大的節,揉之有香氣;維管束外面的聯合成環,葉互生,全緣;托葉多少貼生於葉柄上,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或稀有兩性或雜性,聚集成與葉對生或稀有頂生的穗狀花序,花序通常寬於總花梗的3倍以上;苞片離生,盾狀或杯狀;通常著生於花序軸上,稀著生於子房基部,子房離生或有時嵌生於花序軸中而與其合生,漿果倒卵形,無柄或具長短不等的柄。花期5-8月。
產於雲南西部(滄源)。生於溝谷林緣、水旁濕地上,海拔約16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滄源。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環境要求,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成分,植物文化,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除花序軸和苞片外全部無毛;枝有縱棱,乾時變黑色,直徑約6毫米。葉紙質,有密細腺點,橢圓形,長13-15厘米,寬5.5-6厘米,頂端短尖,基部鈍圓而微缺,凹缺寬度僅為葉柄寬度之半;葉脈7條,最上1對互生,離基2-2.5厘米從中脈發出,弧形上升達葉片頂部,最外1對柔弱,小脈橫向近平行,網脈明顯;葉柄長1.5-2厘米;葉鞘長為葉柄的1/3。
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粗壯穗狀花序。雄花序未見。雌花序長25-30厘米,頂端鈍,直徑達1厘米; 總花梗長約5厘米,有細縱紋; 花序軸被毛;苞片近圓形,有時基部稍狹,直徑約1.5毫米,具短柄,盾狀,邊緣有密細緣毛; 子房深埋於花序軸中,柱頭3-5,線形。幼果頂部有菱狀四角,大部分深埋於花序軸中並與其合生,表面粗糙,中央有臍狀凸起。花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溝谷林緣、水旁濕地上,海拔約16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滄源。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西部(滄源)。
環境要求
屬熱帶溫濕型植物。適生長於年平均溫度22-28℃及年降雨量1800-2800mm的地區。旬平均溫度15℃時基本停止生長。苗期和定植初期需蔭蔽,成齡期要陽光充足。蔓技攀枝生長,怕大風危害,宜選靜風環境栽培。要求土層深厚、肥沃、通氣、保水力強、微酸性的土壤,過濕或積水易發生水害和瘟病。
栽培技術
用扦插繁殖。結合整形剪蔓,選優良母株的健壯主蔓,割取長30-40cm具5-7個節的插條,扦插在苗圃中,生報後及時定植。春、秋季選陰天或晴天下午,按行株距1.8mX1.8m或2mX3m開穴栽種。
田間管理
定植初期要遮蔭,及時澆水施肥。苗抽新蔓時立技、綁蔓以助攀援。主蔓生長到一定長度要打項、摘花、搞葉,加速樹型形成和使養分集中。定植後期要整形修剪。
病蟲害防
治胡椒疫病、細菌性葉斑病、花葉病、炭疽病等,防治採用土壤消毒及噴射硫酸銅。蟲害有介殼蟲類、蚜蟲、盲蝽、網蝽、刺蛾、金龜子、螞蟻、粉虱等。
成分
粗穗胡椒果實含多種醯胺類化合物:胡椒鹼,胡椒醯胺,次胡椒醯胺,胡椒亭鹼,胡椒油鹼B,幾內亞胡椒醯胺,假蓽茇醯胺A,胡椒酸膠-C5:l(2E),胡椒醯胺-C7:l(6E),胡椒醯胺-C7:2(2E,6E),胡椒醯胺-C9:1(8E),胡椒醯胺-C9:2(2E,8E),胡椒醯胺-C9:3(2E,4E,8E),1[癸-(2E,4E)-二烯醯]四氫毗咯,l-[十二碳-(2E,4E)-二烯醯]四氫吡咯,N-反式阿魏醯哌啶,類阿魏醯哌啶,二氫類阿魏醯哌啶,牆草鹼,N-異丁基二十碳-2E,4E,8Z-三烯醯胺,N-異丁基十八碳-2E,4E-二烯醯胺,N-反式阿魏醯酪胺,類對香豆醯哌啶,N-異丁基碳-反-2-反-2二烯醯胺,二氫胡椒醯胺,二氫胡椒鹼等。又含揮髮油,內有:向日葵素,二氫香葦醇,氧化丁香烯,隱品酮,順式-對-2-稀-1-醇,順式-2,8-二烯-1-醇,反式-松香葦醇胡椒酮(pipertone),倍半香檜烯,β-蒎酮(β-pinone),l,1,4-三甲基環庚-2,4-二烯-6-酮,松油-l-烯-5-醇(l-terpinen-5-ol),-3,8(9)-二烯-1-醇,N-甲醯哌啶,蓽澄茄-5,10(15)-二烯-4-醇,對聚傘花素-8-醇甲醚等。
植物文化
在印度,粗穗胡椒自史前時代便被用作香料。J. Innes Miller寫到,雖然胡椒也生長於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但它最主要的來源是在印度,特別是在馬拉巴爾海岸地區,也就是現今的喀拉拉邦。被稱做“黑色黃金”的胡椒子是貴重的貿易貨物,它還被作為實物貨幣使用。在英語中,胡椒子的單詞“pepercorn”如今都還有“空有其名的租金”之引申義。
粗穗胡椒的古代史經常會與蓽撥聯繫(並混淆)在一起。羅馬人知道這兩種植物,但他們只用一個“piper”來描述兩者。實際上,直到抵達新大陸並發現辣椒後,蓽撥才不再受到歐洲人的歡迎。因為某些辣椒在乾燥後的形狀和味道上都與蓽撥相似,而且辣椒還可以在更廣泛的地區栽培,這些對歐洲人來說都是極大的便利。
在中世紀結束前,歐洲、中東與北非市場上的胡椒都出自印度的馬拉巴爾地區。在16世紀,胡椒開始在爪哇島、巽他群島、蘇門答臘島、馬達加斯加島、馬來西亞與東南亞的其他地區進行栽培,但這些地區種植的胡椒大多用於與中國的貿易,或者用於滿足當地的需求。馬拉巴爾地區的港口還是遠東地區香料貿易在印度洋的中轉港。
粗穗胡椒與來自印度和遠東地區的其他商品一起,開創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些珍貴的商品是促使歐洲人去尋找印度新航線並建立殖民地的原因之一;同時,在尋找新航線的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並殖民了美洲。
近種區別
Piper semiimmersum C. DC.與本種近似,但本種葉、枝均無毛,葉基部鈍圓僅微缺,花序特別粗壯,長可達30厘米,直徑約1厘米,易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