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毛裂蟲是一種生物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區域。
基本介紹
- 界:動物界
- 目:沙蠶目
- 科:裂蟲科
- 中文名:粗毛裂蟲
粗毛裂蟲是一種生物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區域。
粗毛裂蟲是一種生物物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區域。簡介拉丁目名:NEREIDIDA拉丁科名:Syllidae中文亞科:裂蟲亞科拉丁亞科:Syllinae中文屬名:裂蟲屬拉丁屬名:Syllis拉丁種名:amica...
粗毛自裂蟲,為沙蠶目、裂蟲科的其中一種,國內分布在東海,南海。簡介 拉丁目名:NEREIDIDA 拉丁科名:Syllidae 中文亞科:自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Autolytinae 中文屬名:自裂蟲屬 拉丁屬名:Autolytus 拉丁種名:robustisetus 定名人:Wu et Sun 年代:1978 中文名:粗毛自裂蟲 原始文獻 ?: 137—138, ...
中文屬名:裂蟲屬 拉丁屬名:Syllis 拉丁種名:gracilis 定名人:Grube 年代:1840 中文名:叉毛裂蟲 原始文獻 Actinien, Echinodermen und Wurmern des Adriatischen und Mittelmeers. Konigsberg: 77.生境 采自水深43—83m、底質粗砂貝殼;潮間帶;珊瑚礁平台等處。主要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國外分布:日本(...
中文屬名:圓鋸裂蟲屬 拉丁屬名:Dentatisyllis 拉丁種名:mortoni 定名人:Ding Licher et Westheide 年代:1998 原始文獻 Sarsia, 83: 33—37, figs. 2—4.生境 采自香港潮間帶、底質粗砂 。主要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三卷 多毛綱(二) 沙蠶目:303-305 ...
巾毛圓鋸裂蟲是一種生物物種,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和南部,九州),澳大利亞區域。簡介 中文科名:裂蟲科 中文亞科: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Syllinae 中文屬名:圓鋸裂蟲屬 拉丁屬名:Dentatisyllis 拉丁種名:inflata 定名人:(Marenzeller)年代:1879 中文名:巾毛圓鋸裂蟲 ogenus:Syllis 原始文獻 K. Akad...
中文亞科: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Syllinae 中文屬名:圓鋸裂蟲屬 拉丁屬名:Dentatisyllis 拉丁種名:hongkongensis 定名人:Ding, Licher et Westheide 年代:1998 中文名:香港圓鋸裂蟲 原始文獻 Sarsia, 83: 31—33, fig. 1.生存環境 采自香港潮間帶,粗砂和死珊瑚中 。主要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資料來源 ...
海綿裂蟲,動物的一個物種分類。生物具體分類:動物界-環節動物門-多毛綱-沙蠶目-裂蟲科-裂蟲屬-海綿裂蟲。簡介 拉丁目名:NEREIDIDA 中文目名:沙蠶目 中文科名:裂蟲科 拉丁科名:Syllidae 中文亞科: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Syllinae 中文屬名:裂蟲屬 拉丁屬名:Syllis 拉丁種名:spongiphila 定名人:Verri...
名稱:粗毛凹臉蝠 凹臉蝠 slit-facedbat 亦作hollow-facedbat。凹臉蝠科(Nycteridae)凹臉蝠屬(Nycteris)約13種熱帶蝙蝠的統稱,分布於非洲、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地區。臉上有一縱向凹陷和一中間裂開的鼻葉(吻上的肉質結構)。體長約5∼8公分(2∼3吋),尾和體等長;重10∼30克(1/3∼1盎斯);一般為淺灰...
大型自裂蟲屬於沙蠶目裂蟲科,國外分布:日本(北海道南部),加拿大(溫哥華東部和西部,哥倫比亞),美國(華盛頓,阿拉斯加),巴拿馬。簡介 拉丁目名:NEREIDIDA 中文目名:沙蠶目 中文科名:裂蟲科 拉丁科名:Syllidae 中文亞科:自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Autolytinae 中文屬名:自裂蟲屬 拉丁屬名:Autolytus 拉丁種...
尾板半圓形,有毛36—43根,生殖板下端分兩裂,有毛約50根。生活習性 寄主:山楊; 國外記載有歐洲山楊; 第二寄主在挪威雲杉的根部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雲南(麗江, 玉龍山), 西藏(米林)國外分布: 前蘇聯, 西伯利亞, 英國, 瑞士, 挪威, 芬蘭, 波蘭, 德國, 丹麥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 Fauna suecjca sis...
中至大型,常有藍綠光澤,或淡色粉被;雄蟲合眼式,雌蟲離眼式,觸角芒羽狀或櫛狀。前胸側板和腹板具毛,最後的肩後鬃在縫前鬃的前面,中側片和下側片的鬃排列成行,腹側片鬃前面2根,後面1根;前翅M1急劇向前彎曲,使R4+5室端部變窄或閉室;腹部短闊,末端有粗毛或鬃;雄蟲第5腹板後緣分裂。幼蟲蛆...
粗糙毛肖葉甲(Trichochrysea formosana Komiya, 1985)是肖葉甲科毛肖葉甲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體長方形,兩側近於平行;雄蟲一般青銅色,略具黃銅色光澤,雌蟲或個別雄蟲紅銅色。觸角暗褐色,第1節的一側、第2、3兩節和4~6節的基部和端部以及10、11兩節淡紅色;足棕紅,脛節端部和跗節色深,腿節除基部外...
頭密布細毛,有光澤,顏面密布刻點,有稍隆起的中縱線,中胸盾片密布刻點,盾縱溝及後方中央的刻點粗而密;小盾片上有刻點;並胸腹節有網狀皺紋,無完整中脊。前翅徑脈第1段從翅痣下緣中央偏外方伸出,其長與肘間脈相等或稍短、兩脈相連處向外方曲折明顯,兩脈均比回脈短;後足基節有粗皺。腹部第1節...
雌成蟲:蟲體長橢圓形。體長約2.41—3.2mm,寬約1.36—1.91mm;。觸角8節,所有各節均較細,其中第2節和第8節較長。喙長。眼發達。足正常發育,爪之下表面具小齒。具有前和後背裂。腹裂1個,小而不明顯。肛環橢圓形,外緣具2列孔,內緣具1列孔,具肛環刺6根。臀瓣腹面具1根較長而粗的臀瓣刺和...
蟲體淡黃色或綠黃色,外被蠟粉,其周圍具17對長粗蠟絲。外形很類似柑棲粉蚧,在許多情況下,因該2種區別很小,故常誤認為是一種。兩者的不同在於多孔腺分布特點不同。本種觸角8節,其中第2、3和頂端節較長。眼在觸角後之頭緣。足細長,後足基節、腿節和脛節具許多透明孔。具前和後背裂。腹裂1個,位於...
雌成蟲:蟲體呈寬卵形。體背面稍向上隆起。體長約1.5mm。觸角6節,其各節的長度比例約為:Ⅰ-35;Ⅱ-30—32;Ⅲ-36—40;Ⅳ-24;Ⅴ-24—27;Ⅵ-67—70。喙2節,口針圈可伸達中足基節之間。足較發達,脛節和跗節幾乎等長。爪具小齒,但有時小齒很不明顯。前和後背裂明顯存在,但開口較小。肛環...
蟲草菌每年7、8月份侵入寄主蝙蝠蛾幼蟲,充分利用蟲體營養繁衍菌絲,以至充滿整個體腔。染病幼蟲鑽入土中越冬,約10月份,地溫2~9℃時,幼蟲死亡成為僵蟲,隨著地溫不斷下降,僵化程度愈高。僵化的幼蟲頭部脫裂線處,開始長出子座。11月直至翌年2月份,地溫在1.8~2.2℃範圍,子座生長非常緩慢。4月下旬地溫升...
吉丁蟲有以下4種:柑橘爆皮蟲和六點吉丁蟲蛀害樹幹和主枝,被害處剝裂;柑橘溜皮蟲為害枝條;四黃斑吉丁蟲幼蟲為害桃樹,成蟲取食柑橘葉片。生活史及習性 一年1代,以幼蟲在樹枝木質部越冬。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開始出洞,6月上旬為出洞盛期,遲者可到7月出洞。成蟲出洞後5-6天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