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枝柳

粉枝柳

粉枝柳(學名:Salix rorida Laksch. )是楊柳科,柳屬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塔形或圓形。樹皮灰褐色,初生時為灰綠色。小枝紅揭色,無毛;二年生小枝常具白粉。芽無毛。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無毛,邊緣有腺鋸齒;花序先葉開放;雄花序圓柱形,花絲無毛;苞片倒卵形,子房卵狀圓錐形,5月開花,6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朝鮮、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分布。生長在林區山地,沿溪邊尤多。

粉枝柳用種子和插條繁殖。木材質軟,供建築、器具用;細枝可編筐;為早春蜜源樹;為山區固岸樹種之一。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粉枝柳
  • 學名:Salix rorida Laks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楊柳目
  • 楊柳科
  • 柳屬
  • :粉枝柳
  • 命名者及年代: Laksch. ,1911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米;樹冠塔形或圓形。樹皮灰褐色,初生時為灰綠色。小枝紅揭色,無毛;二年生小枝常具白粉。芽無毛。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8-12厘米,寬1-2厘米,無毛,嫩葉或有短柔毛,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有白粉,邊緣有腺鋸齒;葉柄長0.8厘米;托葉卵形或寬卵形或斜卵圓形,邊緣有腺齒,長4-8毫米。
花序先葉開放;雄花序圓柱形,長1.5-3.5厘米,粗1.8-2厘米,無梗;雄蕊2,長達7-8.5毫米,花絲無毛;苞片倒卵形,全緣,基部兩側各有3-4個明顯的腺點,有長毛;腺體1,腹生;雌花序圓柱形,長3-4厘米,粗1-1.5厘米。子房卵狀圓錐形,長2-3毫米,綠色,無毛,有長柄,柄長1-1.5毫米,花柱長1-2毫米,較子房短;柱頭2裂;苞片倒卵狀長圓形,全緣,基部兩側各有3-4明顯的腺點,先端黑色,有毛;腺體1,腹生,長為子房柄的1/2左右。果序長達5厘米。花期5月,果期6月。

主要變種

偽粉枝柳Salix rorida var.roridaeformis (Nakai) Ohwi)與粉枝柳的主要區別,為托葉不發育或無托葉;苞片基部兩側無腺點。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300-600米的山地林區。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朝鮮、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分布。生長在林區山地,沿溪邊尤多。
粉枝柳粉枝柳

繁殖方法

營造護林坡:營造於迎水坡的堤肩至堤腳。一般堤壩坡度為1:3左右,栽植鬚根發達固土能力強的粉枝柳,等高栽植是將樹行平行於堤身軸線栽植。在警戒水位線以下,可採用插條造林、埋條造林、壓條造林,株行距(0.5-1.0)米×1.5米。
營造低水位防浪林:栽植耐水淹浸的粉枝柳。栽植行與河流主流方向成30-45°,採用插條造林、插乾造林,株距0.3-0.5米,行距0.5-1.0米。取土坑內露砂地段要覆土後造林,以利於林木成活、生長,防止堤基滲漏,取土坑內隔土牆兩側採用插乾造林,保護隔土牆的隔水作用,防止取土坑形成新河流,影響林術成活、生長和堤身安全。

栽培技術

控制草荒:草荒對防浪林的播種苗、插條苗、埋條苗成活、成材影響很大,所以,苗期要及時進行局部除草。對植大苗、插乾造林的林地實行刀割草,控制雜草高度。對林地內由鬚根發達的禾本科雜草形成的植被要儘量保護,對主根友達穿透土層能力強的闊葉雜草,如蒼耳、黃蒿、野芝麻等要在其莖稈纖維化以前除掉,以利於幼林生長和保護堤壩土層。
修剪間代:為保持林木旺盛的生長力,提高防護效益,對防浪林要進行整形修剪和剖條採伐,使防浪林的不同層次林分縱割面有較高的覆蓋度,防止橫斷面出現空位現象。
整形修剪:栽植的喬木柳乾高、樹形、樹高均應與堤身高度相適應,其修剪方法如下:
  1. 堤身高於3-5米:採用長橢圓形樹冠,乾高1.5-2.0米,乾冠比1:2或1:1,下垂枝較多的垂柳樹幹可相對高些。樹體結構要合理堅固,主側枝分明,分杖基部粗度不超過分枝處樹幹粗度的1/5-3/5,分枝角度43-60°以利於主幹的生長。樹高要超過堤身高1-2米。
  2. 堤身低於3.5米:採用低乾矮冠,頭木林半圓形樹冠,乾高10-1.5米.乾冠比1:2。一般栽後3-5年,樹幹直徑達5厘米可進行平茬定乾,平茬高度為堤身高度的60-70%。垂柳可適當偏高,以不超過堤身高度80%為宜。定幹當年平茬處萌生很多萌條。一般為20-30枝,要根據立地條件和樹木長勢情況疏除過多萌條,在平茬處向下0.5米範圍內選留5-10技向外側生長健壯的枝條,使其均勻分布在樹幹四周,形成半圓形樹冠。

主要價值

粉枝柳木材質軟,供建築、器具用;細枝可編筐;為早春蜜源樹;為山區固岸樹種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