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壟農業

《粉壟農業》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韋本輝、周靈芝、李艷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粉壟農業
  • 作者:韋本輝、周靈芝、李艷英等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1日
  • 頁數:205 頁
  • 定價:218.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3071952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出版背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粉壟農業》全面系統總結13年來粉壟耕作科學原理、增產機理與增產效果、試驗與示範典型。重點介紹了由韋本輝等發明的立式鑽頭及三角板犁(撬犁)裝備的農機,其“鑽頭”顛覆傳統“犁頭”的耕作特色;闡述粉壟開創“超深耕深松不亂土層、土壤顆粒狀、一次耕作使土壤粉碎懸浮壟起、成為海綿農田”的農耕先河;成功構建可替代現行農業的“粉壟農業+粉壟耕作+粉壟栽培”的“粉壟農業”技術體系;並對粉壟技術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立和實施“六大工程”等方面的套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該書共8章43節28萬字,內容翔實、圖文並茂,進一步提高廣大讀者對粉壟技術相關內容的理解。本書主要面向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土壤學、農業機械學和其他相關研究方向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農業管理部門工作者等;同時,該書也可作為教學、科研、農業生產的參考用書,對於促進粉壟技術全國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土壤界泰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趙其國院士在序言中表示,土壤和耕作是農業的基礎,在人類歷史上,刀耕火種和人力、畜力、拖拉機翻整地的農耕演變和進化,為不同時代農業發展和保障人類生存與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稱“粉壟技術是科學界的一個新生事物”“是一種農耕革命”。
廣西農科院發明的粉壟耕作技術,是一種“活土、擴地、保水、生態、減災、降碳、增糧”的農耕新技術。十三年來,已在全國28個省、50種作物上套用,使耕地增產10%-50%、鹽鹼地改造增產20%~100%,增貯天然降水100%,減輕乾旱高溫低溫等自然災害20%-30%,固碳減排20%左右。
2022年,我國各地套用粉壟技術捷報頻傳。3月,由廣西科技廳組織相關專家田間查定,廣西賓陽粉壟145原料蔗每畝產量為8.7噸(最高達9.4噸),比傳統耕作對照組增產2.8噸,增產率為47.46%;隆安粉壟145糖料蔗平均畝產8.61噸,增產達40.23%。湖南羊古坳稻田粉壟第九年水稻仍每畝增產135.3公斤、增幅21.4%,9年每畝累計增產稻穀1255公斤。河北鹽山粉壟第7茬小麥零灌溉平均畝產440公斤,比常規增產52.8公斤、增幅13.6%。河南蘭考粉壟第6年小麥平均畝產623公斤,比傳統增加53公斤、增幅9.3%。

圖書目錄

序 i
前言 iii
第一章 粉壟技術的背景與理論 1
第一節 農業增長面臨“天花板效應” 1
一、中國人口增長與糧食需求的現狀 1
二、中國農業發展現狀 2
三、中國農業耕作歷史 3
四、農業資源利用現狀 7
第二節 生態文明呼喚農業生產方式改善 8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新時代的呼喚和必然要求 9
二、防治土壤污染需要改變當前的農業生產方式 9
第三節 粉壟技術概念與研究背景 10
一、農耕新方法“粉壟技術”的基本概念 10
二、粉壟技術的研究背景 11
三、粉壟技術的特點與屬性 14
四、粉壟技術解決現實耕作中存在的問題 14
第四節 “鑽耕”“板犁”粉壟農機耕作 16
一、“鑽頭”耕具研發的起源與粉壟農機裝備的研製 17
二、“鑽頭”耕具粉壟農機的耕作效果 18
第五節 粉壟理論與潛能 18
一、“天地資源”理論 19
二、粉壟“4453”增產提質效應理論 20
三、粉壟綠色生態農業“3+1”產業體系 20
四、自然力的“粉壟物理肥力”理論 20
五、“粉壟農業”挖掘“41635”潛能理論 21
六、甘蔗粉壟“145”模式 22
七、“粉壟定律”理論 24
第二章 粉壟農業創造良好土壤生態環境 27
第一節 粉壟耕作的特點與效果 27
第二節 粉壟耕作的不同方式及其特點 28
一、粉壟全層耕 29
二、粉壟局部全層耕 29
三、粉壟“板犁”底層耕(遁耕) 30
第三節 粉壟耕作土壤理化性狀 30
一、粉壟耕作土壤超微結構特點 31
二、粉壟耕作土壤物理特性 33
三、粉壟耕作土壤化學特性 38
第四節 粉壟耕作土壤微生物特性 41
一、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41
二、土壤酶活性 42
第五節 粉壟耕作土壤貯水與利用特點 44
一、南方地區 44
二、北方黃淮海地區 47
三、西北雨養農業旱區 49
第六節 粉壟物理改造鹽鹼地的土壤特點 50
第三章 粉壟農業的作物生長發育特點 53
第一節 粉壟作物根系特點 53
一、粉壟作物根系農藝性狀特性 53
二、粉壟作物根系超微結構特性 58
第二節 粉壟作物莖葉特性 60
一、粉壟作物莖生長特點 60
二、粉壟作物葉光合特點 62
第三節 粉壟零基礎肥力的作物生長與增產效應 66
一、廣西粉壟零基礎肥力水稻、玉米、花生產量 66
二、甘肅粉壟零基礎肥力馬鈴薯產量 68
三、河北粉壟零基礎肥力玉米、小麥產量 68
第四節 粉壟作物不增加施肥量和灌溉用水量的增產特點 69
一、粉壟作物不增施肥料和灌溉用水量的增產特點 69
二、粉壟作物減施化肥的增產特點 71
第五節 粉壟持續多年作物的增產特點 74
一、南方地區粉壟持續多年作物增產增收 74
二、黃淮海地區粉壟持續多年作物增產增收 77
三、西北地區粉壟持續多年作物增產增收 79
第六節 粉壟作物品質和效益 81
一、品質提升 81
二、效益提高 82
第四章 粉壟農業與生態環境 84
第一節 粉壟土壤氣體排放和田間空氣濕度特點 84
一、氣體排放減少 84
二、空氣濕度增加 86
第二節 粉壟抵禦低溫災害的特點 86
一、粉壟對南方地區低溫的影響特點 86
二、粉壟對北方地區低溫的影響特點 87
第三節 粉壟對乾旱的影響 88
第五章 粉壟農業技術體系 90
第一節 粉壟農業技術體系的內涵 90
第二節 稻田粉壟農業技術體系 91
一、粉壟全層耕回水軟土栽培技術 91
二、粉壟全層耕乾田拋秧回水栽培技術 92
三、粉壟全層耕再生稻栽培技術 94
四、粉壟稻田直播栽培技術 95
五、粉壟稻田底層耕(遁耕)栽培技術 96
六、稻田水層條件下粉壟耕作栽培技術 97
第三節 旱地粉壟農業技術體系 98
一、玉米粉壟栽培技術 98
二、小麥粉壟栽培技術 100
三、馬鈴薯粉壟栽培技術 101
四、甘蔗粉壟栽培技術 102
五、其他旱地作物粉壟栽培技術 106
第四節 旱地鹽鹼地粉壟改良技術體系 108
一、旱地鹽鹼地粉壟改良原理 108
二、旱地鹽鹼地粉壟改良技術 110
三、重度旱地鹽鹼地粉壟改良效果 111
四、中、低度旱地鹽鹼地粉壟改良效果 115
第五節 旱地間隔性粉壟技術體系 116
一、甘蔗 116
二、棉花、玉米等作物 117
三、瓜類作物 117
第六節 其他粉壟技術體系 118
一、粉壟改良砂姜黑土技術體系 118
二、粉壟改良退化草原技術體系 119
三、粉壟果園技術體系 120
第六章 粉壟農業之 2021年 124
第一節 創建粉壟農業技術體系 124
第二節 稻田水層粉壟耕作與栽培 125
一、人工插秧栽培 126
二、機插栽培 127
三、直播栽培 128
第三節 稻田粉壟後第 5年至第 8年耕作層與水稻生長狀況 130
一、稻田粉壟後第 5年 130
二、粉壟後第 8年 130
第四節 甘蔗粉壟“ 145”模式與成效 135
一、甘蔗粉壟“145”模式的背景與內涵 135
二、創造以減輕“三旱一低”制約和利於全程機械化的技術模式 137
三、“ 145”模式利於甘蔗機械化採收又便於宿根甘蔗側底層耕 138
四、甘蔗粉壟“145”模式耕作機械研發成功 140
五、廣西 2021年甘蔗粉壟“145”模式取得的成效 140
第五節 旱地粉壟第 4年雨養節水栽培表現 141
第六節 旱地粉壟第 5年小麥種植表現 143
第七節 重度鹽鹼地粉壟兩次第 6年棉花種植表現 146
第八節 西藏鹽鹼地粉壟青稞表現 147
第九節 西藏耕地粉壟青稞表現 149
第十節 粉壟農機新裝備 150
一、螺旋型鑽頭履帶式和牽引式粉壟整機 150
二、兩刀鑽懸掛式等新型粉壟機 151
第七章 粉壟農業構建與前景 154
第一節 為改變農業單一格局、自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可能 154
一、耕地粉壟深耕深松 155
二、粉壟改良旱地鹽鹼地 156
三、粉壟改良退化草原 156
四、粉壟利用邊際、荒漠化土地 157
五、粉壟活化利用河流、湖泊、近海水域發展自然性漁業 158
第二節 粉壟可建立和實施“六大工程” 159
一、建立高標準農田、地力培肥工程 159
二、建立旱地雨養、稻田環保工程 159
三、建立零灌溉“土壤水庫”農業工程 160
四、建立高原農業增糧增飼工程 161
五、建立粉壟林果和健康產業工程 161
六、建立減緩自然災害工程 162
七、建立粉壟農業大數據工程 162
第八章 “粉壟學”(粉壟大科學)創立的可能 163
第一節 粉壟及建立“粉壟學”(粉壟大科學)的基礎 163
第二節 創立“粉壟學”(粉壟大科學)的研究方向及學術意義 165
一、 “粉壟學”(粉壟大科學)的研究方向 165
二、 “粉壟學”研究具有“粉壟大科學”的學術意義 166
第三節 創建“粉壟學”(粉壟大科學)已有的初步條件 167
一、構建了粉壟農業技術體系 167
二、初步編制了一批技術標準與規程 168
三、出版專著和發表論文並提出了部分粉壟理論觀點 168
第四節 “粉壟學”(粉壟大科學)研究可涉及的領域 168
一、粉壟耕作工具及現代化粉壟農機裝備研究 168
二、耕作方式與栽培方法研究 168
三、活化利用各種土地資源研究 169
四、“五大自然資源”活化利用研究 169
五、其他領域研究 169
第五節 “粉壟學”(粉壟大科學)可涉及的研究對象與學科 169
參考文獻 170
附錄 176

出版背景

本書基於韋本輝研究員所提出的“超深耕深松不亂土層”最新耕作理念和“粉壟理論”,介紹了由韋本輝等發明的立式鑽頭及三角板犁(撬犁)替代傳統犁頭和橫軸旋耕,並由此引發的耕作模式與栽培方法變革的農耕新方法——粉壟技術,以及由鑽頭和板犁裝備的粉壟農業機械以“粉壟農機+粉壟耕作+粉壟栽培”形式完整構建可替代現行農業的“粉壟農業”技術體系,在全國28個省份、50種作物上套用,使耕地增產10%~50%、鹽鹼地改造增產20%~100%;歸納總結了十幾年來粉壟技術在全國不同氣候、不同生態、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的試驗研究及示範結果,並從粉壟技術提出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科學基礎、技術體系、套用效果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對粉壟技術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立和實施“六大工程”等方面的套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作者簡介

  韋本輝,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二級研究員,粉壟技術發明人。曾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院長助理、計畫財務處處長、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等職務。長期從事作物育種與栽培、粉壟耕作和軟科學研究,發明了可替代犁頭耕具系列立式鑽頭及其粉壟農機裝備,開啟了“超深耕深松不亂土層並使土壤顆粒化、不覆碾壓”的粉壟農耕先河,創建了“粉壟農機十粉壟耕作十粉壟栽培”的“粉壟農業”技術體系;負責引進的甘蔗新品種‘新台糖22號’的種植面積曾達到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的70%,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廣逾億畝;發明了淮山藥“定向結薯”系列輕便栽培法;選育淮山藥、馬鈴薯等審定品種26個,育成亞熱帶地區木薯誘導開花雜交品種5個,利用紅薯南北生態品種雜交育成弱感光型品種6個並創建“一年兩(三)熟”種植模式。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編制技術標準7件,發表科技論文197篇,編撰《中國粉壟活土增糧生態》《中國淮山藥栽培》等10部學術著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名第6),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12項(其中10項排名第1)。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第十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